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设计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导入新课
图片中的两个人物都是朱元璋,第一幅朱元璋,今多见于正史当中,代表着朱元璋圣君明主的形象。而后一幅朱元璋像多流传于民间,代表着民间对其专制暴力的想象。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的两副画像,如同戏曲中正反两种角色的脸谱,这两幅脸谱,似乎代表着他一生的功与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元璋,了解一下他所开创的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元璋在位期间最大的作为就是废除了将近两千年的宰相制度。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废丞相
材料一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明史》
材料三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
设问:从三则材料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
目标回答:①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的教训;
②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③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材料四
朕尝发施号令,责任中书,使刑赏务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酣歌肆乐,各不率职,坐视兴废,以致胡惟庸私构群小,枉法以惠罪,或挠政以诬贤,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使知更官之制,行移各有所归,庶不口烦。
──《洪武实录》卷129洪武十三年正月诏
材料五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设问:从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措施?
目标回答:①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在中国古代史上宰相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宰相的一个职能就是辅助皇帝,那么废除宰相后,带来了什么问题?
材料六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春明梦余录》
材料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设问:从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后果?
目标回答: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
(二)设内阁
设问:浏览教材,梳理明朝内阁的发展过程
目标回答:
人物
阶段
名称
阁臣权利
明太祖
奠基基础
殿阁大学士
处理文案的侍从
明成祖
正式确立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明宣宗
发展完成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图片中的动物是长颈鹿,明朝人称为麒麟,他是明永乐年间,榜葛剌的使臣进献给皇帝的。
长颈鹿的到来是随着郑和下西洋而来到中国的。
郑和下西洋
设问:浏览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目标回答: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队共27800多人,船208艘,自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由于过度劳累,在印度逝世。
材料八
据统计,郑和下西洋期间,进口五金类15种、香料29种、珍宝23种、动物类21种、布类51种。搜求这些物品,主要是为了充供内廷,并不是为了经贸,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设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消极影响:
目标回答:目的: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追求。
消极影响:加重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
海禁与倭患
材料九
朱元璋以一己私念,凭借国家的行政权力来实施海禁,阻止民间发展海外贸易,应该说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不幸的是,这种基于个人好恶而产生的海禁思想却被后来的统治者视为祖宗成法,不可更改,使得个人意志逐渐变成国家意志,加剧了沿海居民与中央政府的对立情绪,刺激了海盗、倭寇、私商的违禁行为。
材料十
明成祖一方面大规模进行朝贡贸易,一方面尽全力打击海上私商贸易和中国海上游民。相比朱元璋,明成祖对中国海商的打击力度更大。他继位伊始,马上下令有关海禁的规定。永乐二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海禁的原因?分析海禁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
目标回答:原因:抵御倭患,打击政治对手,维护小农社会的稳定
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防,刺激了海盗、倭寇的发展,阻碍了正常的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这种海禁政策非但没有解决倭患问题,反而加剧了沿海人民的生活。为此,沿海的人民与日本人勾结,倭患问题越发严重。这种问题直到嘉靖年间以后才得以解决。
材料十
正当倭患长期不得平定的时候,明朝军队中出了个抗倭名将戚继光。他和另外一些抗倭将领精心组织抗倭斗争,在广大军民的支持下,终于将猖獗的倭患彻底平定。
——南炳文、汤纲《明史》
材料十一
随着平倭战争的胜利,开放海禁称为最高当局的唯一选择。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去世,成为一个契机,先后继位的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张实行比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分析倭患得以解决的原因有哪些?
目标回答:戚继光抗倭;放开海禁,刺激海上贸易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边疆问题
材料十二
明朝建立后,为尽快稳定东北边疆。曾广设羁縻卫所。以推行对外夷而言颇具诱惑力的羁縻政策,只要对明称臣并“以时朝贡”即可高度自治。在客观上促进了腹地与东北边疆经济文化的联系和民族之间的接触与融合,从而推动了女真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促进了满族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飞跃,羁縻政策在女真地区的推行,达到了稳定边疆,巩固统治的目的。
根据材料
为了稳定东北边疆,明朝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作用
目标回答:政策:羁縻政策。作用:促进了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交流,稳定了边疆,巩固了统治。
材料十三
明朝平定云南后,为适应云南边疆外弧地带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地理环境和多样民族性特征,在西南边疆逐渐建立起一套“内边区”与“外边区”差异化的边疆行政区划和管理模式,并对云南外边政区实行军管性和羁縻性的统治。这是明朝边疆控制和政区建制的创新性制度,体现了明朝疆域观在行政管理上的灵活性,保障了西南边疆较长时间的稳定,为中国现代国家领土的确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陆韧、彭洪俊《论明朝西南边疆的军管羁縻政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明朝统治者在管理西南民族问题上呈现出怎样的特定,有何影响。
目标回答:特点: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灵活性。影响:保障了西南边疆较长时间的稳定,为中国现代国家领土的确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明朝灭亡
材料十四
崇祯皇帝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然其与明亡推脱不了干系。崇祯太有作为,干涉内阁的正常运行;荒废厂卫,使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疑心太重,擅杀朝廷重臣特别是武将,他的有为和无为,以及个人消极的性格,终于导致了严重的毁灭性的后果,落为亡国之君。
——许伟、薛权开《崇祯皇帝与明朝的灭亡》
材料十五
从万历四十七年到崇祯十二年20年间,水、旱、蝗、雹等灾害连年不断,遍及全国。陕西、河南、山东等重灾区,“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农民失业,流散四方,起义此起彼伏。
——刘厚生《明朝何以亡国》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明朝灭亡的原因
目标回答:崇祯帝干涉内阁运行、滥杀重臣、国家缺乏监督机制、农民起义打击、党派斗争激烈。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最终成功进入北京城,但成功又是如此短暂。同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起义军失败,明清最终完成了王朝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