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投影—2021-2022学年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现象不属于投影的是(
)
A.皮影
B.素描画
C.手影
D.树影
2.小阳和小明两人从远处沿直线走到路灯下,他们规定:小阳在前,小明在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始终与小阳的影长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
)
A.始终不变
B.越来越远
C.时近时远
D.越来越近
3.下列各种现象属于中心投影现象的是(
)
A.上午人走在路上的影子
B.晚上人走在路灯下的影子
C.中午用来乘凉的树影
D.早上升旗时地面上旗杆的影子
4.下列关于投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午,上海中心大厦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
B.匡衡借光学习时,他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中心投影
C.三角形木板的正投影可以是一个点
D.晚上,小强向路灯走去,他的影子越来越短
5.一天下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跑比赛,之后又参加了女子跑比赛,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照片是参加的
B.甲照片是参加的
C.乙照片是参加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
6.同一时刻,身高的小明在阳光下的影长为;小宝在阳光下的影长为,则小宝的身高为(
)
A.
B.
C.
D.
7.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太阳下玩耍,发现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投影不可能
是(
)
A.
B.
C.
D.
8.图所示的是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方法,已知AB是标杆,线段BC表示AB在太阳光下的影子,DE为旗杆,线段BD表示DE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
B.
C.只需量出AB和BD的长,就可以计算出旗杆的高
D.量出AB、BC、DB的长,可以计算出旗杆的高.
9.当棱长为20
cm的正方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正方体的正投影的面积为(
)
A.20
B.300
C.400
D.600
10.广场上的一个大型艺术字板块在地面上的投影如图所示,则该投影属于______________.(填写“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11.如图所示,这些图形的正投影分别是_________.
12.如图,电线杆的顶上有一盏高为6
m的路灯,电线杆底部为A,身高1.5
m的男孩站在与点A相距6
m的点B处,若男孩以6
m为半径绕电线杆走一圈,则他在路灯下的影子BC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__.
13.小红想利用阳光下的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某一时刻她在地面上竖直立了一个2m长的标杆CD,测得其影长m.
(1)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旗杆AB在阳光下的投影BF;
(2)如果m,求旗杆AB的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皮影、手影一般是在灯光下的投影,树影一般是在太阳光下的投影,素描画不是光线照射形成的.故选B.
2.答案:D
解析:因为在小阳和小明两人从远处沿直线走到路灯下这一过程中,与光源的距离是由远到近的,所以他们在地上的影子会变短,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故选D.
3.答案:B
解析:中心投影的光源为灯光,平行投影的光源为阳光与月光,在各选项中只有B选项得到的投影为中心投影.故选B.
4.答案:C
解析:太阳光下的投影是平行投影,故A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匡衡借的光是灯光,灯光下的投影是中心投影,故B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三角形木板的正投影不可能是一个点,故C中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路灯下,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故D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投影的规律,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由长变短,再变长,因此,乙照片是参加的,甲照片是参加的.故选A.
6.答案:A
解析:设小宝的身高为,根据题意得,
解得,即小宝的身高为.故选A.
7.答案:B
解析:竖直向下看可得到线段,沿与平面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C,沿与平面不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D,不论如何看都得不到一点。故选:B.
8.答案:C
解析:由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可得,又,,,,即已知AB、BC、DB的长,可以计算出旗杆的高,故A,B,D中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中,只量出AB和BD的长,不知道BC的长,不能求出旗杆的高,故C中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正方体的正投影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正投影的面积为.故选C.
10.答案:中心投影
解析:因为艺术字板块与其投影对应点的连线不平行,所以该投影属于中心投影.
11.答案:中心有一点的圆,矩形
解析:如图所示,
题中两个图形的正投影分别是中心有一点的圆和矩形.
12.答案:28π
解析:如图,,,,即,解得(m),(m),男孩以6
m为半径绕电线杆走一圈,他在路灯下的影子BC扫过的面积为.
13.答案:(1)如图,连接CE,作交BD于F,则BF即为所求.
(2),.
而,,
,即,
(m).
答:旗杆AB的高为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