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课件(25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31 07: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请同学们欣赏课本(1—7页)课本图片,仔细观察画面,作品中表现了哪些内容?
什么是花鸟画?
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思考:中国画除了以植物、动物、昆虫等生物为题材还有哪些表现题材?
欣赏图片,总结作品的表现内容,讨论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的分类
花鸟画
山水画
人物画
《芙蓉锦鸡图》
1、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
2、整幅作品色彩有何特点?
3、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有何寓意?
4、构图有何特点?
当年进军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作为皇帝宋徽宗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滥增苛税,弄得民不聊生,葬送了北宋的大好河山,作为画家,他艺术天分极高,凭借天分和好学,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可以说他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书画的皇帝。
《芙蓉锦鸡图》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转轻颤动,蝴蝶蹁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用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绘画特色:“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皇帝画家为什么要画鸡呢?
宋徽宗赵佶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目的是借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儒家的5种伦理道德。
鸟类在自然界中有哪些?
你想看看古代画家是怎样描绘他们的吗?
《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筌
绘画内容?
绘画特色?
创作背景?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筌
绘画内容:此图为手卷,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匀分布,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
绘画特色: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是豆粒,却刻画得十分精细,须爪必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创作背景
画面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
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画出来吗?怎样才能画出来?
画家黄筌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鸟,长期观察写生。
笔墨中的自然来源于真实的自然,笔墨中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
徐黄二体是什么?
在唐人卓越成就的基础上,五代时期花鸟画科逐渐发展壮大,技法也日益成熟。由于他们生活境遇和性格的不同,在绘画上自然形成了取材意趣的不同,正所谓“徐熙野逸,皇家富贵”。
黄筌的花鸟画,以勾线、填色、染色为主,造型严谨,工整艳丽,开工笔画先河;
徐熙则偏于写意性,重水墨,重意境,重笔迹,超脱淡逸。
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两派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花鸟画两大主要体系。出现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种绘画风格,被后人称为“徐黄二体”。徐黄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的成熟。
这三幅图有何不同?
各有何特点?
工笔花鸟画:精工、逼真,细致。
写意花鸟画:形体概括,讲究神似。
照片:真实自然。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也试着描绘你喜欢的小鸟和昆虫吧。
课堂小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画传统。而工笔花鸟画的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表现了画家们的审美理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