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0 09: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读准课文三遍以上。
2.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序号。
3.圈:圈出“会认字”,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圈第一处)
4.写: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朗读课文,认写生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对比识字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感、怪、慢”11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谢”和“想”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棵、盯”2个字。
3.通过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我评价的途径,采取“读、想、圈、说”的学习方法,熟读课文,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拼音、对比识字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感、怪、慢”11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谢”和“想”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棵、盯”2个字。
3.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2.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见过葫芦吗?
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简单介绍葫芦,引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葫芦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葫芦的认识,引出课题。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说说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通过预习,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
结合前期的预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满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师:是啊,这个故事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和老师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挑战1:生字读音我会读。
师: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结合预习,明晰课文有4个自然段。开火车把课文读一读,一人读一段。
提供自由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重点读好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读准“藤、盯”的后鼻音,读准“赛”的平舌音,读准“感、慢”的前鼻音,读好“葫、芦、谢、蚜、啊、怪”。
挑战2:词语宝宝我来认。
师:瞧,这些生字宝宝藏在了这些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这些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先自由读认识词语,再齐读,巩固认识词语。
挑战3:小组合作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4段,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合作来读一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读准4个自然段的课文,依靠小组伙伴的力量将课文读正确。
3.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读准生字。B.读通词语。C.读通句子。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样呢?请小组对照标准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结合预习,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预习后的感受,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分读准生字、读准词语、读好课文一步一步扎实生字的基础。最后能在小组合作中读好课文,并能对同伴的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价。
探究二:观察字形,自主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前一项大家都完成得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生字的书写,看看谁写得正确、美观。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谢”。
引导学生知道“谢”是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这个字是左窄右宽,中间的“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左中右三部件大致等宽。
师:再看看这个字“想”又该怎么写?
引导学生知道“想”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成点,“心”要略扁,第二笔为卧钩。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之后,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书写“棵、盯”2个字。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书写端正。B.笔顺正确。C.结构美观。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谢”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但这个左右结构中的三部件大致等宽,而且要关注中间的“身”较瘦长,撇不出头;“想”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也是分为三部件,用拆分的办法帮助记忆生字结构。重点关注“心”的第二笔卧钩,是书写美观的关键。最后,自己能对自己的书写做出正确的评价。
探究三:品读感悟,走进故事。
1.学习第1自然段。
挑战4:圈出动词我能行。
出示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梳理:种了、长满了、开出了、挂了
师: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抓住“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些词语,读出喜爱之情。
男生读——女生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看见蚜虫之后,那个人说了什么呢?
出示“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抓住“啊,呢”两个语气词,体会种葫芦人的喜爱之情。再抓住“自言自语”体会意思,朗读的时候声音可以小一些。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受与“有几个虫子不用怕。”的区别。
1、2组读——3、4组读。
3.小组合作朗读1-2段。
出示学习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②认真听,大声读。
③夸夸读得好的同学,帮帮读得不够好的同学。
4.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大声朗读,积累语言。B.认真倾听,提出意见。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小组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学习第1自然段,抓住几个描写葫芦的词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来感受喜爱之情。通过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学习第2自然段,重点体会“自言自语”,再通过句式对比,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的感情。
三、练习
1.读一读,记一记。
雪白
金黄
桃红
草绿
天蓝
炭黑
烟灰
米黄
2.读一读,记一记。
花言巧语
三言两语
胡言乱语
千言万语
甜言蜜语
风言风语
设计意图:
根据文中“雪白”一次,拓展几个由“事物+颜色”组成的词语,让学生积累。再根据文中“自言自语”一次,拓展更多描写语言的四字词。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读、想、圈、说”的学习方法,读通了课文,还认识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小朋友们收获可真大呀!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口头扩词。
2.拓展作业:再积累两个“

语”的四字词。
设计意图:
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能自己主动去学习。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