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1 11: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有关一双鞋的历史....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知道三大战役和
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2.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之间的关系。
3.探究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
4.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
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战国】荀子
两位历史人物的总结有何共性?
怎么样才能取得“民心”
呢?
以史为鉴
得君子心者得诸侯;得民心者得天下
——【西晋】司马懿
目录
02
得天下——三大战役定乾坤
渡江战役得天下
得民心——土地改革民心齐
01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农民生活条件恶劣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民心
得天下
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得民心
得天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土地改革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背景: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得民心
得天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措施:
中国土地
法大纲
时间:
内容:
1947年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
平均分配土地
1.背景:
土地改革
得民心
得天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背景:
2.措施:
土地改革
得民心
得天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土地改革
1.背景:
2.措施:
3.结果: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农民分到牲畜
得民心
得天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影响:
土地改革
2.措施:
3.结果:
原热河有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财产
最后一碗米用作军粮,最后一尺布来缝军装,最后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
1.背景: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翻身农民送子弟参军
农民组成担架队支援前线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1946.6
130

国民党军队:
430

195

373

1946.6
1947.6
人民解放军:
战略防御
1947.6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敌我力量对比和战争形势已发生变化
战略进攻
3.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挺进大别山
1.时间:
1947.6
2.部队:
刘伯承、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战略防御
1946.6
1947.6
战略进攻


南京
武汉
战略进攻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430

130

373

195

280

365

国民党军队:
人民解放军:
1946.6
1947.6
1948.9
1946.6
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挺进大别山
1948.9
战略决战
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中共认为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战略决战
1.辽沈战役
1946.6
战略防御
1947.6
战略进攻
1948.9
三大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我是小小编剧家
聚民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用民心
得民心
1946.6
战略防御
1947.6
战略反攻
关门打狗
1.辽沈战役
①开始时间:
②指挥者:
③作战部队:
④意义:
1948.9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
徐州
碾庄
陈官庄
黑虎掏心
2.淮海战役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①开始时间:
②指挥者:
③作战部队:
④意义:
1948.11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张家口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塘沽
3.平津战役
①开始时间:
②指挥者:
③作战部队:
④意义:
1948.12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解放了华北全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4.意义
三大战役
1946.6
战略防御
1947.6
战略进攻
1948.9
战略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国共划江而治,好不好…
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
南京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1.时间:
2.结果:
渡江战役
1946.6
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1948.9
战略决战
1949年4月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
在大陆的统治
上海
南京







西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天下
得民心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时间:1949年4月的一个下午
地点:老北京的一个茶馆
人物:老张头和他的邻居李大爷
事件:老街坊茶馆里摆龙门阵
情景体验:茶馆龙门阵
中共:
国民党:
中共的正确领导;
解放军英勇作战;
战略战术得当;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腐败统治,不得民心
老张头和李大爷的龙门阵
张:老李,这几天看报纸了没?解放军占领南京了,大喜啊!??
李:知道知道,我儿子托人来话了,说战争胜利了,要回家啰。
张:是大喜事啊。我说这白云观的签可真准。
李:怎么讲?
张:之前蒋介石在白云观求了一签,是下下签。不久,毛泽东也上了白云观,抽了一签是上上签,这是否是天意呢?
李:不不不哪里是天意,分明是民意,民心所向啊。
张:对对对,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终于收拾了那群吸人血的地主。我们干活也有劲儿了。
李:这得感谢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啊,个个都是真汉子,把国民党打得落花流水。
张:有勇无谋也不行,还需要战略战术得当。有勇又有谋,还怕国民党不成?
李:是啊!要是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新天地呢,可惜就是台湾与大陆又分离了。
张:一步一步来嘛,我们人民拥护着共产党,台湾迟早会回来的。
明朝末年,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分离至今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
蒋介石逃往台湾
?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几次分离?
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会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




1.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2.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到处找不着毛主席,最后看到主席在房顶上站着。他问毛主席:“看什么呢?”毛主席说:“锦州!”周恩来说:“隔着1
000多里地呢。”从中可以判断出当时正在进行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B
A




3.1947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
C.三大战役获得胜利
D.上海解放
5.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B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