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0 21: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话说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
统一和北方
各族的内迁
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司马昭之心——




263年,____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0年,_______________
魏灭蜀
司马炎建立西晋取代曹魏,定都洛阳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其兴也勃焉”!
材料一 
(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杨)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
————《资治通鉴.晋纪》
史料记述的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所作所为,大家怎么看?
不思励精图治,却极端荒淫腐化,致朝政混乱腐败。
我家用麦糖洗锅。
我家用白蜡当柴烧。
我家步障紫丝40里。
我家步障锦缎50里。
2尺高珊瑚树一株。
砸掉!赔你3尺高一株如何?!
额。。。。。。。
王恺(国舅)
石崇(散骑常侍)
《石崇王恺斗富》
统治阶层奢侈腐化
材料二
材料研读
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讽刺道:“……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
讨论:材料是什么意思?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唯“钱”是图,社会价值观扭曲
道德沦丧。
西晋之“病”
一、统治者不思进取,奢侈腐朽,朝政腐败。
二、社会风气唯“钱”是图,道德沦丧。
八王之乱(统治内部)


为巩固统治,
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晋武帝
以史为鉴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东周、汉朝。
封国势力逐步壮大,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大搞分封制!
大臣:启禀陛下,近几
年闹饥荒,各地都报告
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
都有饿死的人……。
晋惠帝:没有饭吃,为
什么不吃肉粥呢?
帝(晋惠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白痴皇帝!
八王之乱(统治内部)
爆发
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统治内部)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魏晋以来积蓄,
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物价飞涨,中原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统治外部危机)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反抗不断地发生。
西晋命运?
公元316年,
刘曜率领匈奴
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
西晋结束。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统治外部危机)
(1)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2)统治集团内争夺帝位的“八王之乱”
耗竭西晋国力;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
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266年——316年)
教训:统治者励精图治,朝政不能腐败;要团结,不要内耗;民族关系要和谐融洽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西晋时的人口迁徙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农耕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
游牧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內迁时期:
————————
政权混乱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逐渐_____,并统一________。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前秦
强盛
黄河流域
前秦苻坚巩固统一措施
汉人丞相王猛
笼络民心
民族融合
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学习汉族: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王猛的妙计
国家治理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北方
南方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220-----------------589)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分裂
统一
分裂
统一
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更合
勤勉治国;仁政待民;民族和睦……
出谋划策
“我”的妙计: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共有的大舞台,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开拓土地,守卫边疆,与中原民族共同生活,对中国疆域和中华统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本课小结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课堂反馈:
【答案】A
课堂反馈:
【答案】D
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反馈:
【答案】D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反馈:
材料一: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晋书·刘元海载记》
(1)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曹氏孤立而亡;被封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八王之乱。长期战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
?
谢谢
西晋的短暂统一
司马懿
司马懿出身于世族豪门,他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马师、司马师之弟司马昭掌权。
263年,魏国派兵灭蜀汉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的短暂统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
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西晋的社会状况
专家会诊,找病因
---西晋得了什么病
【病症之一:?

发现与探究
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
各以贵贱占田,
品第一者占五十顷。

—《晋书·食货志》
材料二:西晋建立以后,官僚职权世袭制又从制度上得以确定并得到整个统治集团的认同。
——赵昆生《官僚职权世袭制与西晋政治》
表现1:
官员内部有______,等级高则权益越____。
表现2:
政治权利_______。
等级

世袭
社会阶层固化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人口
兵力

103万
443万
60万

28万
94万
10.2万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中哪一国最有条件完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