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十一课
中外历史纲要(上)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正是处于唐、元两个统一皇朝之际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与战乱,虽然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但是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相互之间交往的加强,为新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白寿彝《中国通史》
“________,与敌国互市之所也。”——《金史·食货志五》
——《中国历史地图册》
榷场
交易何物?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
材料一:
一、学习任务一:交流看经济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材料二:
(1)从纵向的朝代顺序看,请指出西汉至北宋的人口总数变化。
总人口从减少到增加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根据教材,指出辽宋夏金元的农业发展表现?
1.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的地方一年三熟
2.一些地区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3.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元朝大力推广,南方植棉普遍
4.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农业显著进步
手工业发展表现?
1.南方植棉逐渐普遍,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2.制瓷业重大改进,五大名窑特色瓷器
3.矿冶业以煤做燃料大大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4.印刷业发展迅速推动文化普及,带动造纸业发展
(3)根据教材,指出榷场交易的手工业产品中可能包含哪些部门生产的产品?
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造纸业......
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分布
辽代
北宋
南宋
金代
西夏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
泉州
福州
温州
明州
杭州
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与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
当时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材料三:
货币需求量增加
城市兴盛
北宋
西夏
金代
辽代
商业的发展除了各民族政权间榷场的互市交流、海外贸易之外,还包括了......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马可波罗眼中的杭州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
泉州
福州
温州
明州
杭州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材料二:
材料三:
三个主要贸易港口城市分布在南方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现:
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南方植棉普遍
经济格局的地域发展趋势?
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经济重心南移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现象:
1.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
2.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基本定型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北运财赋,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
材料四:入宋以后,南方地区的士人在政治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领军人物,大都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南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科举制南北分卷
二、学习任务二:发展看社会
科举制
材料五: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材料六: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科举制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人们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科举制的完善提升了许多平民的政治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经济地位。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
1.门第观念淡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迁移住所;更换职业......)
(贱民阶层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来自雇佣、农民与地主订立契约)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北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南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北宋
(960-1127)
辽
(916-1125)
西夏
(1038-12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金
(1115-1234)
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辽代
北宋
南宋
金代
西夏
北宋
西夏
金代
辽代
正是这种经济文化的交融为结束长期的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任务三:统一看融合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经济发展是推动这种融合的最基础因素。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正是处于唐、元两个统一皇朝之际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与战乱,虽然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但是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相互之间交往的加强,为新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白寿彝《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