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学案(新人教版九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学案(新人教版九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16 07:56:09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欣赏邹忌的讽刺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 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邹忌的讽刺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教学难点 :
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四、说教法
1.朗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理解生活,在生活经验中体验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五、 说学法
1.朗读法、圈画法,理解文意;
2.合作探究讨论法,,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和现实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设 置 生 活 情 境
设疑激发思考与兴趣
导 入 新 课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仔细听读,把握字音、节奏 ;
2.听读检测:
(1)给划线字注音
昳丽 窥镜 朝服衣冠 间进 期年
(2)把握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邹忌修八尺有余。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自由朗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质疑解疑,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注释,运用手中的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同时标出存在疑难的字、词、句;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试着解决个人存在的疑难;
(学生仍然不会的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四)检测强化,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检测题:
1.辨析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的差异。
①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孰视之
②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④a.朝服衣冠,窥镜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王之蔽甚矣。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合作探究,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探究问题: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3.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在同学们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欣赏邹忌的讽刺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反思生活:
1.邹忌进谏成功,为同学们更好解决这节课开始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失败或成功的案例?反思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交流,然后讲讲自己的故事。
3.听了同学们的故事后,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反思
七、 比较阅读,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巩固积累的文言知识,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适应中考文言阅读由课内拓展至课外的实际,我设计了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并与本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以期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比较阅读
(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甲)见课文二、三段;
1.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 不同?
2.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八、 说板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 大
家事 国事
以事喻理
谢谢各位评委!《邹忌讽齐王纳谏》自主学案
  唐代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一位贤臣--邹忌。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故事梗概,解决生字生词。
一、掌握如下字词。
1、 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   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2、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昳丽:光艳美丽
窥:照
旦日:第二天,同下文"明日"
美我:认为我美,"美"字是意动用法
私:偏爱
蔽:爱蒙蔽而不明
面刺:当面指责,面是名词作状语
闻:使……听到,是使动用法
间进:偶然进来
期年:满一年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在阅读的时候,要正确断句。如邹忌/修/八尺有余;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王之蔽/甚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3、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4、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5、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