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30 13: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历史回顾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16世纪,英王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做一做】塑料笔杆摩擦头皮,能否吸起小纸屑
①自然界中有哪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延时符
知识回顾:
②一般物体不带电,怎样可以使物体带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中性)
(负电)
(正电)
电子的转移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①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③怎样验证物体带了电?
1.摩擦起电
演示
原子
(中性)
阅读教材P2并思考: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验电器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静电计
(指针式验电器)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接触起电本质:
2.接触起电
演示
金属导电机理: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子的转移,电荷的总量不变
-
-
-
-
-
-
-
-
-
-
-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接触起电
接触后
再分开
+Q
+Q
接触后
再分开
+Q
-3Q
-Q
-Q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Q
 Q
+
+
+
+
+
+
+
-
-
-
-
+
+
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近异
远同
静电感应的实验
1.移近带电棒,箔片为何会张
开?导体两端各带何种电?
2.移走带电棒,箔片为何又重
新闭合?
3.不通过接触的方法,能使导
体始终带上电吗?
4.不采用分割的方法,能使导
体始终带上电吗?
+
+
+
+
+
+
+
+
+
5.如果手碰触的是导体另一端,
它的带电情况会变化吗?
静电感应
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的实验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3.感应起电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法,
其本质都是电荷发
生转移,而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没有电荷消失。
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本质
电荷的
总量
起电的共性本质
1
摩擦起电
2
接触带电
3
感应起电
不变
不变
不变
一、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表述一: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就电荷守恒定律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电中性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
2、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一起消失了?
3、对于“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中“电荷的总量”怎么理解?
电荷存有的,只是电荷的代数和为0;
指电荷的种类和数量达到等量,异号,这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电荷的总量”是指电荷的代数和。
二、电荷守恒定律
思考: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e)和一个(-e)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这个实验事实是不是说电荷可以创生或消灭?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三个基本概念
1.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________
单位:_____
符号:_____
2.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
=_____________。
  注: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________。
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_______测得。
3.
比荷──电荷的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的比值,
写作:_____,符号:_____
Q或q
C
库仑
1.6×10-19C
整数倍
密立根
电荷量q
质量m
q/m
C/kg
思考:
有人说电子或质子是元电荷对吗?质子或电子的比荷相同吗?
1、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BCD
巩固训练
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C
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B
巩固训练
4、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A带正电为3q,B不带电,将两球接触一下再分开,则B球所带电荷量变为(  )
A.-q   B.q   C.1.5q   D.3q
C
5、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AB
巩固训练
6.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电键,当带正电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
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
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
C
巩固训练
7.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
BC
巩固训练
8.把一个带电棒接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
A.负电荷
B.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C.正电荷
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
A
巩固训练
9.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BCD
巩固训练
10.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
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
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______.
2:3
2:1
巩固训练
课堂小结
e
=1.6×10-19C
电荷
性质
三种起电方式
元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表述一
表述二
小制作
自制验电器
世纪的握手: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关键的实验器材:容器、铁丝和铝箔纸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