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酶
的
特
性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通过“酶的发现”引出酶的作用及本质,体现了科学实验导致科学发展的观点。关于“酶的特性”教材中设计了三个实验:一个演示实验“酶的催化效率”,一个建议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一个活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可见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对酶的特性已有所了解,加上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对实验课充满期待,这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但是由于学过的时间较久,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遗忘,再加上平时课堂上主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对探究实验及实验设计强调的较少,实验操作更少,可以说进高中后从未进过实验室,因此对本节课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度。
能力
目标
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学会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对结果的分析,能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
知识
目标
(1)说出酶的本质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3)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出酶的特性及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设置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试剂、器材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形成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实验演示法
3
启发式教学法
六、学法指导
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1
2
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七、教学过程
课前讨论
设计方案
1
演示实验
总结特性
2
确定方案
分组实验
3
结果展示
分析总结
4
(一)课前讨论
设计方案
提供的实验试剂及相关器材:可溶性淀粉溶液,α-淀粉酶溶液(唾液淀粉酶),过氧化氢溶液,碘液,菲林试剂,马铃薯块,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热水,冰水,试管、试管架、烧杯、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等。
(二)演示实验
总结特性
1、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试管
1号
2号
3号
4号
条件
常温
加热
加FeCl3
加H2O2酶
结果
结论
几乎无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很多气泡产生
1)1号、2号对比说明加热能促进H2O2分解
2)1号、4号对比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3)3号、4号对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二)演示实验
总结特性
2、探究酶的专一性
试管
A
B
C
D
条件
淀粉
蔗糖
淀粉+α-淀粉酶
蔗糖+α-淀粉酶
结果
结论
蓝色
蓝色
砖红色
蓝色
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三)确定方案
分组实验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方案一:
选择淀粉、唾液淀粉酶,分为三组,温度设置为100度,37度,0度,反应后用碘液进行检测。
方案二:
选择淀粉、唾液淀粉酶,分为三组,温度设置为100度,37度,0度,反应后用菲林试剂进行检测。
(三)确定方案
分组实验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方案一:选择H2O2、H2O2酶(马铃薯块),分为三组,分别加等量的盐酸、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
方案二:选择淀粉、淀粉酶,分为三组,分别加等量的盐酸、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用碘液进行检测。
方案三:选择淀粉、淀粉酶,分为三组,分别加等量的盐酸、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用菲林试剂进行检测。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四)结果展示
分析总结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四)结果展示
分析总结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四)结果展示
分析总结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完成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八、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较多,导致学生主体性未充分发挥,分析总结部分时间不足。
2、分组实验时小组较多,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小组的操作情况。
3、部分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课堂纪律观念不强,导致分组实验时有点乱。
不足之处:(共20张PPT)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说课内容
1
2
3
4
5
6
7
板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教材地位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前四章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正待了解细胞中能量的流动的知识。
2、教材内容:教材本节课引用大量科学史,一步步深入探究酶的作用及本质,以史为镜,渗透生命活动离不开酶的观点,也为下节课酶的特性做铺垫。
教材分析
1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无机催化剂,在日常生活中对酶也有初步的认识,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酶的作用及本质。
学情分析
Analysis
of
students
2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中出现的生命现象,设计实验,运用物质与能量观,证实想法,理解酶的作用及本质。
能
够
按
照科
学探
究
的
基
本
原
则
和过
程,
设
计“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探
究
实
验方案
,
并
积极展
开
交
流
。
通
过
对资料
的
分
析
、
讨
论,
学
会
运
用
归
纳
与
概
括
、演
绎
和
推
理
的
方
法,
探究酶的本质。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科
学
探
究
3
社会责任
基于对酶的作用及本质的认识尝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与之相关的问题。
酶的作用和本质。
1、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
4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以生物科学史为主线,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起点,启发探究原则为主,结合讲授、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原来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课堂转变成为教学者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甚至共同走向知识的课堂模式。
5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3
探究学习27’
Step4
Step5
限时训练,当堂巩固5’
体系建构5’
智慧导入3
’
Step1
Step2
①课时
6
自主研修5
’
(导入新课)
肉块为什么会消失?
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
设计意图:联系初中知识引出生物体对食物除了物理消化还存在化学消化,在化学消化过程中会有一些化学物质的参与。
(导入新课)
N2+3H2
2NH3
高温
高压
催化剂
2H2O2
2H2O+O2↑
MnO2
设计意图:联系化学学科知识,使学生推导出使肉块消失的化学物质是催化剂。
导入新课
资料一:细胞中的化学反应比起化学课上所学的反应要复杂得多,而且有些反应在细胞外,单纯用化学的手段是无法进行的,而在细胞内却可以快速顺利地进行。
资料二: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即细胞代谢。而细胞代谢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
—酶。
问题:酶在细胞代谢中起了什么作用?作用原理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出细胞代谢的概念,认识到酶可以作为细胞代谢中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对酶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的探究兴趣。
自主研修
在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内容,初步学习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探究-酶的作用及原理
提问:当你皮肤出现伤口时,医生用双氧水给你消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是什么气体?
引出实验课题,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自主探究-酶的作用及原理
自主探究-酶的作用及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出现的原始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逐步走进科学的本质,深刻领悟到科学实验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体会了科学实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完成对酶的作用的自主构建。
自主探究-酶的作用及原理
通过层层引导,生成结论: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加明显。
教师提问:酶为什么会起到催化作用?
酶的催化效率为什么比
Fe
3+
的催化效率更高呢?
自主探究-酶的本质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根据生物学史料,鼓励学生大胆预测,使预测结果与生物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
前科学
概念
进
行
反思
与
内
省
,
以
自
主
形
成
科学认知。力
求
身
临
其
境
、
换
位
思
考
。
教师隐
藏
最
具
教育
价
值
的
原
始
问
题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酶的本质。
限时训练,当堂巩固
1、为什么说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说出两条理由。
2、下面关于酶的作用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设计意图:限时训练设计与教学目标呼应,学生当堂限时完成练习,并及时给出答案,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运用,还可以检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体系建构,反思总结
新课程理念
强调
学
生在
“做
中学
”
,教师
在
“学中教
”。探究性学习是学
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亲历
”。本节课通过“自主设计
、合作探究
”的探究实验方式
,为学生提供
了亲身体验“做科
学
”的会
,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实验
,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理解生物科学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
。此外
,本节课运用数字化实验手段
,在清
晰
、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同时
,更能快速地完成实验中的数据实时采集和相关图表
、曲线的生成
,对于帮助学生完成模型建构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和吸纳相关知识
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内容构建简单知识网络,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养成知识梳理的习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总结反思能力。
板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
三、本质
(1)场所:细胞内
活细胞产生的
(2)实质:细胞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统称。
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二、酶的作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