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前475年—前221年)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胡曾《咏史诗·流沙》
归纳春秋时期战争体现的时代特征
时
期
目
的
特
点
政局影响
春秋
争霸、会盟
(使别国
屈服)
兵力少、
短时间决
出胜负。
出现几个
疆域大的
诸侯国
维系周王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1、政局变化:
一变:争霸变兼并--战国七雄:
诸侯国数量减少,几个大诸侯国左右政局。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1、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
楚、秦、燕
2、七雄(名称,位置)
战国七雄
郢
睢阳
临淄
咸阳
蓟
鲁
越
卫
邯郸
郑
大梁
中山
洛邑
晋
宋
河
水
渭
水
汉
水
淮
水
江
水
东周都城
诸侯国国都
诸侯国疆域
1
2
3
4
齐
5
6
7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周
东南西北到中来
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战车
战国武士
2、战争的变化(兼并):
规模很大
交战区域广
参战兵力多
持续时间长
重要战役及成语或典故
①桂陵之战(齐国胜魏国)
②马陵之战(齐国胜魏国)
③长平之战
(秦国胜赵国)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赵
齐
桂陵
大梁
桂陵之战
庞涓,快回来!
魏
救命啊!
公
元
前
354
年
田忌、孙膑
围魏救赵
减灶诱敌
齐
魏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
廉颇
长平之战(秦赵)
赵括
“纸上谈兵”
包围歼灭
长平之战形势图
相持三年,40多万全被坑杀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
时
期
目
的
特
点
政局影响
春秋
争霸、会盟
(使别国
屈服)
兵力少、
短时间决
出胜负。
出现几个
疆域大的
诸侯国
战国
兼并、统一
(消灭别国)
兵力多、时间长、规模大
国家趋向统一
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想一想
二变:落后变强大——改革(商鞅变法)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改革。
生产力
的提高
私田出现
大量荒地开垦
封建
生产关系产生
新兴地主
农民
奴隶主
奴隶
(2)改革(商鞅变法)的目的?
经济: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_根本原因。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增强。
客观原因:为适应政治封建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1)改革(商鞅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
(3)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性质?
2.经济: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军事:
奖励军功,授予爵位和土地
1.政治:
确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免徭役;统一度量衡。
材料研读: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正义),严格执法、依法治国。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思考:
商鞅变法
有何作用?
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提示: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
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变法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讨论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卓有成效的一场改革,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启示?
想一想
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
(2)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情;
(3)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依法治国等。
(4)敢于改革、善于改革、大胆创新。
……
三变:水患变水利——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时间:
主持修筑者:
公元前256年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特点:
精心设计,科学利用地势和河道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分洪、减少淤积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
功能: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影响: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为秦统一六国起了辅助作用。
课堂总结
变
统一
商鞅变法、都江堰
战国七雄
兼并
国力
1.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B
2.(2010·江苏泰州)《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奴隶主贵族之所以反对商鞅,主要因为商鞅变法(
)
A.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
B.促进民族融合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建立县制
C
3.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D
4、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反映了新兴地主的愿望
C、符合人民的利益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