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音频(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音频(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0 15:20:22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9
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资料库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资料介绍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
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
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会写的字
yínɡ
lán
ɡuǒ
ǎi




晶莹
包裹
竹篮
和蔼
kānɡ

kǎi
kuànɡ




慷慨
资产
感慨
矿石
làn
ɡònɡ






贡献
滥用
基石
目睹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左右结构









生字归类
加一加:次+贝=资
工+贝=贡
目+者=睹
换一换:蓝

姿





生字识记

chǔ
(处理)
chù
(处处)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薄弱)

(薄荷)

báo(薄饼)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
.
多音字
词语认读
摇篮
壮观
和蔼
资源
有限
矿产
晶莹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目睹
子孙
词语理解
和蔼可亲:
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她对人总是和蔼可亲,一团和气。
璀璨:
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深蓝色的天空中布满了璀璨的星星。
晶莹:
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恩赐:
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威胁: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1、2)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3、4)
3.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5、6、7)
4.号召人类保护地球。(8、9)
这是课后第1题哦!
品读释疑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默读第1、2自然段,交流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颜色
形态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美丽与可亲,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世间万物是不可分割的,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打比方
朗读指导:在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赏析句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介绍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矿物资源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举例子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渺小
列数字
作比较
人类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
分组读第3、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哪句话来讲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举了哪些例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
你知道哪些矿产资源?

石油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如果……必将……”,警示人类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贪婪,要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不加节制”体现出人类没有限制的开采行为是自私无知的。
“原先、先前”的意思。准确地点明了这些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分类别
强调了人类的破坏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但是
不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地球上的资源那么有限,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默读课文5~7自然段,寻找答案。
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太远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
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前文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说地球“太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受到伤害,如资源枯竭的危机。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同时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作为这个宝贵地球上的一员,你是幸运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母亲倾诉呢?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作者首先写宇航员介绍太空看地球美丽壮观的样子,通过列数字和同整个宇宙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然后通过地球是无私、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的典型事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接着以“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的问题,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宇航员的感叹令人为之一振,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不能再破坏地球的资源了,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联系生活,写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这是课后第3题哦!
中心主旨
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结构图示






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
生命摇篮
易碎:范围很小、资源有限、
难以移居
珍惜资源
保护地球
随堂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2.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
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A
D
C
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指地球能够大方地、毫不吝惜地向人类提供一切可供利用的东西。
文中指人类不顾后果、不加节制地使用化学品。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随意——(
) 
美丽——(
)
保护
困难
精心
丑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样子非常(
),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
)。它所蕴含的(
),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
)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
)。
美丽壮观
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保护地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