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1(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1(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30 06: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单元测试1(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如图所示为“歼-10”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地面
B.“歼-10”战斗机
C.加油机里的油箱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为了参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小强在参观完上海会址后将乘车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如图为南湖红船)。他从百度地图上发现如果从上午9:05出发,将经历2小时左右到达南湖,全程近1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05”是时间间隔
B.100公里是位移
C.在路途中研究小强自驾汽车的轨迹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D.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肯定大于50km/h
4.平常所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此中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空中的飞鸟
B.大江的两岸
C.江面上西行的小船
D.江面上东行的小船
5.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物理老师的课讲了20分钟
B.“百家讲坛”栏目在CCTV-10于12点45分准时播出
C.从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T52次列车15时17分到站
D.跨年演唱会于2020年1月1日00:30结束
6.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不正确的是(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两物体的速度都为零
B.时刻乙车的加速度大于甲车的加速度
C.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D.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为速度
8.某质点从时刻开始做直线运动,并以此时刻质点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坐标与时间对应如下表格: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时间
1
2
3
4
5
坐标
1
2
3
4
5
A.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3s时其速度一定为
C.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在第一个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五个1s内的平均速度
9.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时,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当,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时,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D.当,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10.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用来描述曲线运动的
B.位移大小取决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路程取决于路径的长度
C.运动质点的位移可能为零,但路程必不为零
D.位移一定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学校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
B.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Hz
C.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s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源上
1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V的交流电.从原理上讲两种打点计时器哪种误差更小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够大
D.振针压得过紧
三、解答题(共45分)
13.某人向东行,再向北行,又向南行,试计算他的路程和位移。
14.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
(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方法如何?
15.小木块以初速度3
m/s冲上光滑斜面,2
s末速度大小为1
m/s,求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
16.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半径为r=4m的圆周,逆时针运动,经4s
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以“歼-10”战斗机、加油机里的油箱、“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
故选A。
2.C
【详解】
A.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
BC.根据
可知,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正确;
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火箭刚发射时,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9:05”是指某一瞬间,即为时刻,故A错误;
B.100公里是车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故B错误;
C.在路途中研究小强自驾汽车的轨迹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则可将汽车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由题可知平均速率为
由于位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则平均速度小于等于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参考系是用来做参照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则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水就是流动的,故“春水流动”是以河岸或河岸上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
故选B。
5.A
【详解】
A.物理老师讲课20分钟,是一段时间,故A正确;
B.“百家讲坛”栏目在CCTV-10于12点45分准时播出,12点45分是时刻,故B错误;
C.列车15时17分到站是时刻,故C错误;
D.演唱会于2020年1月1日00:30结束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A.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米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m,A错误;
BCD.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乙的瞬时速度要大于甲的速度,因此当乙开始运动时两者相距最远,所以在0~10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在10s~25s这段时间内,乙的瞬时速度要大于甲的速度,所以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在25s时相遇,BCD正确。
故选A。
7.C
【详解】
A.x-t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t=0时两图像斜率不为零,所以速度不为零,A错误;
B.由图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时刻乙车的加速度小于甲车的加速度,B错误;
C.由图可知0~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
D.时间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D错误。
故选C。
8.CD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基础题
【详解】
AD.根据表格可知,每一秒内的位移为1m,时间为1s,则任1s内的平均速度为
但不知道1s内具体的运动的情况,所以不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第3s内平均速度为,第3s时的速度不确定,故B错误;
C.根据知前5s内平均速度
故C正确;
故选CD。
9.BCD
【分析】
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反映的是方向。
【详解】
A.当v0>0,a<0时,初速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先做减速运动到速度变为零再反向加速,故A错误;
B.当v0<0,a<0时,初速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
C.当v0<0,a>0时,初速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先做减速运动到速度变为零再反向加速,故C正确;
D.当v0>0,a>0时,初速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关键看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加速度的正负。
10.BC
【详解】
A.位移和路程均可以描述直线和曲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故B正确;
C.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若初末位置重合,则位移为零,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必不为零,故C正确;
D.若物体向着初位置运动,则位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C。
11.AB
【详解】
[1].A.学校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选项A正确;
B.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Hz,选项B正确;
C.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5=0.1s,选项C错误;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电源上,选项D错误。
12.交流
4-6
0.02
0.1
220V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D
【详解】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4-6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0.02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从原理上讲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摩擦阻力较小,误差更小.
(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打点,故A错误;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故B错误;电源频率大小只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不会影响点的形状,不会造成短线,故C错误;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13.18km;10km,移方向东偏北
【详解】
如图
总路程为
位移
方向
即东偏北

14.(1)m/s;(2)见解析
【详解】
(1)以向下为正方向,则
故有
(2)不对,他没有注意速度的方向。正确解法如下
以向下为正方向,则有
故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上。
15.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
【详解】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木块在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
2秒末速度大小变为1m/s,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若小木块以1m/s的速度仍向上运动那么速度的变化量为:;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分)
若小木块以1m/s的速度向下运动那么速度的变化量为:.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分)
若小木块以1m/s的速度仍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分)
若小木块以1m/s的速度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分)
考点: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值,是矢量.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6.(1)质点的位移为m,路程为6π;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详解】
试题分析:(1)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
(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1)A运动圆周到达B点的位移方向如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斜向上,
大小为xAB=r=m
路程为s=×2πrr=1.5πr=6π
m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m/s,
答:(1)质点的位移为m,路程为6π;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点评】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