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文内容;将本诗熟读成诵,注意个别生字的读音。
2.通过故事形式进行多元化古诗学习;自主探究品读古诗。
3.体会诗人情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教学内容
古诗《早发白帝城》的学习理解与赏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诗文背景,熟读成诵。
2.难点: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工具
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文字形式的古诗跃然纸上,更加生动,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
寓教于乐,以真实历史故事为线索,串联全课,师生互动,设置奖励环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古诗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乐学、好学、会学、学会。
预习任务
可在课前试着诵读本诗,把不理解、不认识的部分进行勾画,以便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解疑答惑。
教学过程安排
故事导入,情感基调。(预计用时5分钟)
创设情景,若非本班学生,先进行心理降压,缓解紧张和陌生感。
辅以自制课件,讲出线索性历史故事,引出李白从白帝城返程的缘由。同时,设置两个关于诗人心情变化的问题,鼓励学生畅言,从而感知诗人重获自由、惊喜交加的情感基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带着上述情感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解词达意,展开想象。(预计用时15分钟)
首先,试着让学生初读全诗。
其次,逐句诵读。从题目入手,环环相扣,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语言描述和理解,教师及时点评和表扬。
对地里名词辅以诗人返程水路图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明白细节之处。从而感受路程之远以及诗人归心之切。
期间,展示长江三峡两岸风景图,使学生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并在学习第三句时,顺势进行板书书写,板书画出三峡草图,并配以“重获自由,惊喜交加”的文字描述)。
熟读成诵,情感升华。(预计用时10分钟)
带着“诗中有哪些表示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的问题再读全诗,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至此,更加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心情,产生共鸣。
回顾全诗,作业布置。(预计用时10分钟)
最后,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设置比拼环节,看谁能够当堂成诵,精准把握。鼓励学生试着背诵,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发放红叶标本。一来作为鼓励,二来应景全诗。
课堂在积极好学中接近尾声,我将布置开放式的课下小任务。如:“诵诗”、“讲诗”、“画诗”等。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预计用时5分钟,视课程进度酌情是否展示此环节)
若上述诸环节完成后仍有结余时间,则可设置此环节。
展示三个相关问题,其作用分别是:归纳本诗中的多音字;明确好好学习长大后领略祖国河山;课程首尾呼应,把后面的故事讲完,再次抓住学生注意,提升兴趣。
课后作业
课程结束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三个开放性的课下小任务:
1、课上未能熟读成诵的同学,回家后带着感情继续诵读。
2、可以把本诗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分享自己的所学。
3、可以试着把诗中景致画一画并涂上美丽的色彩。
板书设计(山水简图辅以主要感情)
教学评价
该部分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古诗的学习重在对诗文的创作背景、诗人情感、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学习的持续兴趣与热情,远比学生习得的结果更重要。
该类课程的教学中,常会出现预设外的生成状况,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发挥“教育机智”。当然,这些生成也会成为教师最宝贵的教学经验。
重获自由
惊喜交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