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0 18: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019年5月13日
北京市第二十二届艺术节器乐展演
2019年5月13日
北京市第二十二届艺术节器乐展演
1644
1912
1689
康熙28年
《尼布楚条约》
《权利法案》
1792
乾隆57年
纽交所成立
路易十六被捕
第一台汽车诞生
可口可乐成立
1886
光绪12年
1889
光绪15年
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埃菲尔铁塔落成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中法战争
IBM成立
第一个妇女节
1911
宣统3年
太平
天国
运动
洋务
运动
1911.4.27
黄花岗起义
1905
同盟会
“三民主义”
反清
武装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1.1
中华民国
成立
1912.2.12
清帝退位
1912.3.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2.15
袁世凯
当选
1894
兴中会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图
中华民国形势图
文献史料
现代影音史料
实物史料
数字资源
图像史料
口述史料
阅读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中的观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200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2016)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地的发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多年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那时候,两个冷酷的事实沉重地压在无数中国人的心头。一个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国家要灭亡了。另一个事实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已是个一味媚外和野蛮专制的政府,人们对这个政府已丧失掉最后一点希望。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革命党名册,全城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追思一: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
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200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2016)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地的发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多年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那时候,两个冷酷的事实沉重地压在无数中国人的心头。一个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国家要灭亡了。另一个事实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已是个一味媚外和野蛮专制的政府,人们对这个政府已丧失掉最后一点希望。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革命党名册,全城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191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末新政
1910
商会666个
1909
新学堂59117所
学生逾160万
1905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立宪派
呼吁立宪
1908
钦定宪法大纲
立宪派国会请愿被拒
组建内阁
改革官制
编练新军
发展工商
教育改革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1903
清政府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1908)
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
共13人(1911)
君主专制
清政府的救国方案与政治诉求是什么?
立宪派
各代表(立宪派国会请愿代表)闻此乱命(“皇族内阁”),亦极愤怒……向咨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梁启超年谱长编》
部分立宪派转向革命
据统计1906-1911年间,全国共发生民变989次,平均一年142次。其中1906年190次,1907年185次,1908年107次,1909年141次,1910年247次,1911年19次。
——据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
近代史资料》总第49、50号)
群众基础丧失
群众
191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末新政
1910
商会666个
1909
新学堂59117所
学生逾160万
1905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立宪派
呼吁立宪
1908
钦定宪法大纲
立宪派国会请愿被拒
组建内阁
改革官制
编练新军
发展工商
教育改革
立宪派转向革命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人民起义不断
创立同盟会
革命派领导一些列反清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1903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兴中会建立
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200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2016)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地的发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多年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那时候,两个冷酷的事实沉重地压在无数中国人的心头。一个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国家要灭亡了。另一个事实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已是个一味媚外和野蛮专制的政府,人们对这个政府已丧失掉最后一点希望。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革命党名册,全城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1911年5月9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
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运动
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200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2016)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地的发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多年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那时候,两个冷酷的事实沉重地压在无数中国人的心头。一个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国家要灭亡了。另一个事实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已是个一味媚外和野蛮专制的政府,人们对这个政府已丧失掉最后一点希望。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革命党名册,全城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接下来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士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912年3月11日《中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大事记(节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铁血十八星旗
主要交战区
交战时间
伤亡人数
武汉
断断续续49天
起义军战死4300人,受伤4100
南京
忽顿忽起26天
——
阅读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主要特点。
追思二:
辛亥革命的“低烈度”如何引发“大业绩”?
今日各省民情…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部分清官僚转向革命,支持共和
职位
姓名
基本情况
职位
姓名
基本情况
外交部长
王宠惠
同盟会员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员
陆军部长
黄兴
同盟会员
实业部长
张謇
立宪派
海军部长
黄钟英
旧官僚
交通部长
汤寿潜
立宪派
内务部长
程德全
旧官僚
参谋部长
黄兴
同盟会员
财政总长
陈锦涛
旧官僚
法制局长
宋教仁
同盟会员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旧官僚
印铸局长
黄复兴
同盟会员
秘书长
胡汉民
同盟会员
所有各部次长
同盟会员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情况表
表格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的什么性质?
从政府成员构成分析革命可能存在的问题?
清帝退位诏书
(1912.2.12)
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1912.2.12)
孙中山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1.1)
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规定皇帝辞位后尊号仍存不废、岁用四百万两、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设卫兵妥慎保护等权利。
此外还提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号召。
如何看待这些“矛盾”?
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1911年)
这是革命党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如孙中山回国后曾说过:“今日中国如能以和平收革命之功
,此
亦足开世界
未有之例
,何必言兵
。”他表示
:袁世
凯虽不可

,但利用
他推翻清廷
,“胜于用兵十万”。
——杨天石《帝制
的终结》
参议院
(立法权)
人民
总统
(行政权、军权)
法院
(司法权)
国务总理
决定一切法律
选举
代表
决议
弹劾
选举
决议
弹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与司法总长
分别任命法官








责任内阁制
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各项之自由权。
3.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4.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5.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6.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结合约法和国家权力组织架构图,说明体现的政治原则。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
追思三:
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还是“民族民主革命”?
概念解析:民族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
结合概念和相关史实,说明教材修改的合理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民报》发刊词
1905年10月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追思三:
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还是“民族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主义
概念解析:民族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维我
开国以来,以
人治
,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宗常能驱逐光复,以贻后人。今我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维先人遗烈,大义所在。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者,
人之

之政治,
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中国同盟会宣言》(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96-297页,中华书局,1981-1989年版。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
——《胡汉民自传》,中华书局2016版,第72页(胡汉民,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
民族主义当中是否有反帝的思想?
为什么不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0页。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比较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给了孙中山双重的历史影响。积极的一面就是给孙中山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许多榜样,激发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消极的一面是让孙中山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强大,一个落后腐朽的政府是不能与之对抗的。
——肖铁肩(中南大学教授)
对中国历史教训的汲取
我们现在要脱离奴隶的地位,就应该起来赶走从外国来的满人,推翻满清二百多年的专制统治,恢复我汉室的山河,再把国家变强盛;那时自然可以和外国讲平等了。
——陈旭麓.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44页
一种革命策略的考虑
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从一开始就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到了海外。从这时起到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他把海外作为革命斗争的基地,并进行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其目的是“寻找外援”以“反对清政府”。
——肖铁肩(中南大学教授)
对现实的无奈
民族主义
排满
反帝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2页
中国革命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唤醒他们参加政治生活。革命后的中国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的发展。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它给亚洲带来了解放。
——【苏】列宁(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20世纪10年代末)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辛亥革命的参与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20世纪70年代)
辛亥革命胜利了,它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谱写了辉煌业绩,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启迪。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两岸学者(2016年)
追思辛亥:百年以来的历史叙述
1.三则材料关于这一史事的历史解释有何差异?
2.说明这些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3.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观点?
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2016年习近平在孙中山
诞辰150周年纪念会讲话
一封《与妻书》,百年家国情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节选)
林觉民(1887—1911)
“国家需要我,我将全力以赴。”
——于敏
“当初当兵我就做好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李延年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袁隆平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
——黄旭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