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9 20:4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考点一.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应用
1.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
B.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后,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都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是串联连接的
B.流过L1的电流是0.3A
C.流过L2的电流是1.5A
D.干路电流是1.8A
3.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1.2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关于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IC
B.IA<IB<IC
C.IA=IB=IC
D.IA=IB>IC
5.如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2.20A和0.50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
A.0.50A
B.1.70A
C.2.20A
D.2.70A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A1的示数是0.1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0.4A,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  )
A.0.5A
B.0.4A
C.0.3A
D.0.1A
7.小明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2:1,则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
A.2:3
B.3:1
C.1:2
D.2:1
9.如图所示电路,三个不相同的小灯泡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灯L1的电流是(  )
A.I1
﹣I2
B.I1
﹣I2
﹣I3
C.I1
D.I2
10.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用电流表测得通过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分别为Ia、Ib、Ic、Id。则电流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
B.Ia=Ic
C.Ib=Ic
D.Ia=ld
考点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1、L2、L3均发光,接着她将电流表连入a、b、c、d四处,测得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
(3)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你认为合适吗? 
 ,理由是
 
 。
测量处
a
b
c
d
电流/A
0.2
0.2
0.2
1.0
1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然后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去测量电流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30
0.36
0.66
(1)小红正确测量C点电流时,她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为
 
 A
(2)实验中,小红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分别测出各点的电流,将所测得的值填入表格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3.小吴和小李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闭合开关前,小吴发现电流表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2)在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工作,L2工作,调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后,L1仍不工作,L2继续工作,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
(3)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李测量了A、B、C三处的电流值,测量数据如下表,在分析数据后,小李就得出了:“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的结论。小吴看到小李的结论后,认为小李的测量数据不够支撑结论,其原因是: 
 。
IA/A
IB/A
IC/A
0.12
0.12
0.24
0.24
0.24
0.48
0.3
0.3
0.6
14.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小明在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立即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他在连接电路时操作不当之处是
 
 .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3)另一个小组实验结束后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26
0.26
0.52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①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请你对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写出评价意见: 
 。
15.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位置,并在改动的导线上打“×”,使两灯都发光,电流表A1测量灯L1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S,两灯都发光,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图丙所示,则通过灯L1、L2的电流分别
 
 A、 
 A。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参考答案
1.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
B.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解答】解:
(1)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故A正确;
(2)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故B错误,C正确;
则通过L1的电流I1=I﹣I2=1.5A﹣0.6A=0.9A,故D正确。
故选:B。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后,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都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是串联连接的
B.流过L1的电流是0.3A
C.流过L2的电流是1.5A
D.干路电流是1.8A
【解答】解:由图甲知,L1
与L2并联,A2测干路的电流I,A1测L1支路的电流I1,
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IA2>IA1;而两电流表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所以A1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通过灯L1的电流为I1=0.3A;
A2使用0~3A量程,分度值0.1A,干路电流I=1.5A;
通过灯L2的电流为I2=I﹣I1=1.5A﹣0.3A=1.2A。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1.2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右边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下方电流表测L2支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1.5A,
L2支路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2=0.3A,
则灯L1中的电流:I1=I﹣I2=1.5A﹣0.3A=1.2A,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关于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IC
B.IA<IB<IC
C.IA=IB=IC
D.IA=IB>IC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A、B、C是串联电路中的三个点,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A、B、C三处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故选:C。
5.如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2.20A和0.50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
A.0.50A
B.1.70A
C.2.20A
D.2.70A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
则干路电流I=2.20A,通过L2的电流I2=0.50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L1的电流:I1=I﹣I2=2.20A﹣0.50A=1.70A,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A1的示数是0.1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0.4A,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  )
A.0.5A
B.0.4A
C.0.3A
D.0.1A
【解答】解:
由图知,两灯泡并联,A1的示数是0.1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0.4A,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IA=I1+I2=0.1A+0.4A=0.5A。
故选:A。
7.小明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三个电流表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三电流表的示数不相等,
所以,两灯泡应并联,而不是串联,故D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IA3=IA1+IA2,
所以,电流表A3应位于干路,故C错误;
由IA1≠IA2可知,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且A1、A2分别与两灯泡串联,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2:1,则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
A.2:3
B.3:1
C.1:2
D.2:1
【解答】解:由电路分析得,两灯并联,A2测量的为L2中电流,A1测总电流,
设L2中电流为I,则L1中的电流为2I,则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总电流为3I,故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3:1。
故选:B。
9.如图所示电路,三个不相同的小灯泡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灯L1的电流是(  )
A.I1
﹣I2
B.I1
﹣I2
﹣I3
C.I1
D.I2
【解答】解:由图知,三盏灯泡并联,A1测通过三盏灯的电流和,A2测通过L2和L3的电流,A3测通过L3的电流;
则灯L2的电流IL2=I2﹣I3,
灯L1的电流IL1=I1﹣IL2﹣I3=I1﹣(I2﹣I3)﹣I3=I1
﹣I2

故选:A。
10.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用电流表测得通过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分别为Ia、Ib、Ic、Id。则电流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a=Ib
B.Ia=Ic
C.Ib=Ic
D.Ia=ld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Ia、Id为干路电流,Ib、Ic是两条支路的电流;
AB、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Ia=Ib+Ic;故AB错误;
C、由于两个小灯泡是不同的规格,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得:Ib≠Ic;故C错误;
D、由于a、d点都在干路上,则:Ia=Id,故D正确。
故选:D。
1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1、L2、L3均发光,接着她将电流表连入a、b、c、d四处,测得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d处的电流 ,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
(3)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你认为合适吗? 不合适 ,理由是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
测量处
a
b
c
d
电流/A
0.2
0.2
0.2
1.0
【解答】解:(1)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d处的电流与其它各处的电流不相等,故是错误的,可能是选用电流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根据电流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d处的电流应为×1.0A=0.2A,故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3)不合适,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1)断开;(2)d处的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3)不合适;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1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然后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去测量电流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30
0.36
0.66
(1)小红正确测量C点电流时,她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为
 0.22 A
(2)实验中,小红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分别测出各点的电流,将所测得的值填入表格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更准确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答】解:(1)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所测的电流值为0.22A;
(2)本实验是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所以要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三次数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A点、B点是支路电流,它们两点的电流之和等于C点的干路电流。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答案为:(1)0.22;(2)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更准确;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3.小吴和小李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闭合开关前,小吴发现电流表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电流表没有调零 。
(2)在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工作,L2工作,调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后,L1仍不工作,L2继续工作,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灯L1断路 。
(3)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李测量了A、B、C三处的电流值,测量数据如下表,在分析数据后,小李就得出了:“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的结论。小吴看到小李的结论后,认为小李的测量数据不够支撑结论,其原因是: 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 。
IA/A
IB/A
IC/A
0.12
0.12
0.24
0.24
0.24
0.48
0.3
0.3
0.6
【解答】解:(1)在实验之前,小余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转情况如图乙所示,指针没有指在0刻度线上,其原因可能是电流表没有调零;
(2)在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工作,L2工作,调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后,L1仍不工作,L2继续工作,该电路的故障不可能是短路,若短路,电源会被烧坏,灯都不会亮;所以故障是出现了断路现象,由于灯L1不工作、L2工作,则故障是灯L1断路;
(3)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同和欧姆定律,得出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的原因是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结论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1)电流表没有调零;(2)灯L1断路;(3)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
14.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小明在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对电流表调零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立即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他在连接电路时操作不当之处是
 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 .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A 。
(3)另一个小组实验结束后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26
0.26
0.52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①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请你对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写出评价意见: 测出了一组电流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
【解答】解:
(1)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指针指在了0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对电流表调零;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3)测出了一组电流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故答案为:(1)对电流表调零;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2)0.24A;(3)测出了一组电流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15.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位置,并在改动的导线上打“×”,使两灯都发光,电流表A1测量灯L1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S,两灯都发光,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图丙所示,则通过灯L1、L2的电流分别
 0.3 A、 1.2 A。
【解答】解:
(1)乙图电路中,A1与L1串联后再与导线并联,即L1短路了,开关闭合后,灯泡L1不发光;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位置,使两灯都发光,电流表A1测量灯L1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A1应与灯L1串联,电流表A2应接在干路上,如下图所示:

(2)由实物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灯L1所在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A2示数应大于A1示数,而两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说明A1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A,即L1的电流I1=0.3A;A2选择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其示数为1.5A,即干路中的电流为I=1.5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I2=I﹣I1=1.5A﹣0.3A=1.2A。
故答案为:(1)如上图;(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