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0 19:0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学习,加强朗诵的练习,培养朗诵呈现、内容理解、情感识别有机融合的意识。
2、从抒情表达的角度,多练习新诗创作的实践。
3、必备知识的积累:郭沫若
五四精神
部分词语
教学重点: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诗歌的象、境、意的融合。
教学难点:内容理解与清晰完整的表述呈现。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内容: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直抒胸臆与形象暗示
一、导读识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月至10月之间。当时,郭沫若受到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打击,决定渡海从日本回国。当他面对日本横滨海岸的无边无际的大海时,惊涛骇浪和时代的激流直击他的胸怀,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磅礴的、流动的、奔腾的画面。因此,诗人写了一首对力的赞歌,这是对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产生严重影响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暗牢笼,激发了诗人的反叛与背叛。例如:《凤凰涅磐》自焚前的凤凰之歌,以非常现实和痛苦的方式描绘了腐败的旧世界。凤凰的自焚是对旧世界的反叛,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炸和燃烧。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坦言,他崇尚自然界和社会中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否认一切压制生命的人为偶像和一切扼杀生机的的旧传统,是对封建权威表现出极大的蔑视。
《匪徒颂》称赞列宁、罗素、尼采等人,表达出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创造精神表达为:
(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是万物发展的法则。
(2)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
(3)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是被充分人化的,示例:《晨安》
《光海》。
2.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
1914年赴日留学,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创办创造社;1923年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
《洪水》并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
1928年旅居日本,直到看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继鲁迅之后公认的革命文化领袖,天才浪漫主义诗人,代表诗集《女神》
《星空》等。
首部诗集《女神》呼唤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在思想艺术方面展现了全新的视角,为确定新诗地位的地位做出重大贡献。
二、朗读辨境
1.形象呈现——诵读体验
①放号:阳平
去声?——读去声,解释成吹号,但是,诗歌内容跟号角不沾边。读阳平,是号叫——呐喊——惊叹——赞美的意思,和这首诗的疯魔状态匹配。
②8个“啊”、6个“哟”,如何读?——学生诵读尝试,可结合网络诵读视频,丰富体验。
2、这首诗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雄伟、强力、威严、炽热
三、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月至10月之间。当时,郭沫若受到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打击,决定渡海从日本回国。当他在日本横滨海岸,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时,一股惊天的激浪随着时代的洪流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形成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了一首对力的赞美歌,这是对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四、内容赏析
1.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将巨人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站在地球的边缘,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了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为怒涌的白云、雄伟的北冰洋、试图将地球推开的太平洋欢呼雀跃,欢呼声从宇宙四面八方传来。滔天洪水的洪流将巨大的破坏力与巨大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这取决于人们能否掌握和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不断努力前行,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舞”,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2.形象解读——内容理解
①“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主语是?——洪涛。
洪涛的暗示性(联想)——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青春的生命力,五四运动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力量……
3.诗歌写作借鉴点
情感抒发——直抒胸臆——感叹词
五、课文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一)整体赏析
这首诗将巨人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立在地球的边上,巨人可以从各个角度俯瞰地球,吹响号角响彻世界。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和北极洋的晴景,为试图将地球推开的太平洋以及来自空间四面八方的洪涛欢呼。滔天洪水的洪流将巨大的破坏力与巨大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这取决于人们能否掌握和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不断努力前行,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