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父亲、树林和鸟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参考书后《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优美的语句,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拆字法等方式,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以及“雾蒙蒙”等19个词语;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朝”等13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通过想象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3.
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角色对比体会父亲和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
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并做摘抄积累。
【教学难点】
1.
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
听写课文中的生词。
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回答)
2.激疑。
师:上节课我们读懂了父亲是怎样观察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父亲、树林和鸟的故事。
设计意图:
阅读应该从题目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题目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关键信息。同时,释题也是一个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给课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的,从而达到能给自己习作起一个恰当题目的目的。
二、新授
探究一:巩固方法,精读“鸟味”。
1.带着疑问,再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用上了想象、找有感受的词语等方法来读文章,仔细看看课后第二题,你能读一读文章第10到15自然段。(出示课后判断: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父亲对鸟的习性了解吗?(生回答,全班交流,预设:了解,因为他能闻到鸟的味道。板书:闻到鸟味)
2.抓关键词,读出感受。
师:读13-15段,哪里让你最能感受到父亲对鸟儿的了解?我们学着上节课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画面一: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师:谁来演一演过夜的鸟儿,怎么样是焐?我们在生活中会焐什么呢?(预设:冬天我会在被窝里扔个热水袋,把被子焐热。)
师:猜猜看父亲是怎么知道的?(预设:父亲可能经常在旁边耐心观察,父亲有可能查了很多的资料,父亲有可能养过小鸟……)
师:是啊,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对文本进行合理的猜测。父亲对小鸟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十分了解它们。
画面二: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1)理解词义,为理解作铺垫。
师:“羽翎”谁会读?(指名读)谁能找一个近义词?(羽毛)
(2)练习上下文,由词到段。
谁来学着父亲说一说这一句。现在老师是小朋友,真奇怪,为什么鸟儿要这么做呢?(预设:因为这是黎明,会有很多露水在羽毛上很难受,因为羽毛湿答答的会飞不高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可以联系22段)
师: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画面三: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舒畅”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小鸟的心情宽舒欢畅,在森林里它感到十分自由、快乐。)谁用“舒畅”来说一句话?(指名说话)
3.指导朗读,读出情感。
师:怎样读好这几句话?(读出小鸟的欢快舒畅。指导带上表情和动作。)
师: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设计意图:
本文的中心思想并不直白,对于三年级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反复深入文本朗读逐步感悟,结合课后练习的第二题,以判断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文章内容提取信息,联系上下文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看叶知鸟”时,学生掌握了语言学习的方法:由词语到句子,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进而通过想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运用想象带入情境中深入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学习理解文章的方法。
探究二:由扶到放,深入“喜爱”。
1.
圈画词句,精细读文。
师:读课文第14至20自然段,(出示课后第二题)思考判断:父亲热爱自然,热爱鸟儿吗?请你和小组同伴分角色读一读,划出相关句子,圈出相关词语。
2.小组汇报,自主学习。
品读一:做鸟儿的听众。
(小组汇报预设: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歌唱,还和孩子一起做了听众。)什么时候鸟儿会唱歌?(预设:张开鸟喙时。开火车读“喙”。)鸟儿们要做什么?(鸟要准备唱歌了。)(板书:知鸟快活)
品读二:鸟儿和父亲的“快活”。
(1)走入情境,自由朗读。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师:谁想来读读看?(指名读)我来采访一下爸爸,当时你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喜欢小鸟,但是又很担心它被打中了。板书:知鸟快活,怕其受伤。)
(2)对比阅读,理解深意。
师:文中有三次写“快活”,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愉快,开心)文中它们的意思一样吗?(预设:有两次是写鸟儿特别快活,一次是写父亲此时最快活。)
师:请你在读一读这几处,想想它们之间有联系吗?(预设:我觉得父亲知道鸟儿最快活的时候,说明他很了解鸟儿;正因为鸟儿快活父亲才特别快活,说明父亲很爱鸟,护鸟。)
(3)再读全文,联系中心。
师:是啊!父亲不仅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最危险,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齐读第一段中心句(课件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品读三:父亲不是猎人。
师:(出示课后第二题:“父亲曾经是个猎人。”)读到这里,你同意这句对父亲的判断吗?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文中最后一段和一段。预设:因为父亲很了解鸟儿,如果是猎人鸟儿会非常危险;也说明“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师: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3.寄情于文,再次朗读。
师:带着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男女生合作读)
探究三:拓展延伸,畅谈收获。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预设: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师:难道我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预设:希望我身边所有的动物都不要受到伤害,自然和人类能友好相处,和谐相处。)
师:我们也来试着为保护鸟儿设计一条标语吧!
设计意图:
由扶到放,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走进文章人物形象,学会圈划有感受的词语和句子,加以想象和联想。在反复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在自主学、合作学之后,汇报朗读和阅读体会,通过联系上下文,通过对比关键词语的不同含义,进一步词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作用,对比人物形象,理解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和爱护。
三、练习
1.同桌间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读一读,记一记。(会读了,给☆涂上颜色)
轻声
生怕
捂热
热腾腾
鸟喙
舒畅
羽翎
露水
瞬间
猎人
惊愕
潮湿
抖净
快活
☆☆☆
请将所学生字,填在田字格里。
早上,当
阳撒满大地,
的树林渐渐清晰,每当
这时,只要你用
子深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到叶子上
珠的味道,
能闻到鸟儿扑打
的味道。
(1)仔细观察田字格,注意关键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2)反馈评议。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主要不要写得太长,修正练写。
设计意图:
基于三年级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能力的学习基础,把生字融入语境中书写,巩固学习生字书写的同时,回顾文章内容,调动学生已有的书写经验,借助田字格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等,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并能自主比较修正,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找关键句理解了课文,并积累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句子。收获可真大!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扩词两个。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摘录课文后第三题中的句子或是文中其他你喜欢的句子。★
B.你对鸟类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罗列出来,与伙伴组成合作小组,进行专题性研究。★★
设计意图:
“作业”乃是基于教学目标而设计,也是一个由易到难、从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的拓展作业则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23
父亲、树林和鸟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深爱大自然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