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单元检测1(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40分)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激光束照射圆孔和不透明圆板后,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衍射图样。据此可以判断出( )
A.甲是光线射到圆孔后的衍射图样,乙是光线射到圆板后的衍射图样
B.乙是光线射到圆孔后的衍射图样,甲是光线射到圆板后的衍射图样
C.甲、乙都是光线射到圆孔后的衍射图样,甲对应的圆孔直径较大
D.甲、乙都是光线射到圆板后的衍射图样,乙对应的圆板直径较大
2.水中点光源S沿SO方向射岀a、b两种单色光,其中a单色光射出水面,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反射光是b单色光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C.a、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a<vb
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宽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
B.图乙中泊松亮斑是小孔衍射形成的图样
C.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下去的
D.图丁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而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是横波
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单缝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B.若测得5个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
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5.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最高
B.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最长
C.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
D.在三棱镜中c光传播速度最大
6.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图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的像
B.实验中为方便操作可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线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D.为减小测量误差,、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越大越好
7.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未画出),AB为直角边,,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 )
A.从BC边折射出一束宽度比BC边长度小的平行光
B.从BC边折射出一束宽度比BC边长度大的平行光
C.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边的长度
D.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
8.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9.如图,A、B两東单色光垂直射入梯形玻璃砖,在O1点只有单色光A射出,O2处的反射光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O2点射出的光束p是单色光B
B.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
C.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比A光的波长短
E.分别用A、B两束光通过同一装置观察双缝干涉现象,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10.某玻璃砖的横截面是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如图,一束由红绿两色组成的复色光从AB边中点E平行于BC边射入后,两种色光在BC边均发生全反射后再从CD边射出玻璃砖,其中的红光的射出点是CD边中点F。除了全反射,不考虑光在玻璃砖内的多次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光在CD边的出射点在F点下方
B.绿光在CD边出射的方向与BC平行
C.绿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一定比红光要长
D.绿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可能和红光相等
二、实验题(共15分)
11.(1)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实验中,进行如下一些操作。
①用累积法测电阻丝的直径,用来被绕的管选用哪种较好__________
A.横截面圆形直径大约5mm的硬质等大直水笔芯杆
B.横截面圆形直径大约2cm的硬质等大直塑料水管
C.横截面正方形或三角形边长约1cm的等大直铁管
②已知电阻丝的电阻Rx约为10,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电阻时使用
量程0.
2A内阻约0.
5的电流
表量程3V内阻约6k的电压表
阻值0~5额定电流2A的滑动变阻器
干电池两节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根据给出的器材应设计的实验电路(要求多测量几组数据,结果尽可能精确)________。
A.
B.
C.
D.
③用小灯泡替换电阻丝,选用其中的一个电路测量描绘出如下图的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根据图线判断,将几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3.
0V、内阻为1.
0的电源组成闭合电路,要保证电源的效率不低于50%,则并联的小灯泡不能超过__________只。
(2)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所示,画出了光路图,在图中标记了四个角,分别为、、、,作出ab的垂线NN′和NN′的平行线MM′(图中两虚线)分别作为ab界面和cd界面的法线。测量ac、bd宽度发现ac略大于bd。则下列有关玻璃砖的折射率n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折射率n等于
B.折射率n等于
C.折射率n大于
D.折射率n小于
12.(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关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B.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只打出一条纸带不能进行探究
C.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D.利用该实验装置,只要平衡摩擦力,就可以用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2)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①小李同学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条纹不够清晰,他通过左右调节拨杆,改变______(选填“滤镜”、“单缝”或“双缝”)的方向,成功观察到实验现象。
②小李同学已经测量出其中3个距离L1、L2、L3,分别为光源到单缝、单缝到双缝、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又测出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已知双缝间的距离d,则产生干涉条纹的光的波长为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三、解答题(共45分)
13.如图所示,AOBC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0cm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1)请画出光路示意图,标出两个亮斑的大致位置,说明亮斑的颜色;
(2)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14.如图,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玻璃砖,为了测定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将一条光线从玻璃砖上的A点射入,入射光线在过A点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玻璃砖横截面的圆心为O,在该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调节入射光线的方向,当圆形玻璃砖侧面上只有三处有光线射出时,测得入射光线与半径OA的夹角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求:
(ⅰ)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ⅱ)保持入射角不变,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经历的最短时间。
15.如图,矩形为一玻璃砖的截面,、.该截面内一条单色光线从点射向中点,刚好在发生全反射并直接射向点。该单色光的另一条与平行的光线从上的点(未画出)射入玻璃砖,光线经反射后直接射向点。已知真空中光速为,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
(2)、的距离及光从点传播到点的时间。
16.如图所示,某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折射率为
,已知,一束平行于的光射向棱镜的右侧界面,经面反射后从边射出,求:
(1)分析光线在面是否发生全反射;
(2)光线从射出时的折射角;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题图甲图样为明暗相间的圆环,而题图乙图样在阴影的中心有一个亮斑——泊松亮斑,故甲为光线通过圆孔后形成的衍射图样,乙为光线射到不透光的圆板上形成的衍射图样,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
A.水中的反射光是ab两种单色光的复合光,选项A错误;
B.因b光发生了全反射,则b光的临界角小于a光,根据
可得,b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因na<nb,a、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
va>vb
选项C错误;
D.因a的频率小,波长较大,则根据
可知,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宽,选项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图甲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为f0时,系统发生共振,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泊松亮斑是圆板衍射形成的图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丙是薄膜干涉,条纹向空气薄膜较薄处发生弯曲,说明空气薄膜变厚,则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陷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当M固定不动而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发生了偏振现象,因为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则说明光是横波,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
A.若单缝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由于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不变,A错误;
B.若测得5个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
选项B正确;
C.根据
将双缝的距离d增大,则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C错误;
D.若将滤光片由红色换成绿色,光的波长减小,根据
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B.由光路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则a光的折射率最小,a光的频率最低,据
知,a光在真空中波长最长,故AB错误;
CD.由光路图可知,c光的偏折程度最大,c光的折射率最大;根据
c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反射,则即使、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仍可以看到、的像,故A错误;
B.光在玻璃砖界面上会发生折射,实验中不能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线,故B错误;
C.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所以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故C正确;
D.为减小测量误差,入射角应当要尽量大一些,这样折射角也会大一些,折射现象更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太弱,不宜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根据临界角公式
可知
所以
C<45°
则光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经BC面全反射后垂直AC面由ADC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所有从曲面ADC射出的光线都向ADC的中央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屏上亮区宽度小于AC边长度,又AB边与AC边长度相等,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一旦越过,折射光线的交点后,亮区渐渐变大。
故选D。
8.CD
【详解】
AB.介质的折射率是表示介质的光学特性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无关,A、B错误;
C.由于真空中光速是个定值,根据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C正确;
D.根据
可知,当f一定时,v与成正比,由于n与v成反比,故折射率n与波长成反比,D正确。
故选CD。
9.BDE
【详解】
A.单色光B在O1、O2的入射角相等,在O1点单色光B没有射出,在O2也不会射出,故A错误;
B.
单色光B在O1点发生全反射,A光没有发生全反射,所以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故B正确;
C.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由
可知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故C错误;
D.
由
可知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比A光的波长短,故D正确;
E.
分别用A、B两束光通过同一装置观察双缝干涉现象,因为A光的波长长,A光所以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故E正确。
故选BDE。
10.BC
【详解】
A.画出光路图,由于红光经过左边中点E,又经过右边中点F,根据对称性可知,红光从AB边进入棱镜后射到BC边的中点G,发生全反射,平行于BC边射出,同一介质对绿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所以E点出射角小于红光E点的出射角;画出光路图,容易看出绿光从右边射出的出射点在F的上方,A错误;
B.由光路图可知,出介质时,折射率不变,由几何关系可知F点出射角与E点入射角相等,所以也平行于BC边射出,B正确;
CD.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大,所以可以忽略绿光和红光在介质内的路程差,可看作在介质内的路程几乎相同,由公式
可知,同一介质对绿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所以介质内绿光速度小于红光速度,则绿光在玻璃砖内传播时间长于红光,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B
A
3
BC
【详解】
(1)[1]5mm的笔芯杆直径太小,很难绕,方形或三角的绕时转角处易使线硬折变形造成绕不紧密。
[2]注意精确度0.
05mm。
[3]因滑动变阻器比待测电阻小较多,限流式电压(电流)变化范围小,采用分压式。电压表内阻远远大于待测电阻,电压表采用外接法,选A。
[4]效率50%时路端电压等于内压降,内外电流又相等,可知U=1.
5V,A,结合图像知每灯I=0.
45A,可知不能超过3只。
(2)[5]入射角、折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绝对)折射率是光线从真空或空气入射到介质的入射角、折射角正弦值之比,A错B对。cd界面,法线作错了,准确
C、D值相等,故C正确D错误。
12.BD
0.80
单缝
【详解】
(1)[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打出一条纸带就能进行探究,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才能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虽然平衡了摩擦力,但摩擦力并没有消失,在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所以不能用此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2)[2]打点计时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计时点,故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5×0.02s=0.1s
由逐差法求加速度
(3)[3]小李同学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条纹不够清晰,他通过左右调节拨杆,改变单缝的方向。
[4]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则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
根据
得
13.(1)
;(2)cm
【详解】
①根据临界角公式
可得红光与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
而光线在AB面上入射角i=45°,说明紫光恰好发生全反射,红光在AB面有反射,也有折射。所以AM区域的亮斑P1为红色,AN区域的亮斑P2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光路图如图所示
②设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
得到
由几何知识可得
解得
由几何知识可得△OA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
所以
14.(ⅰ)
;(ⅱ)
【详解】
(ⅰ)根据对称性可知光在圆形玻璃砖内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圆形玻璃砖侧面上只有三处有光线射出时,三个光线出射点与圆心连线互成,作了光路图如图所示,三个出射点分别为B、C、A,则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连接OA,即为折射角,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根据折射定律有
解得折射率
(ⅱ)通过分析可知光线第一次从B点射出时经历的时间最短,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光在玻璃砖里传播的速度为
则最短时间为
代入数据解得
15.(1);(2),。
【详解】
(1)如图所示
玻璃砖的该截面内光线从A点射到中点时,刚好在发生全反射,由于
则入射角为,则有
玻璃砖的折射率。
(2)如图所示
设从点入射的光线在边界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
解得,可知,可知光线在界面发生全反射,经反射后到达点,根据几何关系有
因为
则由几何关系可得
可得光线从到经过路程
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光线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为
16.(1)
光线在面发生了全反射;(2)
【详解】
(1)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界面射入时入射角
由
得
根据几何性质可知光线在面上的入射角
光线在此棱镜中临界角为
由于
因此
光线在面发生了全反射。
②分析可知光线在面上的入射角
由
得
即光线从射出时的折射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