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推断题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熟练完成推断题。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所学知识找出推断题的突破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推断题
难点 找出推断题的突破口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四、教学环节预设:
导入1′-自主学习15′—合作攻关15′--小结8′---巩固5′
学习过程
导语:从两次适应性训练和平时练习,可以看出每次都有物质推断题,它具有条件隐蔽,变化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复习推断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1.(2010河南)某种矿石中的主要成分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能够做干燥剂。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用化学式表示:A B 。
(2)请写出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011襄阳)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 、KMnO4 、BaCl2 、 KCl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存在的是 ,一定不存在的 不能确定的是 。
4.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会五环旗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现有如图所示的五环,其中AB属于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相交两环中的各物质能发生反应,请你大胆猜想并完成下列问题
(1)A、B的化学式:A B
(2)写出Fe2O3+B的化学方
(二)合作攻关,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 解决有困惑的问题;初步归纳总结推断题的做题方法;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做题过程和做题方法。
(2)交流与展示 要求声音洪亮,边讲边写主要化学方程式。
(3)教师补充完善 借助多媒体演示
过渡语 有了这些方法,同学们会做的更好,完成达标训练
(四)达标训练,体验成功
5.(2011湘潭)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B、D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6. (2011福州市)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纯碱,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B、C的化学式是
A B C
(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纯碱是一种用途是 。
7.A、B、C、D是四种常见的物质,在自然界中能相互转化;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C和D;C与D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A和B。A在自然界中含量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C是一种糖类,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提供能量。请你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五)总结提升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收获
教师归纳: 做题技巧
仔细审题——抓住特性找突破口——顺藤摸瓜————
(六)板书设计
推断题
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组成
性质
审析原题——抓物质特征找突破口 现象 ——各个击破
反应
计算
用途
之最
教后反思
NaOH
Fe
Fe2O3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