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四)(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四)(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5 18:34:27

文档简介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答案(四)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B )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2、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D )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3、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D )
A.黑色 雄性 B.黑色 雌性 C.白色 雄性 D.白色 雌性
4、目前人们尚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D )
A.转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B.人们不习惯转基因食品
C.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差 D.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C )
A.界与纲之间 B.门与目之间 C. 科与属之间 D. 属与种之间
6.铁线蕨的结构比葫芦藓的结构复杂,突出表现为( B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B.具有根、输导组织
C.具有叶和假根 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7、下列对桃树和松树的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种子是否裸露 B.是否有果实 C.是否有种子 D.是否有子房壁
8、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是( C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
9、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10、制面包时加入少量酵母菌的目的是( C )
A.可使制成的面包香甜可口
B.给面包增加相应的营养物质
C.让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多孔
D.为了缩短加工时间
11、菊花原来只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种类有2万多种,菊花种类繁多的原因是( A )
A.基因的多样性 B.地域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种类的多样性
12.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右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D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14、下列关于动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
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爬行类
D.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15、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
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
16、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17、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D )
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
18、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19、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A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了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了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了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20、不是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是( D )
A.水土流失加重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 醋酸菌 发酵的结果。
2、鸡蛋常用 冷藏 方法保鲜,鲜肉常用 冷冻 等方法保鲜,切开的西瓜可用
保鲜膜 覆盖其切面来保鲜。
3、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约有30多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群: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 种子植物 。
4、蝗虫、鳌虾属于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 节肢 动物门;它们分别是这个门中的 昆虫 纲、 甲壳 纲的动物。
5、马进化的过程说明了越 简单 、越 低等 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 就地保护 、 迁地保护 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7、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的变化的是 脑容量 的增加。
8、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 丰富程度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 基因组成 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的 环境类型 的多样性.
9、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 进化树 ”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0、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 比较解剖 等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
11、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主要成分是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消费者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分解者 。
三、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分)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指出分别是什么,然后回答。
(1)A、 病毒 ,B、 细菌 ,
C、 酵母菌 ,D、 植物细胞 。
(2)图A是没有 细胞 结构的
微生物,一般只有 蛋白质 外壳和遗传物质 核酸    。
(3)图C和图B相比,结构上又有进一步完善,具有 真正的细胞核   。
(4)图D和图C相比,细胞内有 叶绿体 ,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7分)下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①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胎生哺乳 ;植物类群③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④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植物类群③用种子繁殖 。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界 。②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②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 花、果实、种子 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 腔肠动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2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 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
3、(7分)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生产者 。鸡和玉米之间是 捕食 关系。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
(4)此生态系统一共有 3 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玉米→人 。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4分)
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根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1000只左右。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简单,繁殖能力很弱,但主要的原因是 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
(2)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  基因库   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造成影响。
(3)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  造成了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多样性的破坏       。
五、科学探究(10分)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5号电池敲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t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人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 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入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存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2分)
废电池的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2分)
同种且大小相同 。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2分)
废电池的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1分) 需要设置对照组 。
该如何设置 (3分)
需要设置对照组,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金鱼,缸中只加河水,不加废电池的浸出液 ,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
相对数量



丁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四)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2、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3、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
A.黑色 雄性 B.黑色 雌性 C.白色 雄性 D.白色 雌性
4、目前人们尚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转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B.人们不习惯转基因食品
C.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差 D.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
A.界与纲之间 B.门与目之间 C. 科与属之间 D. 属与种之间
6.铁线蕨的结构比葫芦藓的结构复杂,突出表现为(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B.具有根、输导组织
C.具有叶和假根 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7、下列对桃树和松树的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子是否裸露 B.是否有果实 C.是否有种子 D.是否有子房壁
8、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是(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
9、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10、制面包时加入少量酵母菌的目的是( )
A.可使制成的面包香甜可口
B.给面包增加相应的营养物质
C.让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多孔
D.为了缩短加工时间
11、菊花原来只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种类有2万多种,菊花种类繁多的原因是( )
A.基因的多样性 B.地域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种类的多样性
12.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右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14、下列关于动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
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爬行类
D.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15、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
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
16、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17、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
18、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19、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了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了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了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20、不是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是( )
A.水土流失加重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 发酵的结果。
2、鸡蛋常用 方法保鲜,鲜肉常用 等方法保鲜,切开的西瓜可用
覆盖其切面来保鲜。
3、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约有30多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群:    、
       、           、         。
4、蝗虫、鳌虾属于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     动物门;它们分别是这个门中的      纲、       纲的动物。
5、马进化的过程说明了越     、越     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      、     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7、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的变化的是      的增加。
8、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      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的       的多样性.
9、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       ”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0、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       等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
11、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主要成分是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
三、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分)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指出分别是什么,然后回答。
(1)A、    ,B、    ,
C、      ,D、     。
(2)图A是没有     结构的微生物,一般只有     外壳和遗传物质       。
(3)图C和图B相比,结构上又有进一步完善,具有           。
(4)图D和图C相比,细胞内有         ,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7分)下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①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植物类群③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④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②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②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        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2分)                       。
3、(7分)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
                 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鸡和玉米之间是
         关系。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
(4)此生态系统一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4分)
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根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1000只左右。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简单,繁殖能力很弱,但主要的原因是                     。
(2)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       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        造成影响。
(3)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                。
五、科学探究(10分)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5号电池敲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t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人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 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入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存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2分)
                             。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2分)
                         。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2分)
                                 。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1分)                。
该如何设置 (3分)
                        。
相对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