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参考书后《识字表》,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想象画面,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感受高尚品质,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生活、加一加、比一比等方式认识“斗、棒”等1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反复朗读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负责、对同志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描写危险环境的内容,反复朗读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思考白求恩大夫的精神。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摄影插图,出示第一自然段,播放激烈的炮声录音。
师: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我们今天这个故事就是在会战期间发生的。(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揭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炮声的录音,拉近学生与课文背景故事的距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那个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为学生打下基础与铺垫,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感知,梳理思路。
1.自读初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后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读准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合作学识字。
出示:
战斗 大夫
镊子 敏捷 腹腔 撤走 恳求 迅速 瓦片
白求恩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争分夺秒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黑烟滚滚 敌机盘旋 爆炸 烧着
(1)师:这是预习时大家认为难读的词语,认识他们吗?
引导自由读——指名比拼(随机点评正音)——分大组轮读比拼。
(2)师:你觉得哪几个字特别难读?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预设:注意读准平舌音“速”,翘舌音“撤”,前鼻音“恩、迅”,后鼻音“棒”。形近字比较:捧—棒 头—斗 脸—险 吵—秒 讯—迅;熟字加偏旁或部件:恩:因+心 速=束+辶)
(3)师:读一读,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一行多音字:“斗”在“战斗”中读dòu,还有一个读音“dǒu”,组词为“斗笠”;“大”在“大夫”中读dài,还有一个读音是“dà”,组词为“大小”。第四行都是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
3.再读梳全文。
师:读一读课文,说说文章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用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试着说一说。(预设: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师:大家真会读书,你有什么想提出的问题?(指名说,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的问题中都提到了白求恩,对于他大家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学习生字读音,联系生活实际、巧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结合文本,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运用“六要素”学习法初步感知归纳文章大意的方法,并实践,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故事背景了解甚少,适当引入材料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做好情感铺垫。
探究二:动作、环境对比,感受沉着娴熟。
1.图文带入,初步体会。
师:“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kòng]地上。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你们看……(播放图片,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战争的紧急。)
师: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预设: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
2. 以读感悟,交流动作、环境对比描写。
(1)师: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小组合作读一读课文,圈出描写白求恩动作的词语或者句子,并说说看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小组汇报,研读关键词。
(指名读,课件出示:“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师:“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非常镇静工作。)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十分镇定地做手术?(敏捷)
师:白求恩是怎样敏捷地抢救伤员的?(预设:可以查字典理解敏捷,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动词理解。)(板书:敏捷)圈出关键动词。(预设:接、递、取、丢。当时几发炮弹就在小庙前地空地上,但是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板书:弹落庙前:镇定 )
(3)指导朗读,以情动人。
师:为什么要把战争的危急环境和白求恩大夫的手术放在一起描写呢?(预设:因为这是同时发生的,正因为战争才需要医生的救援;越是在危机中沉着稳重,越发体现出白求恩大夫医术精湛。)
师:怎样把危险的形势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你感受到什么?(预设: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
3.由扶到放,对比研读。
(1)师: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默读文本,独立思考。
(课件出示:“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师: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哪里体现白求恩大夫的精神? (预设:“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说明当时情形非常紧急,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体现了白求恩做手术时十分镇静,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师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4)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文中重点描写了战争危急的情境和白求恩大夫的动作描写,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从动词背后感受他的镇静与娴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感受词语运用的精妙,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接、递、取、丢”连续动词看似轻巧却在与战争的危机之感相对比,让学生反复研读感受白求恩技艺娴熟,把学生的理解推向深入。由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通过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
探究三:研读语言,感悟国际主义精神。
1.谈话过渡,再读文本。
师:战斗非常激烈,形势万分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说的?(出示要求:自读课文,画出白求恩说的话,互相交流)
2.小组交流,研读语言。
(1)交流反馈。
(预设:“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谁想来读一读?(指名多人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师: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预设: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师:“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联系上下文说说看你的理解?(预设:医生想陪着战士一起努力,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3. 重温场景,深化感情。
师:谁想来扮演读一读?(指名扮演“师卫生部长”和“白求恩”,表演朗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出示第五段)师:就这样,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设计意图: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部分,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研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分析段落大意,结合关键语句“手术台就是阵地”联系上下文和故事背景理解文章关键句子的含义。
三、练习
1.同桌间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读一读,记一记。(会读了,给☆涂上颜色)
战斗 小庙 大夫 镊子 敏捷 腹腔 撤走 恳求 危险 瓦片 布帘 迅速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硝烟滚滚 争分夺秒 匆匆赶来 弹片纷飞 ☆☆☆
设计意图:
基于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点,探究语言文字的巩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巩固生字。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了解了人物形象,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想象、比较环境描写的妙用,并积累背诵了不少自己喜欢的词句,收获可真大!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扩词两个。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摘录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B.收集有关战争英雄的人物描写,想想它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与伙伴组成合作小组,进行专题性研究。★★
设计意图: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研究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将本课所探知到的语言训练点到实处。为此,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将语言、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积累。
【板书设计】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小庙——手术台——阵地 弹落庙前——镇定 敏捷 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连续工作69个小时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