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纵叉》(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柔韧性——纵叉》(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8-30 17: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柔韧性——纵叉

校:
授课班级:
五(1)班
授课内容:柔韧性——《纵叉》
授课教师:
《柔韧性——纵叉》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设计课的全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自主合作练习,使学生掌握“纵叉”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相关的柔韧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同时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通过挑战不同难度,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刻苦锻炼、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
1.纵叉
2.游戏:“双人拉手跳”
教材版本: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写的五年级教育用书《体育与健康》
三、课时计划:
本次课学习“纵叉”技术,使80%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下放贴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的动作。
四、教学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五、教学难点:身正、腿直
六、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纵叉”是静力性的技巧动作,是小学五年级柔韧单元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此教材符青少年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弹性好的生理特点,是发展学生柔韧和关节灵活性的时期。
“纵叉”主要作用是拉长大腿内侧肌肉和韧带,增大髋关节外展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纵叉”的特点是两腿前后伸直在一条直线上,腿的内侧着垫。难点是身正、髋正、腿直。通过上学期教学柔韧初步相关锻炼,由于“劈叉”这类教材对于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且练习方法不得当对学生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所以,在教法上要循序渐进,做好保护与帮助,并及时进行放松进行调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五年级1班学生,共20,其中男6生人,女生14人,无肥胖学生。本班学生课堂纪律良好,思维敏捷,模仿能力较强,勇于挑战。由于平时同学们参加兴趣班腿部韧带也有一定的拉伸,少部分的同学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本班有几名同学存在柔韧性较差,下叉较为困难的问题,针对个别问题,教学中我选择了“小垫子”作为辅助工具王同学辅助,采用区别对待方法,使他们能够完成的目标,在学生互帮互助下,循序渐进进行练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柔韧性。
七、教学设计表
教学内容
1.柔韧性——纵叉???2.游戏:双人拉手跳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纵叉”技术,使80%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下放贴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的动作。
2.通过“纵叉”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关节灵活性和平衡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和小组互帮互助的能力。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与组织
负荷量
时间
次数




?
3’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2.下蹲
组织队形:
教法:
1.体育委员整队报数。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3.带领学生进行三面转法练习。
要求:
1.精神集中、精神饱满、听从指挥。
2.动作规范、声音响亮、方向正确。
1’
2’
1
1




7’
一、
准备活动:
加油操、变换跑
二、专项准备:(4
8拍)?
1.头部运动
2.振臂
3.扩胸运动
4.腹背运动
5.腰部运动
6.弓步压腿,
侧弓箭步压腿
7.膝关节以及
手腕脚腕运动
组织队形: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练习。
3.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积极参与。
4.跟随教师口令认真活动,动作到位。
要求: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4’
3’
1
1




26’
一、纵叉
动作方法:
站立,一脚向前滑,使两腿前后逐渐分开,以大腿(前腿后部,后退前部)着地,脚面绷直(前脚背向上,后脚内侧贴地),上体正直,面向正前方,两臂放体侧,两手撑地。
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难点:身正、腿直
放松小口令: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前拍拍、后拍拍
生:重复
师:两侧拍一拍
生:重复
师:1、2、3
生:拍拍拍,
师:4、5、6
生:跳跳跳
二、游戏:双人拉手跳~
组织队形:
教法步骤:
1.从站姿开始前滑,学生利用折叠放置的两块小垫子进行纵叉练习,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2.降低高度,将上面的一块小垫子打开纵放,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3.拍打放松练习(放松小口令)。
4.降低高度,将两块垫子打开,一横一纵交叉放置,利用上面的纵放的垫子,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5.教师示范,跪姿开始前滑
6.再次降低,增加练习难度,每个学生利用一块纵放的小垫子,从跪姿开始做一脚前滑纵叉练习。
7.学生自主练习,选择合适的高度进行练习。
8.教师示范动作,两腿前坐成坐撑,成蹲立,起立的动作。
9.优生展示。
10.拍打放松练习。
11.利用小垫子上的直线进行练习,教师强调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放贴地,脚面绷直,上体正直。(解决的难点:腿直)
1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3.优生展示。
14.小组内练习,互相评价。
15.集体展示。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引导学生组成游戏队形。
2’
2’
1’
2’
2’
1’
3’
1’
1’
1’
1’
1’
1’
1’
6’
1
1
1
1
2
1
2
1
1
1
1
1
1
1
1




4’
一、放松小结
1.集合队伍。
2.放松拉伸练习。
3.总结上课情况。
4.收回器材。
5.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
教法:
1.教师带领做放松动作。
2.对上课情况进行小结。
要求:认真听讲,放松身心。
3’
1’
1
1
器材
场地:露天水泥操场?器材:垫子30块
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课后小结
40--43%
七、本课特点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纵叉”是“劈叉”的一种,是发展学生柔韧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柔韧性、关机的灵活性要求很高,练习方法不得当对学生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所以,在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重叠放置的两块小垫子开始,到只有一块纵放的小垫子,使学生逐渐加大练习难度,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进行练习,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提高了柔韧性的同时又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一物多用”巧用小垫子
准备活动是利用立直的小垫子进行的慢跑,不仅充分的活动了学生的身体,并且去除了跑的枯燥;垫上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活动了身体,提高了肌肉和韧带的活性,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主教材教学过程中,小垫子作为辅助工具,有效的降低了“纵叉”练习的难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完成的目标,做到了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区别对待。
三、有针对性的柔韧性练习和放松练习
“纵叉”是一项对柔韧和关节灵活性要求很高的教学内容,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和伤害事故,做好柔韧性的准备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课在准备活动中,不仅安排了热身的慢跑,又安排了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关节操,充分活动学生身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几次之后,我就会安排一次全员的放松练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练习的疲劳,关注到了学生的柔韧练习和保健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