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概述: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过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行程近万里,是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内容。
2.了解回忆录的相关知识,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
3.结合背景知识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及对当下的启示。
作者介绍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作者介绍
杨成武同志1928年参加革命,身经百战,是我军的著名将领。革命战争年代,他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建国以后,他长期担任我军高级领导职务,历任副总参谋长、常务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军委副秘书长、代总参谋长、军委常委等职,为推进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保卫我国领土、领空、领海安全,为加强总参谋部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作品
《杨成武军事文选》选入了反映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57篇著述。杨成武晚年写了不少回忆录,如《忆长征》、《敌后抗战》、《冀中平原的地道斗争》、《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及《回忆录》等著作。
回忆录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语气常常是闲逸而亲切的,回忆的重点通常是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
回忆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回忆录的价值
记载·演绎
分享·感恩
怀旧·重现
传承·见证
不管是精英还是草根,几十年不同于他人的风雨人生,一路妙闻趣事,都需要倾诉、记录。
一部回忆录,尽融一生的精彩,一部回忆录,演绎您事业的理念与追求。
生命过往,化为一本相对独立可供分享的精神读物,亲人朋友可以随时翻阅、分享。
在回忆录中,您可对他人表达关怀,向曾帮助你的人致以感谢,向愧对的人送上歉意。
多年之后,当您看到自己过去的美好时光重现眼前,长驻书中,将是多么的感动和欣慰!
那些风雨往事再次被文字唤起,又将带来许多不一样的体验。
雁过无痕,花落随泥,许多值得记忆的时刻随时光消逝而湮灭无闻。读回忆录,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进入那一个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历史的真实气息,传递那些精神的火把。
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
①扫清文中生字词障碍,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②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要内容和思路
1.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
2.在吴起镇伏击歼灭敌军。(10-22)
3.参加全军干部会议。(23-46)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再次速读1-9段,思考:
问题一: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问题一: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红军到达吴起镇时是激动、兴奋的。
文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表现这种情绪:
①直接表达。“我们都很高兴”“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②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欢叫”“冲”“跑”……
③环境的烘托。“灿烂的阳光”“蓝盈盈的天空”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问题二:第五段对吴起镇的描写是否表现出了失望?与前面的情绪矛盾吗?
(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
并不矛盾,此处是欲扬的手法。
先用之前听说的吴起镇的情况唤起期待,然后描绘自己进入吴起镇的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正当读者要变得失望的时候,作者又写,“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下文再向读者揭示这是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可见,这一处小小的波折,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所写的心中的亲切与感动。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
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
补充知识:
苏维埃,俄语意即“代表会议”或“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苏维埃政权下的工农兵劳苦民众是苏维埃共和国的主人,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思想,有力指导了苏维埃工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吴起镇伏击歼灭敌军
再次速读10-22段,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在文中查找相关信息,归纳这次战斗的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
歼灭“二马”
背景:之前为保存力量迅速北上,一般不和敌人硬打。经过急行军,此刻正急需修整。
缘由:“二马”的骑兵追而不舍,鲁大昌也匆匆赶来,妄图报复。
部署:毛主席亲自指挥,并率部进入山头阵地。我们负责迂回敌人左侧。其余各自伏击。
过程:提前伏击,枪声为号,两厢齐发,重创敌军,归途灭掉反动民团。
意义: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蒋介石“围剿”计划的彻底破产;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代价:伤亡了一些同志,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壮烈牺牲。
在吴起镇伏击歼灭敌军
任务二:分析这一部分中是如何表现战争场面的。
补充: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补充:场面描写
注意:
①场面描写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为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服务。
②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要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
③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写出气氛可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
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在吴起镇伏击歼灭敌军
任务二:分析这一部分中是如何表现战争场面的。
①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出红军的英勇和谋略。
②点面结合,既有战斗的大场面,也有我方和敌人的特写。
③综合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手法,突出了战斗的激烈。
……
参加全军干部会议
再次速读23-46段,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分析会前“我”与老首长相遇的情节体现的人物形象。
任务二:梳理毛主席的讲话要点,分析长征的伟大意义。
参加全军干部会议
任务一:分析会前“我”与老首长相遇的情节体现的人物形象。
老首长邓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关心我们的营地情况、战斗情况,挂念宣传队的同志和机关的同志,寥寥数语展现出一个心系战士、细心温和的首长形象。
参加全军干部会议
任务二:梳理毛主席的讲话要点,分析长征的伟大意义。
讲话内容:
总结长征行程,一路的困难和成就;
阐述长征意义,宣言书,船船队,播种机;
简述长征损失,激励红军再接再厉。
补充:长征中的困难和损失
“我们……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军事上,国民党反动派一路围追堵截,红军一路突围,不少战士殒命。
在生活上,工农红军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就吃野菜,甚至皮带皮鞋。饿死者甚多。
在环境上,草原上积水淤黑,深处没顶。雪山天寒地冻,鸟兽绝迹。
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
红军三大方面军长征前加起来的人数大约有19万人左右,但到达陕北的只有三万多人,损失了80%的人马。
长征的意义
宣言书:
宣传队:
播种机:
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蒋介石辈无用;
宣告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向十一省两亿人民宣传了解放他们的正确道路。
将共产党和红军的信仰与精神的种子留在了人民当中。
对于共产党: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掌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对于国民党:长征的胜利充分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各地军阀不团结的问题。
对于全中国: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长征为什么能成功?
(1)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长征行程漫漫,没有坚定的信仰是走不下这条路的。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15天用于打仗,200多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中央红军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出发时,中央红军8.6万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到4位战士壮烈牺牲,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长征途中,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而他们的年龄平均不到30岁。因为有了信仰,他们才能过雪山、过草地,过腊子口,用脚板走下长征路。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
长征为什么能成功?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长征行程远,中央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加上红十五军团、红二、红六军团、四方面军,整个部队共行程六万五千里。长征历时长,从1934年10月离开江西于都,到1936年10月三军会师,长达两年时间。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战争史上、人类文明史上也极为罕见。
(3)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长征途中,不仅有雪山、草地,还有不同的认识分歧。我们怎样独立自主走完长征?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军事问题,不实事求是,就是失败。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挽救战士的生命。
长征为什么能成功?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中国共产党都站在全局出发,最终赢得了胜利。长征精神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智慧。长征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下的一盘大棋。时间越久远,历史越悠远,这盘大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没有人民的支持是走不下来的。长征途中,沿线的贵州、四川等省有不少当地群众加入红军队伍。虽然前路漫漫,但是这些群众心里明白,跟着红军走就有希望。
今天的我们,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
传承长征精神,意味着勿忘昨日的苦难;
传承长征精神,意味着无愧今天的使命;
传承长征精神,意味着不负明天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