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5 18:3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章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
A、酒精生产 B、抗生素生产 C、塑料生产 D、酱制品生产
2、下列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到的发酵技术是( )
A、面包 B、酸奶 C、米酒 D、豆浆
3、我们经常食用的下列食品,不是发酵食品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臭豆腐 D、面条
4、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是一种 现象( )。
A、酒精挥发 B、酒精分解 C、发酵 D、水分减少
5、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殖
6、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米曲霉
7、抗生素是常用的杀菌消炎药,其生产过程主要运用了(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8、走进水果批发市场,我们偶尔闻到一阵酒的味道,水果储藏久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 )
A、细菌的分解作用 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
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 D、霉菌的分解作用
9、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10、在制作馒头和酒酿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11、很多人喜欢喝酸奶,制作酸奶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A、甲烷细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
12、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 )
A、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
B、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C、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D、上述全是
13、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发酵不需要的生活条件是( )
A、水分 B、氧气 C、适宜的温度 D、有机物
14、某同学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将加了酸奶的牛奶瓶密封后,直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发酵,过了约24个小时后,发现酸奶的制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 )
A、酸奶发酵的温度太高 B、酸奶发酵的温度太低
C、酸奶发酵的温度太高 D、酸奶发酵的温度太低
15、豆腐乳是我国传统发酵的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有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二、填空题
1、发酵现象是由 引起的。而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    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      的技术,
2、制造酒酿的适宜温度是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在撒入酒曲前可加入
     冲洗蒸熟的糯米。
3、酒酿的制作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     发酵的结果,葡萄酒变酸是由于
    发酵的结果。
4、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      和       ,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和       ,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      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5、随着科学的发展,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上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      的微生物,以生产       的发酵产品的维新阶段。
6、目前,人们仅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的抗生素有     多种。
7、现代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的发酵产品主要有     产品、
    产品、食品和饮料产品等。
8、通过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大量的发酵产品,请对下列发酵产品进行归纳。
①酒精 ②腐乳 ③米醋 ④味精 ⑤柠檬酸 ⑥红霉素 ⑦维生素 ⑧四川泡菜
(1) 属于食品和饮料的是:        ,
(2) 属于化工产品的是:         ,
(3) 属于医药产品的是:       ,
三、阅读理解
1、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 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       (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2、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
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            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                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                           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           ___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           _。
四、科学探究
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
⑴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⑵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⑶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 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⑷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
请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什么?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      ,为什么?                  
(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
第20章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C )
A、酒精生产 B、抗生素生产 C、塑料生产 D、酱制品生产
2、下列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到的发酵技术是( D )
A、面包 B、酸奶 C、米酒 D、豆浆
3、我们经常食用的下列食品,不是发酵食品的是( D )
A、啤酒 B、酸奶 C、臭豆腐 D、面条
4、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是一种 现象( C )。
A、酒精挥发 B、酒精分解 C、发酵 D、水分减少
5、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B )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殖
6、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 A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米曲霉
7、抗生素是常用的杀菌消炎药,其生产过程主要运用了( C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8、走进水果批发市场,我们偶尔闻到一阵酒的味道,水果储藏久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 C )
A、细菌的分解作用 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
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 D、霉菌的分解作用
9、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A )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10、在制作馒头和酒酿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B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11、很多人喜欢喝酸奶,制作酸奶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B )
A、甲烷细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
12、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 D )
A、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
B、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C、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D、上述全是
13、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发酵不需要的生活条件是( B )
A、水分 B、氧气 C、适宜的温度 D、有机物
14、某同学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将加了酸奶的牛奶瓶密封后,直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发酵,过了约24个小时后,发现酸奶的制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 B )
A、酸奶发酵的温度太高 B、酸奶发酵的温度太低
C、酸奶发酵的温度太高 D、酸奶发酵的温度太低
15、豆腐乳是我国传统发酵的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有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二、填空题
1、发酵现象是由 微生物 引起的。而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微生物 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 技术 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 发酵产品 的技术,
2、制造酒酿的适宜温度是 25~30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在撒入酒曲前可加入 冷开水 冲洗蒸熟的糯米。
3、酒酿的制作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 酵母菌 发酵的结果,葡萄酒变酸是由于
醋酸菌 发酵的结果。
4、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酒精 ,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 厌氧 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 无氧 条件下进行。
5、随着科学的发展,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 原有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上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 特殊性能 的微生物,以生产 人类需要 的发酵产品的维新阶段。
6、目前,人们仅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的抗生素有 200 多种。
7、现代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的发酵产品主要有 化工 产品、
医药 产品、食品和饮料产品等。
8、通过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大量的发酵产品,请对下列发酵产品进行归纳。
①酒精 ②腐乳 ③米醋 ④味精 ⑤柠檬酸 ⑥红霉素 ⑦维生素 ⑧四川泡菜
(1) 属于食品和饮料的是: ② ③ ⑧ ,
(2) 属于化工产品的是: ① ④ ⑤ ,
(3) 属于医药产品的是: ⑥ ⑦ ,
三、阅读理解
1、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 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 ④⑤③①② (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酵母菌 。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 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酒精 。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 ②器皿消毒不严 ③器皿没盖严 ④酒曲含杂菌等 (答出一条即可)。
2、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
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或异养、腐生)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或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二氧化碳 ___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_。
四、科学探究
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
⑴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⑵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⑶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 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⑷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
请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什么? 乳酸菌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
不能 ,为什么? 微波会杀死乳酸菌
(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A、B两瓶未加入少量糖,乳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或接种前未降温,乳酸菌高温致死。C瓶变馊是由于加入的自来水中有微生物污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