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1 15: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查理·马特改革
2.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民主政治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C.进行大化改新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阿拉伯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这一地区最早由谁完成了基本统一(
)
A.穆罕默德
B.查士丁尼
C.汉谟拉比
D.屋大维
5.2019年年2月20日驻阿富汗美军士兵亵渎穆斯林宗教书籍及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富汗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将《古兰经》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6.在古代文明的传播与融合中,架起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
阿拉伯人
7.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洛阳白马寺
③巴黎圣母院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查理改革
9.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10.“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佛教
B.丝绸之路
C.阿拉伯人
D.罗马帝国
11、唐朝进入全盛时,世界上还有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国家是(?

A.印度?
?
?
?
?
B.埃及?
?
C.巴比伦王国?
?
?
D.阿拉伯帝国
12、右图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3、与下图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内容是(

A.雅典
伯利克里改革?
?
?
?
?
B.日本
大化改新?
C.俄国
农奴制改革?
?
?
?
?
?
D.日本
明治维新
14、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
?
?
?
?
?
?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
?
?
?
?
?
?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5、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诞生了三大宗教。下列主张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A.信仰“救世主”
B.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C.信仰真主“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二、非选择题
16.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文明的融合与交流。各国因融通而共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文明的融合与交流)
【在开放中交流】
材料一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史实(部分)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A西行天竺;B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
设立市舶机构;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
丘处机到访中亚;马可·波罗来华
1.依据所学知识,填写A、B处对应的人物名称。(2分)
2.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1分)
【在学习中发展】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3.唐朝时期日本在很多方面学习了中国文化,请举一例。(1分)19世纪日本通过哪一事件“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1分)
【在传播中互融】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
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
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根据材料三回答,促进文明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在互鉴中前进】
材料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
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
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依据材料四,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分)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1分)
17.阿拉伯世界对于艺术美有独特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伊斯兰教的产生】
材料一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旧译“徙志”)。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材料二 在东方,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中亚细亚的阿富汗斯坦地区,然后兵分两路,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帕米尔高原西部遇到中国军队才停下脚步,并与兴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西部和西北部边界的兴都库什山脉相接壤。
材料三 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
材料四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在21世纪对印度数字与零符号体系的改造与推广,它不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后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遇到中国军队”是哪位唐朝将领率领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影响。
(4)请你列举阿拉伯文化中的数学成就。
参考答案
1---5
B
C
A
A
B
6---10
D
C
B
B
C
11---15
D
C
B
B
C
16、(共9分)
1.A:玄奘。(1分)B:鉴真。(1分)
2.对外开放;友好交往为主;双向交流: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逐步转为以海路为主;对外贸
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3.医药、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典章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任举一例即可,1分)、明治维新。(1分)
4.科学技术的进步。(1分)经济全球化趋势(其他答案,意思相近也可)。(1分)
5.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1分)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特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注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之代代相传;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等(言之有理,一层意思即可,1分)。
17(1)穆斯林公社。
(2)高仙芝。
(3)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4)传播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
PAG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