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直到今天,以一个假想敌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影响着大国之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B.“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C.“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D.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B.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C.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D.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B.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画家厨师
????????胡玲
????????①经营二百多年的醉翁酒楼,传到老秦这已是第七代了。老秦年迈,希望儿子子墨能接管酒楼生意,可子墨喜舞文弄墨,一心要做个逍遥画家,不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
????????②有一天,子墨离家来到江南桐城,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他最崇拜的画家陈非凡,聆听他的教诲。两年后的一天,子墨在新闻里看到陈非凡举办“夕阳美”画展的消息,欣喜若狂,奔向现场。子墨看到所展画作画的均为老人,画中的老人瘦骨嶙峋,满面沧桑,皱纹毕现,视觉冲击力、画面震撼力强大。
????????③画展期间记者问陈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记者又问,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陈非凡说,我最喜欢《父亲》这幅作品。记者要他谈谈《父亲》的创作过程。陈非凡对记者说,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从那时起,我开始画老人,画我认识的每一位老人,我要留住他们在世间的模样。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陈非凡说,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
????????④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这话父亲说过,他太熟悉了。当时子墨对父亲说,做不好菜,无法接管酒楼生意。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
????????⑤子墨盯着《父亲》中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蓦然间,他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飞入画中,与画上老人重合为一,慈祥地朝他笑着。子墨想起了父亲。孩童时,父亲做面点时,把面粉涂在他脸上,他顶着一张“花猫脸”在酒楼上蹿下跳,逗得客人哈哈大笑。念书了,冬天从学校回来,冷得浑身发抖,父亲把他拉到后厨的炉火旁,端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浑身温暖舒坦。读大学初次离家时,父亲打包一盒酒楼的卤鸡爪给他,在火车上吃的时候引得邻坐的小孩直流口水……
????????⑥子墨默默走出展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听到他的声音,母亲泣不成声。他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哭得更厉害了。母亲说,你爹每天关在房间里摆弄他做菜的炊具,一句话也不说……
????????⑦子墨突然有了新的决定。他回到家后,看到醉翁酒楼大门紧闭。母亲说,你爹年事已高,实在无力撑起酒楼,关门了。
????????⑧子墨说,妈,你把钥匙给我。干什么?开门做菜。很快三菜一汤端出来了。子墨拉着摆弄炊具的爹说,爹尝尝我做的菜。老人家每道菜都尝了尝,露出意外的神色问,这是你做的?子墨说,是的,我从小在酒楼长大,耳濡目染,味道差不了。他认真地看着父亲说,爹,从明天起,咱们的酒楼重新开张。父亲问,当真?不做画家了?子墨说,做菜不耽误画画,画画也不误做菜。
????????⑨子墨接过炊具,醉翁酒楼重新营业。
????????⑩子墨潜心钻研厨艺,他发现画画和做菜是相通的,他把画画的技巧运用到厨艺中。画画讲究色彩搭配,菜也要做得好看有菜色。工笔画下笔时讲究细致,不拖泥带水,切菜配菜也要细致利索。画面不能画得大满,留白才有韵味,做菜也一样,无须大多调料,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保留食物的原味。画画崇尚写意,洒脱自由,炒菜也要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
?????????子墨自创了一套做良心菜的方法。食材只取最新鲜的,每天清早赶往乡下,买农民刚从田地里摘来的蔬菜。取消酒楼的点菜环节,他买到什么做什么,食客就吃什么。酒楼每天最多接待五桌客人,客人来吃饭必须提前预定。
?????????母亲觉得子墨这样做恐怕要关门。他说,出色的画家惜墨如金,出色的厨师视菜如命,世间之事宁少勿滥,多了肯定要应付。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有食客听闻子墨以前是画家,好奇问他,老板,为何不见你画画?子墨一笑说,画在心中,好菜如画,画在菜中。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
(1)请梳理小说的情节,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子墨想做画家,不愿接管父亲酒楼生意。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子墨打理的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2)选文用了很多笔墨写陈非凡先生讲述自己创作《父亲》这幅画的过程,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①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加点词“温度”的含义)
②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4)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为什么会名声大震?
(5)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小说标题“画家厨师”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动画是为互联网而生的动画类型,目前比较准确的定义应是:网络动画是根据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制作,并且以互联网为主要发行渠道的动画作品。网络动画技术表现形式为GIF(1994﹣2000)、Flash(2000﹣2005)、Video(2005﹣今)以及新兴的VR动画等,接收终端也经历了PC、手机等智能终端变化。
????????与传统动画相比,网络动画在作品的审美倾向、题材选择、表现尺度、类型细分,叙事节奏、视觉呈现上有较明显的特征和差异。网络动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视觉形象等,吸引着大量年轻粉丝,成人化倾向明显。数据显示,网络动画在20岁以下及20﹣30岁年龄段群体中覆盖率分别为43.8%和43.6%,其中以月收入较高人群(超过10000元)和无收入人群覆盖率最高,分别为36%和35.4%.这说明网络动画主要受众群以无收入的学生和有较高收入的都市白领为主。
????????网络动画产业在融资渠道、成本控制、制作周期、评估手段、产业价值链条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特点。网络动画大多是周更,长度在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大量网民参与以及互联网海量存储能力使日益增多的网络动漫平台储备剧增。基于互联网特性,经过网民或从业者大量原创产品在网络上“试错”,这些作品有了与市场对接的机会,也减少了作品后期开发的市场风险。
????????(摘编自孙平《中国网络动画产业现状探析》)
????????材料二:
????????2017年,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在引进海外作品的同时,也自觉加大了原创自制的力度。一系列制作精良的网络动画,有效改变了国产动画的形象,使得“古风”“国风”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新审美。网络动画由于互联网受众本身的年龄特征,体现出以“青春”为代表的主题关键词。例如,《全职高手》根据蝴蝶蓝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网游高手叶修在遭到俱乐部的驱逐后,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重返巅峰之路的故事,充满激扬奋进的正能量,《一人之下》的架空世界观把玄幻与现实紧密结合,注重发掘人性的光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淀,中国网络动画的主流,不再是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而是通过英雄、个性、梦想等青春主题来与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沟通,逐步从注意力经济发展到情感力经济。
????????(摘编自《2017年中国动画的理性回归》)
????????材料三:
????????在中国网络动画发展的前期,各网络动画公司几乎都是亏损状态,网络动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开始探索出一条与日本和欧美都不同的盈利道路。动画的制作成本一般都很高,10多分钟一集的网络动画一般要50万元以上,如果没有一条可持续的盈利途径,中国网络动画很难会再有新突破。现在网络动画的盈利模式﹣﹣般是通过视频网站购买播放权能够收回一定成本,再授权给一些公司销售动画的有关漫画、图书、衣服、手办、玩具等动画衍生品也能收回一些成本,像秦时明月和不良人授权拍真人剧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有些动画公司还将动画播放权卖到国外赚取版权费,同时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会得到一些国家奖项的奖金,政府的扶持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综合下来,只要动画公司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盈利将变得简单。
????????(摘编自李国正《中国网络动画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动画比之于传统动画,有明显的特征与差异,其受众不再以未成年人为主。
B.网络动画是根据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制作的,但其发行渠道并不是仅限于互联网。
C.国内网络动画发展前期,网络动画公司基本都是难以盈利的,如今情况有了改变。
D.随着网络动画产业的发展,国内主要互联网播出平台已自觉将主要精力放在原创作品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国产网络动画出现了与青少年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审美新倾向,开始由注意力经济向情感力经济发展转变。
B.网络动画的年轻粉丝以月收入较高人群和无收入人群覆盖奉最高,说明其受众以都市白领与学生为主体。
C.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看,传统动画一度以俊男美女、神鬼妖狐来吸引人,审美倾向、题材选择等方面与网络动画明显不同。
D.如今中国网络动画的盈利道路是多向的,通过视频网站购买播放权、授权给相关公司销售动画衍生品、授权拍真人剧以至政府扶持等等。
(3)对于网络动画的现状,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角度各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B.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C.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D.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大将军,战国时设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具体有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等。
B.单于,匈奴对其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幕府,原指军队出征时将帅临时设置的营帐,后也代指地方军政要员居住的官邸。
D.烽火即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夜火为烽,昼烟为燧,设烽火的高台为烽火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
B.李牧复职后,依照先前的号令施行严守。匈奴还认为他是胆怯,后来他痛击匈奴,使战后十余年匈奴都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池。
C.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积极防御、力避冲突,甚至规定“有敢捕虏者斩”。因为他明白攻打时机尚未成熟,不做无谓牺牲。
D.赵王再请李牧出山,“牧杜门不出,固称疾”。因为他觉得这个决定太仓促,这充分体现了李牧作为军事家独立思考、谨慎判断的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②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三、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B.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2)《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四、情景默写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生活特有声音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借我一生》中,余先生以“湿漉漉的落叶”为题讲述了自己辞职的经历。主要讲他努力辞职的过程,有________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味道。关于为什么辞职,我不了解余先生,余先生只讲了是“胡伟民之死”以及“黄佐临的影响”之故,更不了解胡黄,只能非常八卦地说出自己的揣摩。余先生是地道的农民出身,因此,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应该说总是倾向于“自然”,与更加“社会”的城市是有距离的。从他对家乡的_______可以看出,从他与上海“某些人”的_______也可以看出。生活在农村,与左邻右舍打交道,主要靠天性、情感,很少涉及交际与策略,虽然也有个别的“嚼舌头”,但基本与谋略无关,如麻雀的叽叽喳喳,是天性。(???
)从余先生书中得知,余先生的祖辈、父辈不精于谋略,余先生自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与感染。因此,他做不了“城市蛟龙”,只能做乡村的“_______”。因此,他倾向于业务,胡伟民成了他的知己,黄佐临成了他的榜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举重若轻?
眷眷之心?
格格不入?
闲云野鹤
B.举重若轻?
流连忘返?
水火不容?
斗鸡走狗
C.举足轻重?
流连忘返?
水火不容?
斗鸡走狗
D.举足轻重?
眷眷之心?
格格不入?
闲云野鹤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城市混,出入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不是靠情感和纯真,主要是交际、策略。
B.在城市混,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主要是交际、策略,而不是靠情感和纯真。
C.在城市混,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不是靠情感和纯真,主要是交际、策略。
D.在城市混,出入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主要是靠交际、策略,而不是情感和纯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了解余先生,更不了解胡黄,关于为什么辞职余先生只讲了是“胡伟民之死”以及“黄佐临的影响”之故,于是非常八卦地说出自己的揣摩。
B.关于为什么辞职余先生只讲了是“胡伟民之死”以及“黄佐临的影响”之故,我不了解余先生,更不了解胡黄,于是非常八卦地说出自己的揣摩。
C.我不了解余先生,更不了解胡黄,关于为什么辞职余先生只讲了是“胡伟民之死”以及“黄佐临的影响”之故,但是非常八卦地说出自己的揣摩。
D.关于为什么辞职余先生只讲了是“胡伟民之死”以及“黄佐临的影响”之故,我不了解余先生,更不了解胡黄,但是非常八卦地说出自己的揣摩。
六、语言表达
?
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一则短信的片段,其中有六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中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今日分别,谨祝商祺!
?
下面是某校举办“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而提供的招募策划方案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七、材料作文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信息正知与概括
分析水因结构
分析评水正者态度
社表科抛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小根阅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社表科抛类
科常阅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其他古水来化常识
古验热职
姓因湾谓
内容较括与害析
文验极译
文水因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诗歌鉴赏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诗于比较氨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情景默写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选择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成体的硫用
语于虫句
病句正率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语言表达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表验他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流程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七、材料作文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