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时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的文体是记叙文。
2.
与课文《纪念白求恩》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B.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C.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D.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
阅读下面一段话,选出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
?)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A.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的殉职表示悲痛。
B.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C.学习白求恩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D.纪念白求恩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_______________
①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②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④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⑤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⑥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A.①③⑤④②⑥
B.③⑤①⑥④②
C.①②③④⑤⑥
D.⑥④②③⑤①
5.
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二、
综合读写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rén。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字注音。
拈(?
?
?
)轻怕重?
?
漠(?
?
?
)不关心?
??热?chén(?
?
?
)?
??麻木不?rén(?
?
?
)
(2)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词是“?
?
?
?
?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
?
?
?”。
(3)将画线句改为肯定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7.
秋的果实是这样丰盛,秋的气息是这样芬芳。在那美丽的校园里,宁静的小路上,处处弥漫着秋天的韵味。你读懂她的韵味了吗?请你参加七年级举行的“拥抱自然,感悟秋韵”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赏内涵)如果要你准备一首诗词参加“秋日私语”诗词朗诵会,你会选择本学期积累的哪首?请说出原因。
选择诗词: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巧设计)请你仿照示例再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朗诵经典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做宣传)为了宣传本次活动,校园小记者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题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小记者:“________”
老师:“这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让同学们积累丰富的诗词,体味‘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小记者:“同学,你好。请你现场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语,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话动吧!”
小明:“________”
8.
班级开展“打开友谊之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运用所学的交友名言警句,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2)为本次活动设计一项活动。
(3)结合提供的材料,说说你获得的交友启示。
(材料)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李苦禅,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一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可是事务繁多,未能及时成画。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消息后,即趋画案,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地题上老友的名宇,盖上印章,随之携之后院,将画烧予老友。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纪念白求恩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②③自然段突出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4)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山县病逝。
示例:2011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的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曼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犁新雨破春耕
梁永刚
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蓄势待发的旷野到处充满着新生的喜悦和希望;地气升腾,虫啾鸟舞,一年一度的春耕拉开了序幕。
②爷爷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深谙春耕春种之道。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下过一场透雨,爷爷便将休眠了一冬的曲辕木犁和耙拿到院子当中,仔细地擦拭着厚厚的一层灰尘,专注地敲打着犁铧和耙齿上的泥土,声音不大却清脆悦耳,仿佛要将歇了一冬的农具唤醒。拾掇完农具,爷爷又将耕牛牵出来,到离家不远的坑塘里饮水。憋闷了一冬的耕牛咕咚咕咚喝饱了,枯槁的牛毛在春风的轻抚下油光光、闪亮亮的,立马活泛了许多。同那些苏醒的农具一样,它也在等待爷爷的召唤,随时准备好去春耕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③爷爷犁地的时候,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凑热闹。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此时的爷爷神情凝重、一脸虔诚,一手扶着犁拐,一手牵着缰绳。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在空旷寂寥的原野上,爷爷“哒哒咧咧”的口令声潮水一样弥漫开来,给人一种粗犷豪迈、荡气回肠的沧桑感,仿佛这一声声呐喊过后,郁积于胸中许久的苦闷便一点儿一点儿地释放出来。
④有时候,爷爷手中也会握着鞭子,但这鞭子更像是个虚设的道具,从南到北一趟趟走下来,很少实实在在地落在牛的身上,只是在它略觉疲惫意欲偷懒之时,才高高扬起再轻轻放下,虚张声势地吓唬吓唬而已。牛毕竟是牲口,时不时会有把犁拉偏的时候,故而爷爷嘴里的“哒哒咧咧”声几乎没有间断过。我不明白这口令的意思,就趁爷爷在地头吸烟的间隙问他。爷爷笑了:“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老祖宗把野牛驯服役使了几千年,要是牛听不懂‘哒哒咧咧’咋干活哩!”原来,从牛落地生下来开始,主人就得训练它“哒哒咧咧”的口令——“哒哒”就是让牛往外拐,“咧咧”就是朝里拐。
⑤犁地不平,难保墒情。犁完地,平了山沟,还要及时用铁齿的耙子耙上一遍,目的是耙碎大块的土坷垃,让土地更加平整。
⑥开始耙地了。煦暖的阳光照在田野上,爷爷吆喝着牛,把耙横在地头最佳的位置。随着手里的鞭子一声脆响,老牛奋蹄向前冲去,爷爷也一个箭步跨上耙架,一手紧拽缰绳,一手挥舞鞭子,行进在犁铧翻过的松软泥土中。此时此刻,站在耙架上的爷爷和平日判若两人,临风而立、雄壮威武,恣意地驰骋在属于他的这一方田地上。很快,那些埋藏于泥土中的枯草、腐叶得以重见天日,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地纠缠于耙齿之间,羁绊着拉耙的节奏。
⑦一块地耙完了,爷爷蹲坐在地头,点上一袋旱烟,有滋有味地吞吐起来,排遣着耕作后的一身疲倦。他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儿假劲,更偷不得一点儿懒。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庄稼出苗就齐整,收成也就自然好。”望着长长的地垄,爷爷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1)在春耕拉开序幕之前,爷爷为春耕做了哪些准备?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
(3)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写了爷爷犁地和耙地的过程,却都用简洁的文字写到了原野的风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宋代释智愚的《颂古》诗云: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本文为什么以“一犁新雨破春耕”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1)niān,mò,忱,仁
(2)纯萃,纯粹
(3)都佩服他,都被他的精神感动
7.
【活动一】《秋词》
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活动二】书写多彩秋天
图绘秋天美景
【活动三】①老师,您好!请问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②走进金色的秋天,感悟自然的神奇。
8.
(1)开场白:答案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你伤心时倾诉的对象;朋友是你学
业进步的梯子。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牵挂,友谊让爱格外温暖。朋友就像收藏的宝贝,每天都放在心里,生活变得敞亮。今天让
我们一起泛舟友谊之海,去感受朋友的关怀,请大家畅所欲言。
(2)活动设计:出一期有关交友的手抄报,有关交友的朗诵会,有关交友的辩论赛等。(只要符合主题,活动可行即可。)
(3)只要围绕交友要诚信、真诚、坦诚等来谈即可。
9.
(1)纪念白求恩,就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2)对比论证。突出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论点。
(3)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使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
(4)示例: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您不远万里,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您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您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您用您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含义。您的死重于泰山,您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10.
(1)拿犁耙、擦拭犁耙并敲打犁耙上的泥土;牵耕牛到坑塘里饮水。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犁铧翻开的泥土比作黝黑的波浪,还会发出亮闪闪的光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犁铧给予泥土的无限生命力,表现了春耕蕴含着新生的喜悦和希望的特点。
(3)这两处对原野风景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却交代了爷爷耕作的环境,渲染了春耕的喜悦气氛,烘托了爷爷犁地和耙地时的美好心情,对一年的收成充满了无限期望。
(4)本文引用诗句作为文题,鲜明、醒目,为文章锦上添花,充满了无限诗意;既切合本文描写的春耕的内容,交代了春耕开始的特殊时间是在新雨之后,又有助于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让人产生对于春耕的丰富联想。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