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高祖
汉景帝
汉文帝
汉武帝
(大展宏图)
公元前
202年
公元前
140年
公元前
87年
公元
8年
西汉建立
.....
.....
休养生息
2
1
学习目标
3
掌握汉武帝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推恩令”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重点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并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如何解烦呢?
朕很是烦恼
政治统一烦恼
思想统一烦恼
经济统一烦恼
一、政治烦恼
学习与探究
汉武帝在政治上面临什么烦恼?
材料一: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兵马浩浩荡荡),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武器,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的这件金缕玉衣,共用2500多块玉片,金丝重1100多克,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二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需要上百个工匠花三年多时间完成。
两股势力
导致社会混乱
诸侯王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原因一: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
发展起来
原因二:
朕很是烦恼
烦恼产生的原因
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兼并土地,横行乡里,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
实施“推恩令”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主
父
偃
诸子继承
解烦之措
一
实行推恩令巧妙之处在什么地方?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分封的侯国越来越多,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就弱),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相权,强皇权;削王权,
强集权)
名为推恩德(帮助)
实为削你国
公元前112年,
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zhòu)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
汉武帝借口:诸侯王(叛乱、腐败)送来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降你的爵位或者夺你的封地
建立刺史制度
刺史六条问事
一、监视豪强强占田宅,以强凌弱;
二、郡国长官背公向私,贪污腐败;
三、郡国长官不恤百姓,肆意杀人;
四、郡国长官任人不当,徇私弃贤;
五、郡国长官的子弟付势欺人,为非作歹;
六、郡国长官与豪强勾结,背令枉法。
刺史:代表中央监视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解烦之措
二
汉武帝继位时存在诸子百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朕很是烦恼
汉初刘邦实施“无为而治”使诸子百家与众人不解,甚至有人起来批评皇帝,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正是高人与常人之别,他布了一个大局,为以后国家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所以“无为”应是“无所不为”。因此为汉武帝渴望大展宏图提供了条件,并且当时诸子百家学说发展盛行,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二、思想烦恼
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01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02
只能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03
主要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注:罢黜:废弃不用
解烦之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作用:加强了思想统一,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课程:
《诗经》
《尚书》
《礼记》
《春秋》等
汉武帝时期长安太学礼堂
汉代讲经场景图
具体条件要求
选官:通晓儒学
办学:教授儒学
独尊儒术
解烦之措
儒学要求
人民以德立身
统治者以德治国
要求我们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材料一:
当时汉武帝讨伐匈奴,张骞向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各种费用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
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
朕很是烦恼
2、商人又控制冶铁铸币卖盐(即商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加之商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1、导致国家财政困难
三、经济烦恼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五铢钱
1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2
解烦之措
四四
两大抗匈奴名将
卫青征战形象
骑术高超,胆识过人
霍去病雕像
武艺高强,英勇善战
四、北击匈奴
小结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
政治
?实施“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
2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
③平抑物价。
军事
北击匈奴
作用: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朕很是高兴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东汉史学家班固
雄才大略,是为千古一帝。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节俭
史家评价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