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
内部的空间结构
2019中图版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课程标准: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乡村和城镇的差异
乡 村
较小
规模
生产活动
功能地位
较大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内部功能分区较为简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微弱
内部功能复杂多样,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越复杂,往往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非农业,即以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城 镇
1、乡村的组成:乡村是由房屋、院落、道路、树木、广场、
水井、池塘和农田等组成。
一、乡村的主要功能区和内部空间结构
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乡村的主要功能区和内部空间结构
居住区
公共空间
生产区
公共空间: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乡村的中心。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广场等。
特征: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交通通达度较高。
2、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由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东莞南社明清古村落
逢简水乡
居住区: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房屋和院落组成。
位于公共空间周围。
生产区:在居住区以外,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小结:乡村各功能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
功能区 特点 分布位置
公共 空间 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征 乡村中心距村民居住区相对较近,道路的通达度较高
居住区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一般分布在公共空间与生产区之间
生产区 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 一般分布在乡村最外围或居住房屋之间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乡村内部空间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乡村空间结构,体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4、乡村的空间形态
集聚型乡村:房屋和院落集聚分布,规模较大,内部空间结构较清晰。
分散型乡村: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间距大小因地而异。
团块状村:地形平坦地区
带状村:沿河流、山谷和交通线
环状村:沿山麓以及河湖沿岸
集聚型乡村
5、规划建设的新型乡村
多呈现整齐划一的格局,但在规划中应注意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还要注意突出乡村特色。
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的组成:有住宅、道路、工厂、办公楼、商店、学校、
医院、影剧院等。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化区
郊区
2、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域,承担不同的职能和作用。
商业区
1)、商业区分布和特点
商业街
地价
集约
城区
中心区
交通方式多样,方便
中心商务区( 简称CBD) :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高端服务功能;是现代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多位于大城市的中心
*建筑物高大密集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内部分区明显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交通通达度很高
*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中心商务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 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在水平方向上,最中心处以零售店为主,周围为一些银行、保险、旅游等商务机构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小商店
在垂直方向,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最低层,而办公室多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占用
商业区
2)、住宅区分布特点
天津梅江
住宅区
分布:住宅区大多分布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特点:(1)住宅区用地是城市当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2)住宅区有成片的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如商店,幼儿园
中小学校,医院,影剧院,综合的商场,绿地和文体设施等。
(3)住宅区也会开始呈现出不同级别的分化。
分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占地最广
高级住宅区:地势较高,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多在城市边缘
低级住宅区:地势较低,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多在内城
商业区
3)、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分布: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
特点:(1)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2)工业区都有不同程度,存在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
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3)工业区选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远离住宅区,并布局在
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盛行风的郊外。
工业区
靠交通干线,运量大,快捷
风的玫瑰图
风向
居民区
工业区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盛行风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有水污染工厂建在河流的下游。
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要远离农田与住宅。
最小风频
4)、城市其他功能区
文化教育区
行政中心区
休闲娱乐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
混合功能区
天津大学
水上公园
天津大港森林生态园
天津市政府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气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
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
,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
5)卫星城
总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与城市的规模相关,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功能越复杂,城市功能分区越多,越明显,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越复杂。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工业发展方向
原因分析
狭小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扩大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扇型模式
商业、行政、居住
居住区、文化区
工业区
同心圆状
成都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模式
工业区
工业区
商业住宅
扇状分布
沈阳
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因地价高、租金高、工资高、交通、居住拥挤等原因,在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点,并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淄博
思考题
分析专家学者提出的不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同心圆模式:地价高低、交通条件、环境质量等。
扇形模式:地价高低、交通条件、定向惯性等
多核心模式:地价高低、对交通的依赖、城市规模等。
结构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形向外扩展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多种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
成都
沈阳
淄博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比较:
商业、行政、居住
居住区、文化区
工业区
成都
为什么?
5、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与变化的因素(或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行政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交通因素
经济因素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
指
地租:是指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也就是你租用别人的土地要给对方付的经济报酬。其一般以(元/平方米)为单位。
付租能力:就是某产业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它主要由该产业的盈利情况和占地面积决定。
1)、概念理解
地租水平
或付租能力
地租水平:反映地租的高低;地租低,则地租水平低
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地租水平
距市中
心的距离
距市中
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A
B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O
商业付租能力
C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距市中心越近,付租能力越高,由市中心向外,付租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a
b
c
住
宅
区
商 业 区
地租水平
距市中
心的距离
距市中
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工 业 区
A
B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O
商业付租能力
2 )、右图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地租水平的影响时,思考与讨论:区间OA、AB、BC段付租能力最强的功能区分别是什么?
C
a
b
c
地租水平线 付租能力 功能区 区位选择原因
字母 名称 字母 名称 a 商业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 。 OA 商业区(地租最高) 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 ,且商业区占地面积 ,而资金周转快,盈利速度快,商业付租能力 。
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之一:距离市中心远近
(负相关)
最大
最大
最大的消
费人群
小
最高
b 住宅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较小 AB 住宅区 (地租中等) 靠近市中心区,
既 ,
c 工业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 BC 工业区 (地租最低) 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尤其是重工业不能用高层建筑,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地租成本占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 。(除某些轻工业厂,如印刷、食品厂)
成本
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①位于市中心,③⑤分别位于与市中心距离不同的外环线同由市区延伸出来的主要道路的交会处,三地形成不同级别的商业区。
A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商业付租能力
北京市区主要公路交通图
(2)交通因素:交通便捷程(交通通达度)
(与地租水平正相关)
市区交通通达度受市区交通道路状况(交通线路密度、路面宽度等)和交通量(某一道路断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和人流的总量)制约。
市区某地域交通通达度高,说明该地域交通便捷程度高。交通通达度影响土地价格。
区 位 交通通达度 地租 功能区
市中心区
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
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
城市边缘
图为某市
地租立体分布
与交通通达度
和功能区分布
的关系,读图
完成表格。
思考讨论:
最高
最高
中心商务区
或商业区
次高
次高
商业区
较高
较高
住宅区
较差
较低
工业区
3、城市各功能区与区位、交通通达度、地租高低的关系
例2、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所需时间的等时线(单位:分钟),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A
(1)在图中用“ ”标出该城市的商业区;
(2)由该市市区延伸出来的两条主要道路最可能在何处,请用线条画出
(3)此图反映出该城市主要向什么方向扩展?
【课堂练习】 :
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题。
(1)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
(2)读密度: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可反映城市扩展方向。
(3)读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等地租线由市中心向外围突凸处有主要公路,交通通达度较高。
3、地租等值线分布图(也称等地租线分布图、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太平山顶是香港最高点,海拔554米,位于香港岛西北部,一直是香港的标志。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豪华高级住宅区,包括李嘉诚在内的香港富豪,歌星影星们多居住于此
广州清真一条街
交通攻略:地铁到【越秀公园站】B2出口往前走一些的兰圃路,开放时间:每周五11:00-16:00
历史因素 原有土地利用状况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城市功能分区并非一成不变
社会因素 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因素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有可能促进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
例3、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
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
A.从a→d分别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
D.城市主干道为环形道路网
应为放射状
市区边界线并不很
明确;郊区位于城
市的外围区域,是
城市的组成部分;
城区:指城市中人
口密集,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它具有两个特征:①各种建筑连片、集中,以人文景观为主;②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只能说当前的城区应在d线内。
B
【课堂练习】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
三
四
二
一
三
C
(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图中P区域地阶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受铁路影响,与城区交通联系受阻碍,噪音污染大。
D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
1、原则:搞好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发展; 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2、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
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满足城乡功能合理运行的前提下,各项发展用地要尽量使用荒地和劣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城乡
建设要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城乡生态系统功能。科学规划交通路线,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通过城乡合理功能布局,使城乡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3)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
城乡建设要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做到公平公正。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04
案例研究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四川成都新农村综合体
1.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规划设计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
2.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处理村民适宜居住、环境良好和节约土地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利用乡村空间的
思考题
案例研究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
①避开地质灾害区,不夹道,安全;顺应地形;在房前屋后种果菜;方便生活生产。
②不填塘,不占基本农田,因地制宜,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③避开敏感生态资源,不破坏森林;组团间保留生态距离与空间,突出自然特征;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1、存蓄雨水,防涝,减轻城市排污系统的负担;
可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供居民休憩,娱乐
2、城市中心区周围仍有住宅区;
城市住宅区向城市 边缘扩散;
城市边缘低级、高级住宅区均有分布;
城市外围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分布有低级住宅区
3、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 学习生活愉快
1.半坡遗址为什么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上
2.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 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读课本P30页探索---半坡遗址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思考:
1.半坡遗址为什么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上
答案 在浐河阶地上,既可以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减少了河水上涨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 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答案:包括居住区、墓葬区、制陶作坊区。中央为居住区,中心大型房屋前为公共空间。居住区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为制造陶器的窑场。
功能区 特点 分布位置
公共空间 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乡村中心
居住区 日常居住的地方 公共空间与生产区之间
生产区 农业生产的土地 在乡村最外围
小结: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 占地面积 区 位
商业区 小 市中心、交通街道两侧
住宅区 最大 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分布
工业区 较大 城市边缘。沿交通干线,河流、并考虑环境因素
小结:
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探究导引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1.简要分析A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
答案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沿岸地区;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城,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2.如果B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 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3、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课后作业:课本P39页作业题第3题,根据材料,思考江苏省扬州市为什么要把城市黄金地段建成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