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31 09: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一样大
B.
甲最小
C.
乙最小
D.
丙最小
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斧头磨得很锋利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关于甲、乙的密度、和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
A.
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D.
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时的情景,他探究的是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B.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C.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D.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3:2,内装体积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A.
3:2和2:3
B.
2:3和2:3
C.
2:3和1:1
D.
3:2和1:1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实验装置:一个是自制气压计;另一个是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硬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还有一个充气的氢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氢气球的质量不变
B.
气球内氢气的密度不会变
C.
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D.
玻璃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
下列四位科学家中,最早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
A.
帕斯卡
B.
牛顿
C.
托里拆利
D.
格里克
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A.
60N
B.
600N
C.
6000N
D.
60000N
如图,小明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
上升,降低
B.
下降,升高
C.
上升,升高
D.
下降,降低
水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有关水的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家用水龙头在水流较小且稳定流动时的形状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为联系方便,两船贴近快速并进
B.
在地铁站候车,人站在黄色警戒线内
C.
深水作业时,潜水员不穿潜水服
D.
为了加快砍柴,先把斧头磨得锋利些
当火车高速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
A.
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
B.
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C.
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D.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
绕地球匀速运动的同步卫星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C.
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如图所示,在细杆上固定两片叶片便制成了玩具“竹蜻蜓”用手搓动细杆,竹蜻蜓就能腾空而起.关于它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上升的是由于受到的空气浮力的作用
B.
上升过程中叶片会越转越慢
C.
在上升过程中,竹蜻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挤钢笔胶管吸墨水
B.
用吸管吸饮料
C.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
高压锅煮饭
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用管子吸饮料
B.
吸尘器
C.
船闸
D.
注射器
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水对杯底的压力分别为、下列关系式均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大象的质量是4000kg,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大象站在纸上时留下的脚印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数方格数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该大象对方格纸的压力为??????N,每只脚底的面积大约是??????,大象四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a。
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塞塞紧倒置过来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大,其原因是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

如图是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容器内的气压将??????????,气球在??????????的作用下体积变大,这个步骤是模拟人的??????????填“吸”或“呼”气过程。
如图所示是鱼缸中增氧泵增氧原理示意图。水泵工作时,在??????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口吸入,从出水管口快速喷出,此时进气管下端口水的流速??????,压强??????,空气就会通过进气管上端口进入水中形成气泡,与水流一起从出水管口喷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图所示为一盛水的容器,请在A,B两点画出单位面积上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斜面上有一物体M,它受到的重力为60牛,它对斜面的压力为40牛,请在上面图中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在平底的矿泉水瓶中装水后,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情景如图A、B、C、D、E所示已知BC两图中瓶内的水是满的。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如图中______两次实验,结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如图中C、D、E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你认为能否通过分析如图中A、B两次实验现象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如图是小梦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
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端的液面______

图甲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边液面的______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比较乙、丙和丁图,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在丁图中,将探头向上或向下移动,即可研究液体压强与______
的关系,若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可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A、B两正方体,重分别为和,A边长为,如图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问:
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多大?
图甲中A受到的压强多大?
若图乙桌面受到的压强,B边长多大?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2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取。求:
水对A点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
1.
B
2.
D
3.
B
4.
D
5.
C
6.
C
7.
B
8.
C
9.
D
10.
A
11.
A
12.
D
13.
C
14.
D
15.
B
16.
D
17.
C
18.
D
19.
??
????
20.
不变?
液体的深度增加了?
受力面积变小了??
21.
减小?
大气压?
吸??
22.
大气压?
?大??小??
23.
??
24.
??
25.
海绵的凹陷程度?
BC?
小?
大?
不能?
AB中受压材料不同??
26.
相平?
高度差?
相等?
液体深度?
变小?
变大??
27.
解: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所以,即
受力面积:???
A受到的压强:
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受力面积为B的底面积.
由得,B的底面积:????则B的边长:
??
28.
解:点的深度,
水对A点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答:水对A点的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00N;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
【解析】
1.
解:三个容器质量相同,由公式可知,三个容器的重力相同,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公式可知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则三个容器中的液体重力相同,
由图示可知,三种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由公式可得:,由此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根据题意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由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即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已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公式可知容器中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由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已知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由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比较,灵活应用压强定义式、密度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
【分析】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的是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解答】
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
C.坦克装履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斧头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3.
解:由题可知,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且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
由可得:;
切去一部分后,由图可知,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根据可知:,故B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此题涉及横切问题,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柱状物体,可利用先判断出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如图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由解题。
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4.
解: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深度不变,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错误;
C、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C错误;
D、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想顺利解答此题,必须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把握的知识点。
5.
解:由图知两图中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液体内部的压强不同,液体不同的原因是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此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故C正确。
故选:C。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在实验中,应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才能观察压强与另一个量的关系,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可判断此题的实验过程。
本题考查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认真审题分析。
6.
解:因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且甲乙两容器内水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即它们的压力之比为1:1,故AB错误;
由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根据结合甲乙两容器内水的体积相等得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又知道两容器的底面积之比,利用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之比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液体对圆柱形容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7.
解: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气压大小无关,故A正确;
B、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空气压强减小,气球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会膨胀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B错误;
C、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空气压强减小,自制气压计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故C正确;
D、塑料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故D正确。
故选:B。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判断密度的变化;
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气压减小,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
解决此类综合性的题目,要知道各种现象与大气压的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答。
8.
解:A、帕斯卡通过著名的帕斯卡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C、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物理学家,故C符合题意;
D、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对于物理学史部分也是高考的热点,平时训练不可忽略
9.
【分析】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大气压的知识,对人体正面面积的估测是解题的关键。
人体正面的高左右,宽40cm左右,面积约为,根据可得对人体正面的压力,大气压值为。
【解答】
人体正面的高左右,宽40cm左右,面积约为,根据可得大气对人体正面的压力大约,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10.
解: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外界大气压会降低,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所以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使管内水柱上升,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水气压计,涉及了气压和高度的关系。解题关键是知道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管内水压之和。
11.
水向下流的过程中受重力作用,流速越来越大,压强越来越小,在周围压力的作用下横截面积变小,由图知A符合实际。故选A。
12.
【分析】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增大压强的方法,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
【解答】
A.如果两船贴近快速并进,两船之间水流的速度大,压强小,而两船两船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则会把两船向中间挤压,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故A错误;
B.在地铁站候车时,当地铁快速驶来时,地铁与人之间的速度大于人外出的速度,则人外侧的压强大于地铁与人之间的压强,容易把人往地铁处挤压,很危险,因此人应站在黄色警戒线外,故B错误;
C.深水作业时,由于水的深度很深,根据可知道潜水员受到的压强很大,所以潜水员应穿潜水服,故C错误;
D.斧头磨得锋利些,是通过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这样就可以加快砍柴,故D正确。
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难度较易,属于一道基础题型。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具体实例做出解释。
【解答】
火车进站时会使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加快,气体的流速快压强小,所以火车附近的气压小,而远处的气压大,在安全线内的乘客,会被强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推力推向火车,对安全构成威胁;
A.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是因为伞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伞的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使得伞在较大压强差的作用下被掀翻,故A不合题意;
B.若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故B不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吸进嘴里的,故C符合题意;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压向窗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
解:
A、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则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卫星处于非平衡状态,其所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C错误;
D、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能使飞机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合力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力不为零;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相当于;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此题是一道力学的综合题,考查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等正确、全面理解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基础。
15.
【分析】
此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关;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具体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答】
A.竹蜻蜓上升,受到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于重力,但是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并不是浮力,而是升力,即由于竹蜻蜓的构造特点可知,竹蜻蜓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上升,故A错误;
B.竹蜻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叶片越转越慢;故B正确;
C.在竹蜻蜓上升过程中,是做减速运动的,所以竹蜻蜓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C错误;
D.竹蜻蜓上升到最高点时的瞬间,由于竹蜻蜓不再运动,就不再受到空气动力作用,故只受重力作用,故此时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6.
【分析】
我们生活在空气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为我们服务,例如:自来水吸墨水、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抽水机抽水、吸盘吸在光滑墙壁上等;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煮熟食物的。
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用力一按橡皮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当其恢复原状时,橡皮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自来水笔内,用到了大气压,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用力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内,利用了大气压,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抽水机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17.
解:
A、在吸饮料时,细管内的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管内大气压,故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细管中,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
B、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故B错误;
C、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故C正确;
D、注射器在吸药水时,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其内部的压强,故药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注射器内部的,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18.
解:
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可知,正放时水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故AC错误;
正放时如图甲,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因一部分水压在侧壁上,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即;
倒放时如图乙,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因侧壁对水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
所以可知,故D正确,B错误。
故选:D。
装有一定量水杯子正立和倒立时,里边水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两次放置水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有一定个大小关系,当液体的形状是上下一样粗细为直壁容器如水平面上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容器时,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即;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当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
本题难点在对容器底压力大小变化的判断,结合题目中容器的形状,可判断出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19.
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大象对方格纸的压力
整格的方格加上超过半格的方格共计20个,每只脚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
对地面的压强。
20.
解: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瓶子倒置,瓶子和饮料的重力不变,压力不变;
饮料不满,瓶口塞紧倒过来时,由于瓶口横截面积小,液体的深度会变大,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大;
同时,倒置后瓶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根据公式可知,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液体的深度增加了;受力面积变小了。
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可判断出液体深度的变化,根据公式判断压强的变化;比较固体压强,判断出受力面积的变化,根据公式来判断压强的变化。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压强的大小比较,比较物理量的变化,可利用公式找出其中变化的量,从而判断该量的变化。
21.
【分析】
本题考查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理解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根据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可知,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减小,由于瓶内气压减小,小于瓶外大气压,所以气球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体积变大,这个步骤是模拟人的吸气过程。
22.

23.
【分析】
本题考查的液体压力的示意图,正确把握概念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
A处比B处深度小,所以A处比B处的压力小,方向都与容器壁垂直,如下图所示:?。
24.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让我们画出重力和压力的示意图,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均不相同。
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的。
【解答】
找出物体的重心几何中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
在物体和斜面的接触面上找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画一垂直斜面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如图所示:

25.
解: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可以选用如图中BC两次实验,结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如图中C、D、E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因AB中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据凹陷程度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海绵的凹陷程度;;小;大;不能;AB中受压材料不同,
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通过受压材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材料相同且形变要明显。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6.
解: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
图甲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在乙图中,将探头向上或向下移动,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化,即可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若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减小,可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故答案为:相平;高度差;相等;液体深度;变小;变大。
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实验前,压强计的橡皮膜不受压强,U形管两端的液面相平;
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进行解答;
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液体压强计的了解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27.

28.
求出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求出水对A点的压强;
已知水面的高和水的密度,根据公式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式的变形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根据求出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知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接触面积的判断和水的深度的计算,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水的深度指的是距离液面的高度,不是距离容器底的深度。
第8页,共19页
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