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基础巩固
1.(2021?番禺区一模)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化为B物态,下列哪种变化为升华( )
A.物态A变为物态C
B.物态B变为物态C
C.物态C变为物态B
D.物态A变为物态B
2.(2021?荆州模拟)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D.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3.把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为( )
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
4.(2021?平谷区一模)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甲图中,潮湿闷热的夏天,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棍冒“白气”
B.乙图中,消毒时,喷洒在身上的酒精很快消失了
C.丙图中,早春,冰雪开始消融
D.丁图中,环境温度在零下时,冰冻的湿衣服也能逐渐变干
5.(2021?青海)“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6.(2021?泰州)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B.
冬天河水结冰
铁丝网上的霜
C.
D.
冰袋给病人降温
冒出的“白气”
7.潍坊市气象台2020年12月28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我市出现寒潮天气,伴有雨雪、强降温和大风,小明29日早上发现家里窗子玻璃上出现了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
B.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
C.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
D.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
8.在足球世界杯中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而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凝华
B.升华
C.汽化
D.液化
9.寒冷的冬天,常常会发现教室的窗玻璃
(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形成冰花,这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
10.每年到了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你认为小孩发热时
(选填“要”或“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是因为盖被子阻碍了
。(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
11.在观察“碘锤”中的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
(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还可能会出现
(填物态变化)现象。
12.北方的冬天,夜晚气温可达到-5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如果让你选择用温度计来测此时的气温,你选择
温度计,如果要测萘熔化时的温度,不能选
温度计。
物质
水
水银
煤油
酒精
萘
熔点/℃
0
-39
-10
-117
80
沸点/℃
100
357
150
78
218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
B.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C.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旱的沙漠中,日落后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遇冷液化成水珠
2.碘升华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装置的安装遵循由下而上的原则进行
B.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利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仅仅是因为热水比酒精灯更能让碘颗粒均匀受热
D.加热结束后,把碘锤置于冷水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看到凝华现象
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的多次反射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雪在太阳光照射下融化成水
B.冬天房间窗玻璃内表面结有冰花
C.倒在碗里的酒精会逐渐减少
D.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5.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
(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干冰在实施人工降雨时有重要作用,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需要
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答案〗A
〖答案〗C
〖答案〗C
〖答案〗D
〖答案〗C
〖答案〗C
〖答案〗B
〖答案〗B
内;凝华;放热;
10.升华;吸收;不要;汗液蒸发吸热;
11.甲;熔化;
12.内侧;酒精;酒精;
能力提升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升华;凝华;霜;
6.凝华;吸;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