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09: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参考书后《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想象声音,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够背诵2-3段,积累拟声词,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偏旁等方式,认识“奏、击”等8个生字以及“美妙”等22个词语;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妙”等13个生字。
2.
对比想象、联系生活和朗读体会大自然不同声音的美妙之处,积累拟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了解课文的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了解课文的叙述的顺序。
2.
想象、联系生活和朗读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之处,积累拟声词。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体会课文中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之处。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指名发言:小鸟的声音,流水的声音。)
师: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也是永恒的智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感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
揭题:“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板书: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
在各种声音的陪伴下,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之情。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感知,梳理思路。
1.自读初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后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读准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合作学识字。
出示:
演奏 温柔 雄伟 充满 威力 汇聚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
轻轻柔柔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1)师: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
(2)引导自由读——指名分节比拼(随机点评正音)——分大组轮读比拼。
(3)师:你觉得哪几个字特别难记?怎样记住生字伙伴的样子呢?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预设:偏旁识字:呢喃都是口字旁的,表示和说话有关,请学生表演“呢喃细语”,课件显示小动物依偎在一起,轻声说话;“汹涌澎湃”都是三点水,形容水很多。课件显示海浪猛烈拍打,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联系生活:我在音乐厅听到了演奏会。)
(4)师:读一读最后一行,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都是象声词)
师:这些词长长短短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也叫拟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请男女生合作读。
3.再读梳全文。
师: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请你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句子,并完成课后第二题。(指名说,师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并追问句子所在位置,都在每一段的第一句位置。)
师: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呢?(预设:第一段
随机板书:美妙)
师: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种声音,哪些话描写得最美,你喜欢喜欢,可以划下来,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设计意图:
基于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自主识字能力的情况下,教师放手学生观察字如何识记,反复巩固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本课的课文特色,在归纳认读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拟声词的概念。借助课后拼音读准句子、读通课文;通过朗读和借用课后习题,从整体出发,梳理脉络并找到归纳段意的方法。
探究二:对比想象,感受“风”的声音。
1.音乐带入,初步体会。
(预设:我最喜欢风的声音。教师随机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播放《风之声》,教师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
2.
以读感悟,对比体会。
(幻灯片出示文本:“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师:谁想来读一读?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
师:还有谁来试试?再轻一点?全班来试试!
师: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指一人读
师: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轻轻柔柔”“呢喃细语”让我感受到了微风的温柔。
(2)师: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小树也跟着激动起来了。
师: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
指名读,全班读。师:“激动”“雄伟”“力量”“威力”让我感受到了狂风的雄壮,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
(3)(出示课后题:“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师:谁想来读一读?说说看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出示课文第二段,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随机指导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4)师: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这句话就说清楚这一段在讲什么。(板书:风
手风琴)
3.联系生活,想象体会。
(1)出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指名朗读,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2)师: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美妙。你在生活中,还听到哪些风的声音?(仿说:不一样的
,有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音乐。”
(3)师: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4.配乐再读,总结体会。
(1)师小结:风真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呀!他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曲,风声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风的美妙。(学生配乐朗读)
(2)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3)学生试背—自由展示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设计意图: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抓住本文“声音”这一学习重点,利用“手风琴”的乐器,把“轻轻柔柔”、“雄伟”文字感受在音乐旋律的配合下,让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把柔和和激动的不同风格进行对比,抛弃碎片化的讲解,而通过多样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文本,并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联系生活,把文字与自己的生活架起联系的桥梁,把学生的理解推向深入。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学生最终熟读成诵,转变为自己的学习积累。
探究三:巩固方法,感悟“水”的声音。
1.师生谈话过渡。
师: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小组合作一起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说?
2.小组交流反馈。
(1)交流拟声词。
(预设: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谁想来读一读?(指名多人朗读。)
师:“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象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预设:噼噼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当……)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比较想象。
师:你还想交流哪一句?(预设:“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指名学生读。)
师: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你能读出它们的不同吗?
小组合作朗读,小组分别读小溪、河流、大海。(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合作积累。
(幻灯片出示:“当小雨滴
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
地流向河流,河流
地流向大海,大海
地汹涌澎湃。从一首
的山中小曲,唱到
的海洋大合唱。”)
指名学生填空——师生小组合作读——配乐读。
师: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设计意图:
在情境中传授方法,重点学习拟声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淀学习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有效提高效率,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积累与运用。
三、练习
1.同桌间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读一读,记一记。(会读了,给☆涂上颜色)
美妙
音乐家
演奏
手风琴
歌手
歌曲
轻柔
感受
温柔
激动
轻快
合唱
合奏
乐曲
充满
喜欢
乐器
雨滴
音乐会
滴答
所有
河流
☆☆☆
请将所学生字,填在田字格里。
答答,那声音如同钢

着,发出
着轻
的声音,美
极了。
(1)仔细观察田字格,注意字的书写位置和易错处。
(2)反馈评议。左右结构的字“滴、演、妙”左窄右宽,“琴、奏”写时注意上下结构大小比例,修正练写。
设计意图:
基于本课时教学目标,练习板块将进行字、词、句的巩固训练。因为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书写能力,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以往的写字经验,借助结构框架,努力写出端正规范的汉字,并在写好之后修正练写,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辨析汉字美感的能力。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听、读认识象声词,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想象、比较课文描写的画面,并积累背诵了不少自己喜欢的词句,收获可真大!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扩词两个。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摘录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B.你对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比较感兴趣?可以罗列出来,与伙伴组成合作小组,进行专题性研究。★★
设计意图:
在文章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巩固,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业”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再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之处,从文字走向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风
手风琴
微风/狂风水
打击乐
小雨滴/小溪/大海
美妙动
歌手
鸟叫/虫鸣/蝈蝈唱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