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任城区南张中学
汤华立
本课课标要求: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包括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分布。教学内容容量大、难点多,并且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
一、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和技能:
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
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
分布图阅读
教学难点:
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但在降水季节变化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本节教材的结构和思路与上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同,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统计图和等值线图的分析能力,虽然降水柱状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难度较大,但学生可以将气温的时空差异分析方法进行迁移,把降水的相关新知识架构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会使难度降低。
三、教法分析
1、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教学,符合教育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3、合作探究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因此,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成师生、生生间的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
四、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方法是:
1、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问题讨论法: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依据: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过程分析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视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过的天气情境里,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也为探究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作铺垫。
雷声
冰雹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以上图片使学生形象直观感知降水的三种形式。让学生领悟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连续的降水
很久没有降雨了,真渴呀!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图片展示及学生分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加深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的认识,同时还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非常有利。
适量的降水,除了我们直观感受外,有没有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呢?
设计意图: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雨量器及测量方法,加深对降水量的理解。
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量会有哪些变化呢?
1、那个地方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
2、B地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3、我们学校所在地降水季节变化与哪个图相似?
设计意图:通过对降水柱状图的直观判读,让学生认识到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读图,然后得出结论能力。
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0
50
100
150
200
降水量/毫米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突破难点。
世界,多,少。世界年降水量是如何分布的呢
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
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
别?
2. 由赤道向两极,
年降水量是怎样
变化的?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4.在温带地区,
大陆内部与沿海
的年降水量有什
么差别
…………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__,两极地区降水__。
少
多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西岸降水__。
少
多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__,沿海地区降水__。
少
多
.
.
乞拉朋齐
阿塔卡玛沙漠
地球上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多,两极少。
回归线,看两边,
东岸多,西岸少。
中纬度,要看好,
沿海多,内陆少。
设计意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比较抽象复杂,难以记忆,通过简洁的歌谣,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
通过这几幅图直观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从图上逐一读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用图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知道了降水的分布与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有着很大关系,那么与地形有没有关系呢?
山地A坡降多,
还是B坡降水
多?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理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梳理本节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赤道附近降水 (多、少)
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
2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 。
3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 (多、少)
大陆西岸降水较 (多、少)
4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 (多、少)
沿海地区降水较 (多、少)
5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
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是 。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是指将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2.山地降水较多的一侧是 ( )
A.南坡B.北坡C.迎风坡D.背风坡
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南极地区有很厚的冰层,降水多
B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很少
C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目的: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
结合本节所学知识,根据我们美丽的家乡济宁的降水状况,制作济宁市年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济宁市降水特点。
相关数据可参考网站:
http://www.jnsl./(济宁水利信息网)
(设计目的: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教学新理念,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降水
雨、雪、冰雹等
降水的分布
赤道多,两极少。
回归线,分两半,
东岸多,西岸少。
中纬度,要看好,
沿海多, 内陆少。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板书设计
设计目的:明确所学内容,将知识系统化。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分析和设计,偏颇和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