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件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件及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6 08:36:06

文档简介

4.10.1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血液的组成。理解血浆的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和功能特点。
4. 了解贫血、发炎、血清的知识。
5. 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重点难点
1.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疾病密切相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 血细胞的功能及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起作用的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测量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过程(2课时)
引言: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那么,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索有关血液的奥秘。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分层现象
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的。看画面观察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我们称它为血细胞。观察血液的显微放大图,讨论分析出血细胞的类型。
指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现象:
  血涂片里三种血细胞:红细胞:量最多,呈红色,圆饼状,无细胞核;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讨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1)红细胞:投放红细胞的形态动画,引导学生讨论,并进一步小结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数量。(2)白细胞:投放白细胞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相比较,小结红细胞的结构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3)血小板:投放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图,并与红细胞和白细胞相比较,小结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
介绍红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让学生观察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和分离的动画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指出: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平均500万个/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万个/立方毫米),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为12—15克/100毫升,女子为10.5—13.5/100毫升)都叫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时候应该找医生诊断和治疗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
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学生回答: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处,去吞噬病菌。伤口流出的脓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生活现象:当不小心,把皮肤划破时,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
提出问题:为什么皮肤出血后回自然止血?
血浆中溶解着纤维蛋白原,它可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释放出一种物质——凝集素,使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是可溶的,纤维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块而凝固。在血块之外,所遗留的澄清的液体,即是血清。
比较一下:血液、血浆、血清三者成分上的差异。
白细胞的功能:投放白细胞的显微动画和模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白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炎”的过程,板书白细胞的功能。
血液的功能:引导学生根据血液各组分的功能,猜想血液的功能。明确指出血液最核心、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作用。让学生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归纳血液的总功能,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并联系在皮肤一章讲过的血液可调节体温,最后用下面的投影总结血液具有运输、防御、调节体温三大功能。
教师用“123”总结:一即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组织——血液,二是血液包括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三即今天这堂课的重点——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师引导:我们能不能就血液的组成、三种血细胞的区别作一个小结?任何形式都可以。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可通过树状图、列表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
二、输血和血型
CAI展示事故受伤后,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讲述血型发现的历史故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我们只介绍ABO血型系统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演示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课堂练习(共50张PPT)
4.10.1 血液和血型
血液:
——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深红色)
血细胞
(白色)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组成?
观察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观察
人血永久涂片
对照人的血细胞彩图和人血细胞形态的模式图,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看一看,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人的血细胞彩图
人血细胞形态的模式图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观察
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形态功能特征
最多
较少
1.成熟的无核,
圆饼状。
2.含血红蛋白,
呈现红色,
能运输氧气。
3.红细胞或血
红蛋白过少,
会得贫血症。
1.体积比红细
胞大。
2.有核,种类
繁多。
3.有的能吞噬
病菌。
1.体积最小,
没核。
2.可以止血
并加速血
液凝固。
血细胞特征比较
血红蛋白
绿色血
玫瑰色血
无色血
蓝色血
血红蛋白:
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煤气中毒
(两种)
一、缺铁性:应当多吃些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如:瘦肉、木
耳、海带等。
二、营养不良性:主缺维
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所以口服补充即可。
血小板
血清: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不溶性纤维蛋白
黄色透明的血清
血小板凝集
血块凝固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诊断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0×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0.5×1011/L
D 血红蛋白(HB) 90 g/L
少于正常水平
多于正常水平
少于正常水平
少于正常水平
讨论:
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血红蛋白增多等各种情况又说明我们身体处于怎样的状况呢?
血常规化验正常值及意义
输血和血型
受伤严重,需要立即输血!!!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
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1628年,英国学者哈维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血液在人体内循环往复”的见解,促使了人们关于输血的探索。
1901年,奥地利医师兰德斯坦纳终于搞清了ABO血型的秘密。
1930年,他因此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红细胞凝集原
A型凝集原
B型凝集原
红细胞凝集原
血型
A
B
A和B

A
B
AB
O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血清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原
血型
血 清 凝集素
A
B
A和B

A
B
AB
O
抗B
抗A

抗A抗B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A型标准血清(抗B)
B型标准血清(抗A)
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
A
B
O
AB
病人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请你来鉴定
B
AB
O
A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A
B
AB
O
A
B
O
AB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输血原则:
同血型输血
输血关系图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此时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是否会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发生反应,造成红细胞凝集。
病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 B
钱 AB
孙 O
李 A
B、O
A、AB
AB A B O
O
A、O

A、AB、B
B、AB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3.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4.什么血型的人“万能受血者”?
A B O AB
同型血
O型
AB型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丢失的是血浆、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O
O型
A
AB
B
A型
AB型
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