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

文档属性

名称 2.芦花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04 15: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69.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69.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芦花荡
学习目标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芦花荡》。
2.背景资料
1944年作者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1958年,作者把新中国成立前及建国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它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改、生产、合作的生活情景。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作者通过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头子”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传奇故事,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2.文章结构
3.对话文本
(1)阅读完全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老头子”这个主要人物
爱国抗日的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人,竞“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过于自信自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着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2)对“老头子”形象的精神和品格的塑造有什么意义
“老头子”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3)富于特色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是小说常用的手段,这篇小说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色
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倔强;具有传奇色彩,情节奇崛,富有传奇的情趣。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
(4)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具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疑问句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课堂达标
一、语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上君子(liánɡ ) _____驰(bēn) 诽_____(bànɡ) _____防(dī)
目_____(dǔ) 挣_____(zhá) 抱_____(yuàn) _____下(pā)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疟子( ) 往上蹿( ) 仄歪( )
尖利( ) 能耐( ) 悠闲(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编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仄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
4.小说三要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5.本篇小说的作者孙犁,他的作品语言清新,被称做派的创始人。本文是孙犁“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一_____。
三、重点语句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这老脸呀!”
6.这段文字是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描写,请细细体味这段心理描写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对苇塘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强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苇塘(wěi) 寒噤(jīn) 疟疾(niè) 舀水(yǎo)
B.竹篙(ɡāo) 菱角(1ínɡ) 监视(jiān) 撑船(chēnɡ)
C.船舱(cānɡ) 水淀(dìnɡ) 吆喝(yāo) 冀中(yì)
D.北斗(dòu) 阴惨(cán) 艄公(shāo) 泅着(qiú)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小女孩子扒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掏着水玩。( )
(2)在那里,鲜嫩的卢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荣,正在迎风漂撒。( ) ‘
(3)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亨亨起来。小女孩子安尉她,又好像是报怨。( )
3.选择运用正确的词语。
(1)假如是_____的夜晚,人们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A.月明风清 B.月明星稀
(2)远远有一片_____的黄色的光。
A.昏暗 B.阴惨
(3)那小船 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A.转弯抹角 B.七弯八拐
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
A.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D.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5.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
(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苇塘深处。( )
(4)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 )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
6.对“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这歌声可以想见抗日队伍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
B.从这响亮的歌声可以想见老英雄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体壮,信心十足。
C.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D.傍晚时候,人们吃饱喝足,悠闲自得,不由得唱起了歌。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 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7.试概括所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处画线句子中“狠狠”一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 表达J老头于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中老头子的形象,唤起了你怎样的联想,让你想起了战争影片中的哪些英雄人物形象 (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队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经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线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来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线地缝。我想拉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上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们告诉她,不用再缝了她还是低下头,一针一线.人们告诉她,不用再缝了,但她还是低卜头,一针一线地缝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位新媳妇又将自己新婚的百合花被给这个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小战士盖上。这个细节,对表现全文中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课文中描写了老英雄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活动非常成功,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表现惭愧、内疚、自责的心理描写。不超过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导解
2.芦花荡
【课堂达标】
1.梁 奔 谤 提 睹 扎 怨 趴
2.yào cuān zè jiān nài yōu
3.(1)(方言)计划、盘算的意思。(2)因寒冷而哆嗦。 (3)负伤流血。(4)向上或向前跳。(5)倾斜、歪斜。
4.人物 情节 环境
5.荷花淀 《荷花淀》
6.老头子十分自信,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的责任心十分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受伤.的大女孩痛苦的哼哼,听着小女孩的话语,老头子痛苦至极,“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受伤流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是那么喜欢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了伤,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了伤,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做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7.①“瘦”突出了老头子的精干,“精神”和“明亮”表现出他内在的力量。“鹰”是对他性格的形象写照;②既表现了他的水上能耐,也表现了他的自信。 导解:要结合全主题进行分析。
【课后强化】
1.B 导解:A项“噤”应读“jìn”“疟”应读“nvè”;C项“淀”应读“diàn”“冀”应读“jì”;D项“斗”应读“dǒu”,“惨”应读“cǎn”。
2.(1)“扒”应为“趴”,“掏”应为“淘” (2)“卢”应为“芦”,“荣”应为“绒”,“漂”应为“飘”(3)“亨亨”应为“哼哼”,“尉”应为“慰”,“报”应为“抱”
3.(1)A (2)B (3)A
4.D 导解:“像”是“仿佛”的意思,表示猜测不是比喻。
5.(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5)景物描写
6.D 导解:结合战争环境分析,说人们悠闲自得地唱着歌不够恰当。
7.老头子智歼敌人。
8.“狠狠”指钩子的锋利程度。
9.动作描写。表达了老头子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蔑视。
10.想起了很多英雄,如《铁道游击队》里的英雄们。
11.新媳妇为牺牲的小战士缝衣、送被。
12.让牺牲的小战士能穿着一件完整的衣服离开这个世界。
13.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战士的深厚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4.她早已知道小战士死了,并且已陷入悲痛中了。
【表达交流】
【例文】
乡下人抓起了粮袋刚一起身,似乎觉得重量有些异样,转身望了我一眼,欲言又止,那目光中分明流露出被愚弄的疑惑。我心中怦然一震,忙羞愧地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掩饰着内心占了便宜自疚的惶惧。乡下人走了,背着换的面粉袋子迈着迟疑的步履走了。他的上衣已是捉襟见肘,秋风卷起他的单裤角,露出没有穿袜的脚踝。这时,一种强烈的自责感蓦然而生,我想叫住他告知其中的奥妙——相同容积的面粉重量小于大米,我想把不义而窃取的大米还给他,但我终未能拿出勇气这样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