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31 11: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用120牛的水平力把重30牛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
A.
30牛
B.
90牛
C.
120牛
D.
150牛
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
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坦克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斧刃磨得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
B.
C.
D.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  
A.
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
B.
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
C.
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
D.
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选项图中的
A.
B.
C.
D.
学习了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小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事例,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A.
用注射器注射药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
高压锅是利用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的原理制造的
C.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
人在高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
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手指夹住铅笔
B.
橡皮膜外凸
C.
纸片托住水
D.
U?形管中液面相平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
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
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
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C919”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下列关于飞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降落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因为飞机受到惯性
B.
飞机轮子上的轴承主要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
机翼的横截面形状“上凸下平”,利用了“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
D.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先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顶部向下大力吹气,松手后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B.
乒乓球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乒乓球上方气体和下方气体的流速一样大,压强也相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细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茶壶中茶水静止时,壶身中的液面高于壶嘴中的液面
C.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接触到容器底
D.
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靠拢,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
房屋建在承重面积更大的地基上B.
C.
D.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变大
B.
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
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该结构主要是为了
A.
让跑车高速行驶时,减小空气阻力
B.
让跑车高速行驶时,减小地面的摩擦力
C.
让跑车高速行驶时,增大汽车的浮力
D.
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如图所示是力学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每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一定停止
B.
乙图中:将一个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下沉
C.
丙图中: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A管中的水面上升,B管中水面下降
D.
丁图中:将容器侧壁的塞子同时拔出,水从a孔喷射最远,从c孔喷射最近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如图中的现象或物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把药液吸入注射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
下水道的储水弯管可以防止异味,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C.
飞机飞上天,利用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的原理
D.
公共汽车上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利用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原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和,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__两空选填“”“”或“”;若,笔尖的面积为,则______Pa。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先进的常规动力破冰船-----“雪龙2号”,排水量为14000t,其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
,所受浮力为______
N。其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
Pa。
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_____,当壶中水深12cm时,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倒出来。
银杏果成熟后会掉落到地面,是因为受______
作用;“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______
位置比较低;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在安全线外等候火车进站,这是因为火车进站时,火车与站台上的乘客间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会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时,请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和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如图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画出试管倾斜后水银面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小亮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不变。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然后将两瓶矿泉水正立在海绵上。
此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代替海绵,原因是硬纸板的______。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
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此时外界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
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我国“海斗一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于2020年6月8日载誉归来。当下潜至时,求:
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g取
潜水器观察窗面积所受到海水的压力。
如图所示,一个薄壁铁桶重为15N,桶的底面积为,往桶里倒入5kg的水,水的深度为,平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台面上,不计桶壁的厚度,g取,求:
水对桶底的压强;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答案】
1.
C
2.
C
3.
C
4.
B
5.
D
6.
A
7.
C
8.
C
9.
B
10.
D
11.
A
12.
B
13.
A
14.
D
15.
D
16.
D
17.
C
18.
D
19.
?
?
??
20.
?
?
??
21.
连通器?
1200?
不能??
22.
重力?
重心?
变小??
23.
解:
物体A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A的重心,据此过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作一条有向线段,符号为G;
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作用点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据此过压力作用点沿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方向作一条有向线段,符号为F。
如图所示:
??
24.
解:如图,当玻璃管倾斜时,由于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不变,如图所示:
??
25.
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大小?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
不能?
形变效果不明显??
26.
空气;;下降;不变;不变??
27.
解: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由可得潜水器观察窗面积所受到海水的压力:。??
28.
解:水对杯底的压强:

由可得,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桶里水的重力: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台面受到的压强:

答: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500Pa;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5N;
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6500P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首先,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其次,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木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准平衡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用120N的水平力把重30N的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竖直方向的平衡力是地球对木块的吸引力和向上的摩擦力;
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力是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撑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墙壁受到的压力为120N;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分析】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本题是一道中等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
因为在水平雪地上,所以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的大小就等于他们的重力的大小,而芳芳的质量大,故芳芳的重力大,所以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大;选项AB错误;
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小明却深陷雪地,说明小明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所以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小;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3.
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路履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斧刃磨得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4.
解: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故选:B。
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考查了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5.
【分析】
熟知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明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解:
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深度减小,压强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减小,故A不合意题;
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只改变了方向,而未改变深度,压强应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故B不合题意;
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深度减小,压强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减小,故C不合题意;
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深度增加,压强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分析】
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答案。
【解答】
由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水面逐渐升高,量杯上粗下细,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单位时间内水深的增加量越来越小、压强增加值越来越小;
烧杯与量筒上下粗细均匀,在相同时间内水深的增加量均保持不变、压强的增加值不变;
锥形瓶上细下粗,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单位时间内水深的增加量越来越大、压强增加值越来越大;
由图象可知,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单位时间内压强的增加值越来越小,故这个容器可能是量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解:A、用注射器注射药水,是靠手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错误;
C、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是利用大气压强的作用,故C正确;
D、高度越高,气压越小,人在高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小,故D错误。
故选:C。
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这类题目其实说“吸”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压”,是内外气压产生的压力差的“压”的作用;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此题举出的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8.
解:A、手指夹住铅笔,大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此实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故A错误。
B、橡皮膜向外凸,说明液体对橡皮膜有压强,故B错误。
C、纸片托住水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正确。
D、U?形管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一个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C。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纸片托住水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
本题通过小实验考查了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连通器等。
9.
解:A、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
B、将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发现两个铅柱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用力将吸盘压在光滑墙壁上,排出里面的空气,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到嘴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问题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难度不大。
10.
解:A、飞机降落后,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飞机轮子上的轴承主要是通过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故B错误;
C、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考查惯性、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平衡力,是一道综合题。
11.
解:当向漏斗内吹气时,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造成漏斗内空气压强小,由于外部空气压强大于漏斗内的压强,乒乓球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一个向上的升力,则乒乓球会被顶至漏斗口处,乒乓球就不会下落。
故选:A。
利用流体流速与流体压强的关系解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本题目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2.
解:A、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气时,乒乓球的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球不会被吹起,故A错误。
B、乒乓球的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球不会被吹起,故B正确。
C、乒乓球的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球不会被吹起,故C错误;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B。
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从乒乓球的上下两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分析解决。
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明确乒乓球上下两面的空气速度不同是关键。
13.

14.
【分析】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解答】
A.房屋建在承重面积更大的地基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1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准偏导器向哪弯曲,找出偏导器上下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解答】
解: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速度较慢,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快,压强较小。
这样,偏导器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随之增大,提高了车轮的着地性能。
故选:D。
17.
解:
A、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当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前运动,故A错误;
B、浸入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重力大于浮力,小球将会下沉;如果重力小于浮力,小球将会上浮;如果重力等于浮力,小球将会悬浮;故B错误;
C、A管上面的玻璃管比较细,风经过A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大于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A管上方的压强小于B管上方的压强,水被压向A管,所以A管水面上升,B管水面下降,故C正确;
D、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其压强越大;图中a最浅,所以水的压强最小,水喷射最近;c最深,所以水的压强最大,水喷射最远,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浸入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重力大于浮力,小球将会下沉,如果重力小于浮力小球将会上浮;如果重力等于浮力,小球将会悬浮;
当向管中吹风时,相同时间内,风经过A管上方和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压强不同,液柱上升的高度不同。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要寻找出问题的相似性,正确理解各种物理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18.
解:A、吸药液时,向后拉活塞,注射器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压着药液从针头进入注射器内。故A错误。
B、根据地漏的结构图可知,左右两个容器连通,上端开口,当水不再流动时,水面保持相平,构成了连通器,可以防止反味,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B错误;
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
D、公共汽车上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此题考查涉及到增大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9.
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这两力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即;
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
若,笔尖的面积为,则。
故答案为:;;。
先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铅笔受到两个力的关系,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判断铅笔对两手指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手指受到的压强关系;根据求出压强的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20.
解:“雪龙2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由可得,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雪龙2号”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
知道“雪龙2号”满载时排水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其受到的浮力,利用求出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根据求出“雪龙2号”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明白排水量的含义是关键。
21.
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
点受到水的压强:
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由于外部的大气压大于壶内压强,壶中的水不能倒出。
故答案为:连通器;1200;不能。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知道壶中水深,利用求出水对壶底的压强;
茶壶盖上的小孔能保证与大气相通。
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大气压,是一道基础题目。
22.
解: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银杏果成熟后会掉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不倒翁的质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下部的密度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很低,稳度比较大。
因为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火车与站台上的乘客间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会减小,并且速度越大,压强会越小,乘客身体前后受到的压强差就越大,大气产生的压力就越大,越容易把人压向列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乘客必须在安全线外等候火车进站。
故答案为:重力;重心;变小。
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的分布有关,重心低的物体的稳度大。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此题考查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重力、重心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3.
分析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即可。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一道基础题。
24.
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即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高不变。
本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能知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25.
解: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图中可看出,受力面积越上,作用效果越明显,故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或: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改变压力大小,控制受力面积不变,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水倒出一些后,倒立在海绵上,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硬纸板形变效果不明显,故此实验不能用硬纸代替海绵。
故答案为:海绵的凹陷程度;压力大小;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不能;形变效果不明显。
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对受压物体要选择形变明显的同一材料。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等方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6.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多种情况下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解答时,要抓住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大气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是相等的,故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是不变的,即水银柱高度不变。
当管内上方是真空时,大气压的值就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支持960mm高度的水银柱,若水银柱的高度小于960mm,则外界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玻璃管向上提起一点、倾斜、换成粗细不同的,如果大气压值不变,而且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的话,管内水银柱高度是固定的。
【解答】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才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水银柱的高度为,小于960mm水银柱,说明此时外界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强;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则会产生气体压强,因大气压强,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变小;
b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会大于大气压,故水银柱会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即高度不变;
c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同时测大气压,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即两水银柱高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空气;;下降;不变;不变。
27.

28.
知道桶内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
根据求出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知道水的质量,根据求出水的重力,台面受到桶的压力等于铁桶和水的总重力之和。已知桶底面积,利用公式求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最容易出错的是受力面积的判断,本题给出了台面的面积,这是一个陷阱,受力面积指的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还要注意解题过程中单位的换算。
第20页,共21页
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