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50分)
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的胚胎发育,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请问: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哪一部位(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指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3.(2020·杭州)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光线无法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色球层、色球层 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6.(2020·杭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水(水未溢出),水对量筒、量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太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光的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摄影--平面镜成像
10.(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利用桑树的枝条进行生殖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
1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
B.某段时间内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的运动
D.早上走路去学校时学生的运动
1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击打前,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A.啄木鸟有长长的尖嘴 B.铁轨铺在宽宽的枕木上
C.斧头有窄窄的刀刃 D.老虎有锐利的尖尖的牙齿
1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中下列用光学知识解释“无穷碧”和“别样红”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荷花吸收红光 B.荷花反射红光
C.莲叶自己能发出绿光 D.莲叶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
1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
A. B.
C. D.
1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说明足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小金没有推动操场上放置的足球架,是因为手对足球架的推力小于足球架对手的推力
C.小金用力踢足球,足球在空中运动了20米远,是由于球在空中受到小金对它的踢力作用
D.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1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C.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1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眼睛“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在2N到3N之间
20.(2018八上·杭州月考)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计
2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变小 B.保持不变
C.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2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24.(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据图可以得知(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2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甲、乙、丙、丁是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
2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和充足的空气.
(2)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⑤(果实)是由④中的 发育形成的.
2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蘑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等优点,有植物肉的美誉。蘑菇属于 (填细菌、真菌、或植物),它是靠 繁殖后代的。
2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当t1=40s时,甲、乙两车相距 。
2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B距平面镜3m,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在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则人眼 (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若物体AB以0.5m/s的速度面镜,那么2s后,物体AB与镜中的像A1B1的距离变为 ,则像A1B1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3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①某一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克,把它蒸干后,得食盐3.2克。该实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②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 和 等(任选两种)
3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4分)
3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编号 甲 乙 丙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 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掉,将瓶口密封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和 。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相互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请指出步骤②中实验设计的不足: 。
3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金“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A、B为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的长木板,C是与A、B材料相同但较粗糙的长木板。下面表格是小金匀速拉动木块测量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木块与A木板 2 0.4
2 木块与B木板 2.5 0.5
3 木块与C木板 2.5 0.5
分析2和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在第2次实验中小金改用0.8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3)小金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请你使用此实验已有的实验器材简要说出实验操作方法 。
3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点表示同一杯硝酸钠溶液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①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100g水;此温度下硝酸钠与氯化钠溶解度较小的 。
②若此杯溶液由130g硝酸钠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在图中对应的点是 (填字母)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4分)
3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有一个氦气球,其体积为2000m3,若空气密度为1.3kg/m3,则氦气球在空中受到浮力为多大?
3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有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立50米、100米、200米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50米到200米标志牌的时间为5秒。
整车质量(kg) 1800
百公里油耗(L) ≤14
载重(kg) 600
车轮数量 4
最高车速(km/h) 160
(1)该空车的重力为多少?
(2)根据小明的测量,估测出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若上表是该车部分技术参数。已知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2.求满载的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试管婴儿是先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解答】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因此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子宫,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性的知识判断。
【解答】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不是只有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不合题意;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时纸片的振动频率不同,则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指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1)估测中学生的体重,然后根据G=mg计算它的重力;
(2)估测科学课本的厚度,然后确定纸的页数,最后根据一张纸的厚度=课本厚度÷页数的一半计算一张纸的厚度;
(3)估测人的体重和双脚的着地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4)一般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那么他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故A错误;
B.科学课本188页,厚度大约9毫米,那么一张纸的厚度约:,故B错误;
C.成年人的体重大约80kg,那么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80kg×10N/kg=800N,脚掌的面积大约200cm2,因此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故C错误;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那么1.3m/s在正常范围内,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判断;
(3)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解答】A.图(a)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是每条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解答】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日珥发生于色球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春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是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引起的。
【解答】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规律可知,a是北回归线,A错误;
B、 当直射点在①时 ,太阳直射北回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说法正确,B正确;
C、当太阳直射赤道b线时,全球昼夜平分,一年中杭州在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C错误;
D、 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水的体积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水面的高低,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水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水的体积相等。因为底面积相等,且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因此量筒内水面高度大于量杯内的水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量筒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于量杯,即p1>p2。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分析判断。
【解答】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即被拍物体在甲区域内,故A正确,而B错误;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分析判断。
【解答】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倒影--光的反射,故B错误;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摄影--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出芽生殖是指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
【解答】 A、利用桑树的枝条进行生殖,不属于出芽生殖,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该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是营养生殖,C不符合题意;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比如水螅在室内饲养,若生活条件良好,特别是喂活鱼虫,往往生长很快,经常以出芽生殖进行无性繁殖。体下端1/3处为出芽区,每个芽最初为一个小水螅,以后其足盘部封闭,与其母体脱离,形成一个新个体.水螅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母体带芽数目较多,一般有6-7个,最多达18个,这么多新芽,在母体上往往呈螺旋状排列,因此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钟表的匀速转动时,速度不变,但是运动轨迹为曲线,故A不合题意;
B.某段时间内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为直线,但是经历了加速、匀速和减速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
D.走路上学校时,时快时慢,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有惯性,故B错误;
C.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击打前,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等于它上面所有棋子的重力,而它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所有棋子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且二者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则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压强知识的运用分析判断。
【解答】A.啄木鸟有长长的尖嘴,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铁轨铺在宽宽的枕木上,即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斧头有窄窄的刀刃,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老虎有锐利的尖尖的牙齿,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荷花和荷叶都是不透明体,因为荷花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荷花为红色;因为荷叶只能反射绿光,所以荷叶为绿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小球和小车一起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平衡力,即细绳的拉力和重力二者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拉力和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分析;
(3)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解答】A.足球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即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说明足球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正确;
B.手对足球架的推力与足球架对手的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脚不再与它接触,因此它不受踢力的作用。之所以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故C错误;
D.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是由于它受到阻力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A.当平面镜右移时,入射光不变,则入射点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故A错误;
B.如果平面镜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故B错误;
C.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于第一次,而这个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因此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故C正确;
D.无论怎样调整平面镜,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只有物体发出光线或反射光线,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存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点亮的灯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没有发光的灯泡上,它反射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这盏未发光的灯泡,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可知,4~6s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在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是否改变,从而确定此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4~6s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则二者大小相等,即摩擦力f=F=2N。在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仍为f=2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答案】D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要对实验的原理、步骤设计、器材选用等进行研究推敲,尝试找到原因,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生。
【解答】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和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A错误;
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质才能分数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错误;
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因此二者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D正确。
故选D。
22.【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在到达水面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保持不变;从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铁锚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逐渐减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3.【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表径流较大、降水量多的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
【解答】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降水量很少,因此水循环不活跃,A不符合题意;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不但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非常活跃,B符合题意;
C、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因此水循环不活跃,C不符合题意;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因此水循环不活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由两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2)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A.水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肯定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A错误;
B.根据示意图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B正确;
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不含氢分子,故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故D错误。
故选B。
25.【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四个球的体积和形状相同,则排开水的体积V甲故选A。
26.【答案】(1)一定的水分
(2)传粉;受精
(3)子房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根据花朵从传粉到受精过程解答。
【解答】(1)图示①→②为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卵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⑤(果实)是由④中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故答案为:(1)一定的水分(2)传粉;受精(3)子房
27.【答案】真菌;孢子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真菌进行孢子生殖。
【解答】蘑菇属于真菌,它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能够吸引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
故答案为:真菌;孢子
28.【答案】30m/s;15m/s;30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别找到一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计算甲和乙的速度。
(2)根据图像确定t=40s时,甲和乙离开起点的距离,然后相减即可。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2)根据图像可知,当t=40s时,甲距离起点1200m,乙距离起点900m,则甲、乙相距:1200m-900m=300m。
29.【答案】能;4m;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木板挡不住镜子中的像。
(2)首先根据s=vt计算出2s后物体AB向镜面的距离,再用3m减去这个距离得到AB到镜面的距离,最后根据“物像等距”计算物体和像的距离;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分析像的大小变化。
【解答】(1)若在A1B1在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那么CD不会阻挡像的形成,则人眼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
(2)若物体AB以0.5m/s的速度面镜,那么2s后,物体向镜面靠近的距离为:s=vt=0.5m/s×2s=1m,则此时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为:3m-1m=2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像A1B1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m,那么AB到A1B1的距离为:2m+2m=4m;
(3)根据“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像A1B1的大小保持不变。
30.【答案】2;向左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M受到的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1)A重3N,B重5N,则M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为3N,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N,此时二者的合力为:5N-3N=2N,且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M受到的摩擦力肯定与合力的方向相反,二者大小相等,即f=2N。
(2)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由于惯性,那么M仍然会继续向右移动。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知,M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向左。
31.【答案】26.7%;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过滤法 (四选二)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解答。
【解答】(1)该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过滤法等。
32.【答案】自身重力;不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潜水艇有一个水舱,当它下沉时,打开舱门,海水流入,自身的重力增大;当它上浮时,利用压缩空气将海水排出,自身的重力减小。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解答】(1)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2)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它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33.【答案】(1)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
(2)甲和乙;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没有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由表格可知,甲不作处理;乙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丙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干,将瓶口密封,说明丙组没有空气,丙组与甲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由此可知,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光照的有无和空气的有无。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乙作为对照实验,因为两组对比,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实验数据可知甲有光种子萌发,乙无光种子萌发,可以得出实验结论: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为了控制变量每瓶的种子数量要相同,因此步骤②中应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故答案为:(1)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2)甲和乙;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3)没有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34.【答案】(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5N
(3)把A图中的木块竖放(或侧放),匀速直线拉动,与第1次测力计示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比较食盐2和3,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时,必需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1)实验2和3中,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那么得到结论: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2)根据实验2可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0.5N。当拉力变为0.8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保持不变,还是0.5N。
(3)小金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操作方法如下:把A图中的木块竖放(或侧放),匀速直线拉动,与第1次测力计示数比较大小。
35.【答案】80g;氯化钠;56.5%;c或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硝酸钠溶解度的大小,并与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比较。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此时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找到对应的点。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100g水;此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为35g左右,则二者溶解度较小的是氯化钠。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时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则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少为130g,则对应的点为c或d。
36.【答案】氦气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ρ液gV排=1.3kg/m3×10N/kg×2000m3=2.6×104N。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计算氦气球受到的浮力。
37.【答案】(1)该空车的重力:G车=m车g=1800kg×10N/kg=1.8×104N;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汽车满载时,载重的重力:G载=m载g=600kg×10N/kg=6×103N,
满载的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车+G载=1.8×104N+6×103N=2.4×104N,
受力面积:S=0.15m2×4=0.6m2,
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整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该空车的重力;
(2)知道汽车从50米到200米标志牌的时间,根据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根据G载=m载g求出汽车满载时载重的重力,然后加上空车的重力即为满载的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等于4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利用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50分)
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的胚胎发育,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请问: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哪一部位(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答案】B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试管婴儿是先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解答】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因此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子宫,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指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性的知识判断。
【解答】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不是只有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不合题意;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时纸片的振动频率不同,则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指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2020·杭州)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1)估测中学生的体重,然后根据G=mg计算它的重力;
(2)估测科学课本的厚度,然后确定纸的页数,最后根据一张纸的厚度=课本厚度÷页数的一半计算一张纸的厚度;
(3)估测人的体重和双脚的着地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4)一般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那么他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故A错误;
B.科学课本188页,厚度大约9毫米,那么一张纸的厚度约:,故B错误;
C.成年人的体重大约80kg,那么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80kg×10N/kg=800N,脚掌的面积大约200cm2,因此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故C错误;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那么1.3m/s在正常范围内,故D正确。
故选D。
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光线无法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判断;
(3)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解答】A.图(a)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C.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是每条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色球层、色球层 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解答】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日珥发生于色球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0·杭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春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是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引起的。
【解答】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规律可知,a是北回归线,A错误;
B、 当直射点在①时 ,太阳直射北回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说法正确,B正确;
C、当太阳直射赤道b线时,全球昼夜平分,一年中杭州在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C错误;
D、 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D错误。
故选B
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水(水未溢出),水对量筒、量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水的体积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水面的高低,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水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水的体积相等。因为底面积相等,且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因此量筒内水面高度大于量杯内的水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量筒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于量杯,即p1>p2。
故选A。
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太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分析判断。
【解答】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即被拍物体在甲区域内,故A正确,而B错误;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故选A。
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光的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摄影--平面镜成像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分析判断。
【解答】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倒影--光的反射,故B错误;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摄影--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10.(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利用桑树的枝条进行生殖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出芽生殖是指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
【解答】 A、利用桑树的枝条进行生殖,不属于出芽生殖,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该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是营养生殖,C不符合题意;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比如水螅在室内饲养,若生活条件良好,特别是喂活鱼虫,往往生长很快,经常以出芽生殖进行无性繁殖。体下端1/3处为出芽区,每个芽最初为一个小水螅,以后其足盘部封闭,与其母体脱离,形成一个新个体.水螅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母体带芽数目较多,一般有6-7个,最多达18个,这么多新芽,在母体上往往呈螺旋状排列,因此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
B.某段时间内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的运动
D.早上走路去学校时学生的运动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钟表的匀速转动时,速度不变,但是运动轨迹为曲线,故A不合题意;
B.某段时间内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为直线,但是经历了加速、匀速和减速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
D.走路上学校时,时快时慢,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击打前,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有惯性,故B错误;
C.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击打前,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等于它上面所有棋子的重力,而它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所有棋子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且二者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则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A.啄木鸟有长长的尖嘴 B.铁轨铺在宽宽的枕木上
C.斧头有窄窄的刀刃 D.老虎有锐利的尖尖的牙齿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压强知识的运用分析判断。
【解答】A.啄木鸟有长长的尖嘴,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铁轨铺在宽宽的枕木上,即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斧头有窄窄的刀刃,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老虎有锐利的尖尖的牙齿,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中下列用光学知识解释“无穷碧”和“别样红”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荷花吸收红光 B.荷花反射红光
C.莲叶自己能发出绿光 D.莲叶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荷花和荷叶都是不透明体,因为荷花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荷花为红色;因为荷叶只能反射绿光,所以荷叶为绿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小球和小车一起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平衡力,即细绳的拉力和重力二者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拉力和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说明足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小金没有推动操场上放置的足球架,是因为手对足球架的推力小于足球架对手的推力
C.小金用力踢足球,足球在空中运动了20米远,是由于球在空中受到小金对它的踢力作用
D.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分析;
(3)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解答】A.足球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即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说明足球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正确;
B.手对足球架的推力与足球架对手的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脚不再与它接触,因此它不受踢力的作用。之所以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故C错误;
D.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是由于它受到阻力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A。
1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C.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A.当平面镜右移时,入射光不变,则入射点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故A错误;
B.如果平面镜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故B错误;
C.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于第一次,而这个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因此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故C正确;
D.无论怎样调整平面镜,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
故选C。
1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眼睛“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只有物体发出光线或反射光线,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存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点亮的灯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没有发光的灯泡上,它反射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这盏未发光的灯泡,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在2N到3N之间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可知,4~6s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在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是否改变,从而确定此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4~6s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则二者大小相等,即摩擦力f=F=2N。在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仍为f=2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2018八上·杭州月考)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D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要对实验的原理、步骤设计、器材选用等进行研究推敲,尝试找到原因,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生。
【解答】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和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A错误;
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质才能分数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错误;
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因此二者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D正确。
故选D。
2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变小 B.保持不变
C.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在到达水面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保持不变;从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铁锚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逐渐减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表径流较大、降水量多的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
【解答】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降水量很少,因此水循环不活跃,A不符合题意;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不但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非常活跃,B符合题意;
C、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因此水循环不活跃,C不符合题意;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因此水循环不活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据图可以得知(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由两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2)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A.水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肯定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A错误;
B.根据示意图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B正确;
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不含氢分子,故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故D错误。
故选B。
2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甲、乙、丙、丁是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四个球的体积和形状相同,则排开水的体积V甲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
2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和充足的空气.
(2)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⑤(果实)是由④中的 发育形成的.
【答案】(1)一定的水分
(2)传粉;受精
(3)子房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根据花朵从传粉到受精过程解答。
【解答】(1)图示①→②为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卵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⑤(果实)是由④中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故答案为:(1)一定的水分(2)传粉;受精(3)子房
2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蘑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等优点,有植物肉的美誉。蘑菇属于 (填细菌、真菌、或植物),它是靠 繁殖后代的。
【答案】真菌;孢子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真菌进行孢子生殖。
【解答】蘑菇属于真菌,它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能够吸引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
故答案为:真菌;孢子
28.(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当t1=40s时,甲、乙两车相距 。
【答案】30m/s;15m/s;30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别找到一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计算甲和乙的速度。
(2)根据图像确定t=40s时,甲和乙离开起点的距离,然后相减即可。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2)根据图像可知,当t=40s时,甲距离起点1200m,乙距离起点900m,则甲、乙相距:1200m-900m=300m。
2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B距平面镜3m,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在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则人眼 (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若物体AB以0.5m/s的速度面镜,那么2s后,物体AB与镜中的像A1B1的距离变为 ,则像A1B1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能;4m;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木板挡不住镜子中的像。
(2)首先根据s=vt计算出2s后物体AB向镜面的距离,再用3m减去这个距离得到AB到镜面的距离,最后根据“物像等距”计算物体和像的距离;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分析像的大小变化。
【解答】(1)若在A1B1在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那么CD不会阻挡像的形成,则人眼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
(2)若物体AB以0.5m/s的速度面镜,那么2s后,物体向镜面靠近的距离为:s=vt=0.5m/s×2s=1m,则此时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为:3m-1m=2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像A1B1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m,那么AB到A1B1的距离为:2m+2m=4m;
(3)根据“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像A1B1的大小保持不变。
30.(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答案】2;向左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M受到的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1)A重3N,B重5N,则M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为3N,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N,此时二者的合力为:5N-3N=2N,且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M受到的摩擦力肯定与合力的方向相反,二者大小相等,即f=2N。
(2)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由于惯性,那么M仍然会继续向右移动。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知,M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向左。
31.(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①某一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克,把它蒸干后,得食盐3.2克。该实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②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 和 等(任选两种)
【答案】26.7%;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过滤法 (四选二)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解答。
【解答】(1)该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过滤法等。
32.(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自身重力;不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潜水艇有一个水舱,当它下沉时,打开舱门,海水流入,自身的重力增大;当它上浮时,利用压缩空气将海水排出,自身的重力减小。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解答】(1)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2)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它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4分)
33.(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编号 甲 乙 丙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 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掉,将瓶口密封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和 。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相互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请指出步骤②中实验设计的不足: 。
【答案】(1)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
(2)甲和乙;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没有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由表格可知,甲不作处理;乙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丙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干,将瓶口密封,说明丙组没有空气,丙组与甲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由此可知,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光照的有无和空气的有无。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乙作为对照实验,因为两组对比,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实验数据可知甲有光种子萌发,乙无光种子萌发,可以得出实验结论: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为了控制变量每瓶的种子数量要相同,因此步骤②中应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故答案为:(1)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2)甲和乙;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3)没有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分,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34.(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金“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A、B为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的长木板,C是与A、B材料相同但较粗糙的长木板。下面表格是小金匀速拉动木块测量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木块与A木板 2 0.4
2 木块与B木板 2.5 0.5
3 木块与C木板 2.5 0.5
分析2和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在第2次实验中小金改用0.8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3)小金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请你使用此实验已有的实验器材简要说出实验操作方法 。
【答案】(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5N
(3)把A图中的木块竖放(或侧放),匀速直线拉动,与第1次测力计示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比较食盐2和3,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时,必需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1)实验2和3中,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那么得到结论: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2)根据实验2可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0.5N。当拉力变为0.8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保持不变,还是0.5N。
(3)小金若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操作方法如下:把A图中的木块竖放(或侧放),匀速直线拉动,与第1次测力计示数比较大小。
35.(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点表示同一杯硝酸钠溶液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①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100g水;此温度下硝酸钠与氯化钠溶解度较小的 。
②若此杯溶液由130g硝酸钠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在图中对应的点是 (填字母)
【答案】80g;氯化钠;56.5%;c或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硝酸钠溶解度的大小,并与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比较。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此时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找到对应的点。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100g水;此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为35g左右,则二者溶解度较小的是氯化钠。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时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则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少为130g,则对应的点为c或d。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4分)
36.(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有一个氦气球,其体积为2000m3,若空气密度为1.3kg/m3,则氦气球在空中受到浮力为多大?
【答案】氦气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ρ液gV排=1.3kg/m3×10N/kg×2000m3=2.6×104N。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计算氦气球受到的浮力。
3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有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立50米、100米、200米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50米到200米标志牌的时间为5秒。
整车质量(kg) 1800
百公里油耗(L) ≤14
载重(kg) 600
车轮数量 4
最高车速(km/h) 160
(1)该空车的重力为多少?
(2)根据小明的测量,估测出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若上表是该车部分技术参数。已知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2.求满载的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该空车的重力:G车=m车g=1800kg×10N/kg=1.8×104N;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汽车满载时,载重的重力:G载=m载g=600kg×10N/kg=6×103N,
满载的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车+G载=1.8×104N+6×103N=2.4×104N,
受力面积:S=0.15m2×4=0.6m2,
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整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该空车的重力;
(2)知道汽车从50米到200米标志牌的时间,根据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根据G载=m载g求出汽车满载时载重的重力,然后加上空车的重力即为满载的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等于4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利用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