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09: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详案】
课前预习:
1. 读:通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已学的知识点。
2. 写:复习生字词,有选择性地写一写
教学内容:
学习翠鸟捕鱼相关段落,体会翠鸟的敏捷、机智。观看视屏进行仿写练习。体会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完成相关练习与作业。
教学目标:
1. 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小组讨论分析异同,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课文语言的童真、朴素。
2. 观看视频,学习课文的写法,用朴实的语言记录视频内容。
3. 关注课文插图,体会翠鸟的聪明、灵气,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点:
观看视频,学习课文的语言风格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关注插图,体会翠鸟的聪明、灵气,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写词语:搭船、父亲、沙啦、羽毛、长嘴、静悄悄、翠绿。学生听写后同桌互相校对,订正错别字。
2.温习内容。指名学生用以上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这一环节中,着重听写词语,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掌握字词,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温故激趣
教师引读片段。
师:这只小鸟是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
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看着这只美丽的小鸟,我不禁产生了很多疑问一一
生: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师:一连串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课文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听写环节,既是对上节课生字掌握情况的反馈,也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主要内容;师生合作读课文段落,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二:研读仿写
1.细读品味。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作者的疑惑有没有解决。找到相关的句子圈圈画画,同桌交流。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遐想是一个小朋友对一只美丽小鸟的好奇,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品味动词。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圈画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的词,想象画面,指名说。引导学生体会翠鸟捕鱼动作迅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深深的爱恋。随文相机学习书写生字:“吞、捕”,引导学生区别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提醒书写笔画正确、结构紧凑。
(3)对比阅读。课件出示菁莽《翠鸟》片段:“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芦苇,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对比课文中对翠鸟捕鱼动作的描写,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发现异同,重点点拨:①两位作者观察都非常仔细,都抓住了动作描写,突出翠鸟捕鱼动作的迅捷。②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两位作者对翠鸟都怀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③菁莽写翠鸟捕鱼,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课文语言朴实,接近口语化的表达充满童真童趣,让人觉得更加亲切。
(4)情韵朗读。学生体会这一组动词的描写,写出了翠鸟捕鱼的动作迅捷,指名朗读。
2.仿写迁移。出示视频:翠鸟贴着水面,一边清脆地鸣叫着,一边在芦苇间飞过。最后画面定格在翠鸟停歇在一棵芦苇上,注视着水面,等待小鱼的出现。
(1)观察动作。根据学生回答,预设:贴、叫、掠、停、注、视。
(2)仿写迁移。学习课文的写法,用朴实的语言记录这个过程,要求让读者感受到自己对翠鸟的爱。(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3.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
“比较”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味动词运用的准确性之外,还可将菁莽《翠鸟》一文片段引入课堂进行对比研读,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之细致、语言之朴素,体会童真童趣,继而引导学生尝试着仔细观看视频,抓住动词变化,迁移仿写,使读与写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探究三:品味细节
1.引导发现。齐读第2、4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翠鸟是如此美丽,它捕鱼的动作是如此敏捷,而这真实而精细的描写,源于作者细致的观察。
2.品味开头。学生默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观察细致之处,用“_____”画出来。引导学生发现细致的描写不仅限于对翠鸟的观察,课文中还有一些描写也值得一读。
(1)汇报交流。创课件出示: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引导学生体会拟声词“沙啦”的使用与对船夫衣着和动作的描写,都是作者仔细观察的收获。这样的开头,画面感也非常强。)
(2)情韵朗读。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味作者观察之细致。
设计意图:
在此环节中,学生品味课文第1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细致的观察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画面感,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
探究四:激情导行
1.阅读插图。引导学生感受这只翠鸟搭乘小船,不但不必在雨中劳苦飞行,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到小鱼,这是一只聪明的、有灵性的动物。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他们体会:因为不伤害鸟,才可以欣赏到鸟的美丽与神奇。鸟是有灵性的,人类喜欢它,它也喜欢人类,才会出现这么和谐、美丽的画面,才会发生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
2.行为指导。学生畅谈学习体会,引导从两方面来回答:要留心观察生活,随时记录惊奇与美好;大自然美丽而神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我们要与它们和谐相处。
3.布置作业。
(1)从网上或课外书中,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为翠鸟制作一张名片。
(2)阅读菁莽《翠鸟》全文,摘录自己认为能体现作者观察仔细的句子。
设计意图:
插图也是课文资源之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化积累,也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习惯,作业布置既致力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又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练习:
1.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1) 用“○”圈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我们可以用“______”这个词语形容它的动作特点。这些词语体现了翠鸟捕鱼本领的_____。
(2) 请你写一句含有一连串动词的句子。
2. 小练笔。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通过观察图片,我还可以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写一写。
它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爪子________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基于教学目标,练习板块注重读写结合,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小结
这节课通过学习翠鸟捕鱼相关段落,体会到了翠鸟的敏捷、机智。观看视频进行了仿写练习,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文本的语言风格。在学习中,也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五、作业
1.基础作业:从网上或课外书中,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为翠鸟制作一张名片。
2.拓展作业:阅读菁莽《翠鸟》全文,摘录自己认为能体现作者观察仔细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 翅膀:带点蓝色
长嘴:红色
冲 飞 衔 站 吞
动作:敏捷
一下子 没一会儿 一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