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共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旅鼠之谜》(共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16 13: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3课《旅鼠之谜》(共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初步把握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从文中找出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联类引申,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了解自然的奥妙。
4.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地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进行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 ( http: / / www. )问题,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
教学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文意,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深层探究,明确课文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感受其知识性、趣味性;延伸拓展,关注自然的奥秘。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000多只!奇不奇 一旦旅鼠过多,毛色就会由灰黑色变成橘红色,招引天敌吃掉自己,奇不奇 如果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下去自杀,奇不奇 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没有解开谜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旅鼠之谜》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第三组代表用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北极旅鼠》片断
2、学生口头描述旅鼠的模样,要体现出旅鼠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1、找同学向大家介绍作者及作品。(师补充)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
2、找同学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
投影显示:
徘徊pái huái 媲美pìměi 笃信dǔ xìn挑衅tiǎo xìn迷惘mí wǎng
啮齿niè chǐ 饶有兴趣ráo yǒu xìng qù 全军覆没quán jūn fù mò
解释词语:(用抽取器抽取学号,让该学号学生解释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二)学生细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师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文句:“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三)深入探究
1.重点体味课文最后丹尼斯说的话,他说得有道理吗 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教师应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
(多媒体显示)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学生自由发言。
2.本文主要借旅鼠这些特殊之谜来说明什么问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提示: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口增长与自然有什么利弊关系)
学生围绕“人与自然”及其关系来说明即可,教师点评。
明确以下主要观点:
    ①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②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
    ③ 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④ 从位梦华、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⑤ 探索奥秘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吃苦的精神。
    ⑥ 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人类去研究。
四、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1、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 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学生思考、明确: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 ( http: / / www. )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3)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我”不仅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问有答,反复解开疑问。)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结论,个小组发表看法,教师点评。
2、学生自主选例评析,品味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如: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作者写来烦而不乱,请细细品味。
如:篇末丹尼斯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有趣隽永,引人人胜。)
3、选择北极旅鼠三大奥秘中的任意一个奥秘,大胆而合理地猜 ( http: / / www. )测一下吧!
学生大胆想象、猜测,言之成理即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质疑。
五、拓展延伸
1、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2、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阅读材料《梦想中的乐园》和《科幻大师 妙想未来》,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拟几条宣传语,呼吁人类保护自然,热爱动物。
(宣传语: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树护绿……)
3、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人类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的严重后果。
(提示:以漫画、歌唱等方式表现主题。)
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谈谈自己的创意。
六、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因此,我们要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呵护人类的朋友,让地球上的生命和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关于人与自然发生矛盾的资料,制作成小卡片,贴在班级宣传栏上。
板书设计:
旅鼠之谜
介绍 繁殖能力强 有节制控制人口
记叙的方式 —→ 旅鼠之谜 自杀 —→启示
死亡大迁移 自然具有调节平衡的作用
形式灵活 构思独特 吸引读者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教后记:
本节课通过读故事的方法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要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行为必将造成公害。从课堂情况来看,知识目标基本达成,注意了文体特点的简介与学习。本节教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迁移训练时,让同学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人类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的严重后果。有一名女同学,在黑板上运用拟人夸张的方法画了一幅漫画,揭示了主题。这样的训练,使同学动手与动脑,知识与兴趣,理性与特长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学生发言机会不很多,没能让绝大多数同学得到口头表达的锻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说,设置问题时分层次,并让学生多探究问题。逐步学习逐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反思和向别人学习过程中,力争尽快达到讲课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既解学生疑惑,又发人深思,让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具有艺术的效果。
拓展阅读:
梦想中的乐园
李建云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
  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
  建太空城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9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
  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约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顶蓝天,脚踏实地。“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太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
  还有一种设计,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32千米的大圆筒内。圆筒围绕竖直轴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
  太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显然,现有的 ( http: / / www. )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太空城整体发射上天。因此,建造太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航天飞机能自由地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完善后,才能担负起如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先在太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太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
  建造太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造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
  提示: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该努力学习,提高科技水平,尽快把梦想变成现实;珍惜资源,保护好美好家园;发展科技,研制节能产品;扩大对资料的利用范围,变废为宝;降低能耗,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科幻大师 妙想未来
(英)阿瑟·克拉克
李 威译
  没有人可以预见到未来,我只是试着勾勒出“未来”可能的样子──尽管几年后一些无法预料的发明或事件会使这些预测显得荒谬,最经典的例子就是40年代末期,IBM主席说全世界只需要5台电脑,而我自己的办公室就摆放着不止这个数字的电脑。
  当然我不是在讽刺什么,我自己也在1971年预测人类会在1994年登上火星,而现在,如果幸运的话,这一梦想会在2010年实现,另外,我在1951年乐观地建议应在1978年有个登月行动,结果阿姆斯特朗他们把这一时间几乎提前了10年,狠狠地打击了我。但令我自豪的是1945年果然发射了商业通讯卫星。
  以下列举了一些我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到2100年12月31日时,你可以看看我说的有多准。
  2001年 对木星和土星的研究将升温,也许会发现木卫二星冰山覆盖下也有生命存在。
  2002年 低温核反应堆制造的干净、安全的能量将进入市场,核能将用于商业用途,预示着以石油、天然气为燃料的时代将结束。
  2003年 汽车业将以新燃料取代目前的汽油,同一年,美国宇航局将机器人火星探测者发射升空。
  2004年 被公众接受的第一个克隆人出现。
  2005年 火星探测者将从火星上带回第一个样本。
  2006年 最后一个煤矿关闭。
  2008年 某个国家的某个城市将由于原子弹不慎爆炸而遭到严重破坏,经过联合国的简单讨论后,全世界的核武器将被毁灭。
  2009年 将出现第一个家用手携的量子发动机,它们可用来发电,电力站将因此关闭,架高压电缆铁塔的时代结束。
  2012年 宇宙飞船飞机将用于商业用途。
  2013年 英国的亨利王子将成为英皇室中飞入太空的第一人。
  2015年 受量子发动机的影响,铅和铜变得越来越有用,价格将是黄金的2倍。
  2016年 目前使用的货币将取消,全球将通用一 ( http: / / www. )种“百万瓦特/小时”的货币单位。
  2017年 我的100岁生日将在太空中的希尔顿饭店度过。
  2019年 一颗大流星将在北极尖上滑过,引发的地震海啸会给格陵兰岛和加拿大沿岸造成严重破坏。
  2020年 人造智能(像机器人等)将达到人脑的水平,从此,地球上将有两种聪明的物种同时存在。
  2021年 人类首次登陆火星。
  2023年 通过电脑提取DNA,将克隆出恐龙。
  2024年 银河系中心将测出红外线信号,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要破译这种信号肯定以失败告终。
  2025年 对神经病学的研究将能理解各种感官并且会直接运用这种成果,做出一种金属“大脑帽”,任何人戴上这顶帽子,都能进入真实或虚拟空间,体验整个世界。医生们戴上这顶帽子,可以体验病人的症状,这个“大脑帽”还能用于法庭,撒谎已变得不可能。
  2040年 纳米技术运用纯熟,只要有材料,什么都能做出来,甚至能用泥土做出美食来。因此,工业和农业将消失,艺术、娱乐和教育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2050年 厌倦了每天的生活,上百万人用冷冻法让自己“移民”到未来以寻求刺激。
  2057年10月4日 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100周年,地球、火星等各星球上的人们将庆祝宇宙生日。
  2090年 将利用技术使全球变暖,以推迟下个冰期的到来。
  2095年 “宇宙驱动力”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开始探索太阳系外的星际。
  2100年 历史开始……
  提示:痛快地幻想未来,有何不可。即使时间不对,但也有实现的可能。许多胡说八道,在未来都有可能实现。古代的许多神话,要么是对远古的记忆,要么是对未来的幻想,要么是对真实的记录。鳌鱼驮地的神话,是否是对大陆板块的认识?嫦娥奔月的传说,是否是对未来个人服上药自动在太空旅行的预言?练丹田元气以补脑的学说,过去是被视为无稽之谈,现在却被现代医学“肠脑颅脑”的理论所证实。
  人的智慧在于忆过去想未来,在于无中生有,在于苦中取乐。智慧可以用在任何一方面,当然也可以用在幻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