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从梦华世界
窥大宋之变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清明上河图》瓦肆
《清明上河图》孙羊正店
《清明上河图》王员外家
《清明上河图》商税所
材料1
学习主题1:
探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高度
学习主题2:
推动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因素
学习主题3:
商品经济繁荣给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主题探究(7分钟):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交流探讨
学习主题1
探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高度
夜阑灯如昼,风华盛城郭
1
材料2
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剑桥插图中国史》
问题:从材料1、2中,你领略到北宋都城开封怎样的经济和生活风貌?
(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正店”
两个灯笼
卖洗脸水
民生资榷场,南北客经商
2
材料3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
——《金史·食货志》
问题:立足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互市影响的理解。
宋与辽、西夏、金的边境榷场贸易兴盛
榷场是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的交易市场,由官方管理,商品种类繁多,宋朝贸易的商品多为加工品,而少数民族政权则多为土特产品。
交子颂轻便,流转天下遍
3
材料4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宋)李攸《宋朝事实》
问题:材料反映了当时贸易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交子印版拓片
会子印版拓片
大元宝钞
交子颂轻便,流转天下遍
3
丝路蕴商机,四海人皆至
4
材料5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及对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动以百万计。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丝织品
瓷器
茶叶
香料
珠宝
丝路蕴商机,四海人皆至
4
学习主题2
推动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因素
稻麦复种稔,民勤岁获丰
5
材料6
唐宋时期,南方的轮作复种制有了蓬勃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面积日趋扩大。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福州等地“濒海之稻岁两获”。江南水田的“绿色革命”
,使我国的传统农业达于成熟。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谈谈宋朝农业发展的体现和意义。
煤铁兴革命,丝瓷远扬名
6
材料7
到1078年,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
——(美)罗伯特·哈特威尔
《北宋中期中国铁与煤工业的革命》
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谈谈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其意义。
煤铁兴革命,丝瓷远扬名
6
占城稻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庄绰《鸡肋编》卷中
曹大为主编《中国大通史》第13卷
煤铁兴革命,丝瓷远扬名
6
北民朝南徙,重心江南移
7
材料8
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问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给南北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北民朝南徙,重心江南移
7
观察战国、唐、宋三个时期经济形势图,
指出南北经济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永嘉之乱(西晋,公元311年)
安史之乱(唐朝,公元755年)
靖康之变(北宋,公元1127年)
北民朝南徙,重心江南移
7
北宋籍贯可考的进士9630人,南方9164人,两浙、两江和福建五路7038人,占总数的73%。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经济重心的南移
↓
文化中心南移趋势
学习主题3
商品经济繁荣给
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仕不问家世,婚不尚阀阅
8
材料9
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与世官,而门第之风亦衰。
——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
材料10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
——(宋)蔡襄
问题:指出这一时期科考和婚聘有何新气象。
仕不问家世,婚不尚阀阅
8
姓名
朝代
官位
家庭情况简介
范仲淹
北宋
参知政事
知颍州等
家境贫寒,父因病卒于任所,母贫困无依
欧阳修
北宋
参知政事
兵部尚书
家境贫寒,买不起写字用的纸笔
李邦彦
南宋
太宰
银工
京镗
南宋
丞相
经营盐铺
宋代部分官员的家庭出身信息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
取士更加公平
仕不问家世,婚不尚阀阅
8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纵向——阶层流动增强
田宅无定主,租佃设要契
9
材料11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宋朝政府要求地主与佃户必须要订立契约。……家仆与主人的关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问题:依材料和教材,指出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和百姓流动持何种态度?
田宅无定主,租佃设要契
9
南宋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千年田换八百主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不抑兼并,不立田制
田宅无定主,租佃设要契
9
管理相对松弛
横向——百姓自由迁徙
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古代社会是固态的,每个人都被束缚在固定的户籍地,限制在固然的社会等级中;而近代社会则是液态的,流动的。流动,既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横向流动,即可以从一地自由迁徙到另一地;也包括阶层意义上的纵向流动,即固化的等级结构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机会。这种丰富、广泛、持续的社会流动性,是从宋朝才开始涌现出来的。
宋朝涌现持续的社会流动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
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欢
迎
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