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件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件及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6 08:36:06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
成分
血浆/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
980
960
尿素
0.3
0.3
20.0
青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
1.什么是原尿?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1.什么是原尿?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肾小囊内的液体为原尿。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
成分
血浆/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
980
960
尿素
0.3
0.3
20.0
解读数据
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解读数据
成分
血浆/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
980
960
尿素
0.3
0.3
20.0
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解读数据
成分
血浆/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920
980
960
尿素
0.3
0.3
20.0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尿液的形成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原尿)
所有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尿液形成过程
(形成终尿)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原尿约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所以人体排出的尿液仅为1.5L。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1.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4.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的
作用和
作用。
C
D
C
滤过
重吸收
下表是正常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试解读表中数据回答下面问题: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蛋白质
7-9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尿

0.03
0.03
2.0
尿

0.002
0.002
0.05
无机盐
0.91
0.91
1.6
样品A是:
,理由是

样品B是:
,理由是

样品C是:
,理由是

尿
血浆
原尿
C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A中含有蛋白质。
B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其他物质的含量与A相同。
思考: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g/l)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0
0
11
20
960
-
-
样本B
1
0
7.5
0.3
980
-
-
样本C
0
++
11
1.5
960
++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


B
葡萄糖
A
无机盐、尿素和水
C
蛋白质和血细胞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百万的人口中就有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走近课堂
当你在寒冷的冬天呼气时,你会看到“白气”,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哪些物质呢?这是人体的排泄过程吗?
自学思考题
人体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
种,


2.
人体通过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物质不包括(

A.食物残渣
B.代谢废物
C.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3.
完成下表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
主要器官
主要成分
排泄
排遗


皮肤
大肠、肛门
尿素、无机盐和水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2
排泄
排遗
A
分析下面的资料(表中的数字为平均值)
种类
水分
有机物



粪便
>70%
20%
1.00%
0.50%
0.37%
尿液
>90%
3%
0.50%
0.13%
0.19%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
细菌和真菌
缺少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讨论:
1.
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2.
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
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农田中施用加工后的人粪尿和禽畜粪尿(农家肥)的经验,这对数千年来持续地从农田中获得收成,并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农民在稻田中施肥
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
算一算
800kg×13亿=10400亿kg
10.4亿吨
城市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人粪尿等废物。
沼气池
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
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
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
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
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可以作肥料。另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
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高温堆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也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技能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3.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难点: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
  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
(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书P72的短文和“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
1.什么是原尿?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归纳]:www.xkb1.com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3.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4.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复习]:肾单位的结构。
[播放FLASH]:尿的形成,示意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经过肾小囊和肾小管时的情况。
讲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了。
[提问]:你能说出尿液
是如何排出的吗?新课标第一网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归纳]: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和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讨论]: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血尿),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补充]:推测得很好,比如肾小球炎、肾结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如果在尿常规化验单中发现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即蛋白尿,也是一样道理。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在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应少于500ml,否则就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伤害身体。
[小知识]:患有尿毒症的人自身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只有依靠肾透析或肾移植来进行治疗。尿毒症可能是由肾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肾结石、慢性肾炎等,也可能是由肾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三)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尿液的形成,请同学复述尿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除此外,人体还会产生哪些废物,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
[走近课堂]:当你在寒冷的冬天呼气时,你会看到“白气”,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哪些物质呢?这是人体的排泄过程吗?
[自学]:书P73的三段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
1.人体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
种,


2.
人体通过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物质不包括(

A.食物残渣
B.代谢废物
C.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主要器官
主要成分
3.
完成下表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
[讲述]:人体为了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将废物排出体外,而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会污染环境。
[算一算]: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
[提出问题]:怎样处理人粪尿才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呢?
[资料分析]:
种类
水分
有机物



粪便
>70%
20%
1.00%
0.50%
0.37%
尿液
>90%
3%
0.50%
0.13%
0.19%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
[讨论]:1.
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2.
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
[讲述]: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农田中施用加工后的人粪尿和禽畜粪尿(农家肥)的经验,这对数千年来持续地从农田中获得收成,并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提问]:人的粪尿中虽然有农作物需要的无机盐,但毕竟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你认为人的粪尿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
[讨论]: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
[归纳]:人粪尿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排入土壤,就会污染土壤环境。人粪尿中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就会通过水或土壤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人的粪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CAI展示城市污水处理
CAI展示沼气池的照片。
[介绍]: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可以作肥料。另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CAI展示生态厕所照片。
[介绍]: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CAI展示高温堆肥
[介绍]: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高温堆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也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