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微山县八年级第二学期
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命题范围:1-25课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Ⅰ卷1页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思想品德、历史二科第Ⅰ卷答在同一张答题卡上。思想品德为1-10题,历史为11-30题。
3.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6页右侧栏内。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的)
11.“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
A.大陆基本解放 B.新中国成立 C.新政协的召开 D.解放南京
12. 2012年,“吴晗先生诞辰103周年·逝世43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和家乡义乌相继举行。下列与吴晗先生含冤逝世有关的运动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3.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2012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三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A B C D
16.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
17.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8.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国防建设成就斐然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0.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21.某同学查找了“挺进大别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与该同学的探究作业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邓小平 B. 朱德 C. 彭德怀 D. 贺龙
22.观看右图,图片中的情景应最早在下列哪次会议或事件中出现?( )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建交
23.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统一大业的完成 D.两岸交流的密切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四项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 B.东方红I号卫星 C.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D.“神州”六号升空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九年义务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6.10.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27.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见下图),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 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完成与年代尺上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A.①新文化运动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五四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C.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长征开始 ③中共“十五大”召开
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2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29.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并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图示所反映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30.在世界数学界有两部名著,一是中国的《九章算术》,另一是西方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诸多科学家都推广的书,作者是生活在( )的( )
A.古希腊;欧几里得 B.古希腊;阿基米德 C.美国;爱因斯坦 D.法国;笛卡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1980年我国决定 、珠海 、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英雄的形象是高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的 和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 等战斗英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 和“两弹元勋” 等人,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3.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建立 ,他的思想被称为 。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被人称赞。毛泽东同志的精神永垂不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激励一代代人奋力向前。
4.1986年, 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三、综合题(共50分)
1.毛泽东的题词既是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又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历程。请根据下列题词回答问题。
A B C D
(1)请按上题词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写出相应字母即可,1分)
(2)题词A体现出当时我党找到了哪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对其执着探索并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又在哪一题词中得到充分反映?(2分)
(3)在题词C、D的激励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请选择其一谈谈它的重大历史意义。(两点即可,2分)
(4)通过赏读以上题词的内容,你获得了哪些感悟?(1分)
2.(共9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 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均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
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 制度;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取得了 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③1953年开始执行 ,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每空1分,共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严重失误”的事例名称。(2分)
(3)联系所学知识,列举邓小平同志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2分,每2点1分,回答四点即可得满分)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内容。(7分)
提示信息 相关史实
(1)建立制度
(2)严重失误
(3)伟大转折
(4)特色理论
(5)显著成就
启 示
4.(11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2分)清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2分)
(2)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现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回答:全品中考网
①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1分)谁最终率军收复了台湾?(1分)
②近代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1分)
③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1分)
④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⑤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1分)
⑥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试卷上的有的原话)(1分)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6分)
材料一 85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培育了带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 一一摘自人民网
【红色丰碑】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 (2分)
【英明决策】
材料二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健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 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什么样的正确道路?(1分)“南方谈话”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邓小平
(3)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创造性构想?为什么说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
【重温辉煌历程】
9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仅仅只是一簇小浪花。然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这90年的历史,却是波澜壮阔的90年。
探索篇
(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请你以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为例,说明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2分)
建设篇
(5)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哪些努力?(至少回答出两个方面可得2分)
会议篇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多次。其中,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组织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3分)
贡献篇
(7)中国共产党经过90年的奋斗,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一、选择题
11B12D13A14C15B16C17C18D19D20A21A22C23A24D25A26A27D28C29C30A
二、填空题
(1)深圳、汕头、厦门(2)邱少云;黄继光;焦裕禄;邓稼先(3)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填新中国也可);毛泽东思想(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综合题
1. (1)A→D→B→C(1分);(2)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题词B(2分);(3)题词C:抗美援朝的胜利增强民族信心;提高国际声望;赢得建设环境。
题词D:抗日战争的胜利血洗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任选其一,答出两点即可,2分)
(4)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分)
2.(1)①封建土地;②抗美援朝战争;③第一个五年计划;④社会主义改造。(4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①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指导思想(主题报告)。②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⑥创建并发展经济特区。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⑧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任意4点即可得2分)
3.(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文化大革命)(答出一点即可给分)(1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或实行改革开放)(1分);(4)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1分);(5)成就可从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民主法制、国防建设等方面回答。
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开放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建立人民空军、人民海军;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1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共2分)
启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1分)
4.(1)元朝时;驻藏大臣。(2)①荷兰。郑成功。②《马关条约》。③抗日战争胜利后。④国民党在内战失败,败退台湾。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共11分)
5. (1)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分)
(2)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3)一国两制;(1分)祖国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祖国统一体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的经济、国防、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有显著提高。(答出2点即可得2分,共3分)
(4)秋收起义时,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难于取得胜利。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5)完成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实施“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施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宪法等。(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6)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7)学生可以回答:①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实行改革开放,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回答具体成就也可。答出4点即可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