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件(1课时)共35张PPT+教案+古诗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件(1课时)共35张PPT+教案+古诗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09:09:0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PPT
统编版
四年级

新知导入
语文园地
新知导入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如何调动各种感官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体会来谈,也可以说说自己读其他文章时的感受。
新知讲解
读《观潮》,我边读边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读《走月亮》,我随着作者一路走,一路欣赏月下的美景,脑海里不断切换画面。
新知讲解
读《现代诗二首》,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倦鸟驮着夕阳飞翔的样子,仿佛听到了鸟儿的阵阵鸣叫声……
读《繁星》,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繁星向我眨着眼睛,仿佛听到海浪的声音。
新知讲解
看来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都有了真切的阅读感受,我们来读读“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
新知讲解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如《走月亮》中,那果园里的香味扑来,有雪梨、火把梨、紫葡萄……瓜果飘香,令人陶醉。
新知讲解
从小伙伴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看 样子
听 声音
闻 味道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新知讲解
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方法。
新知讲解
词句段运用
读三声
luó
xuān
lónɡ
chè
xiāo
qiǎo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读一读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讲解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声音的。
第一排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排词语形容声音小甚至没有声音。
新知讲解
读这些词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人声鼎沸”和“锣鼓喧天”这两个词语让我想到节日的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的热闹场面。
新知讲解
“震耳欲聋”和“响彻云霄”让我想到春节时爆竹声、烟花绽放的画面。
新知讲解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课堂练习
演练台
大年初一,街上(
)、(
),鞭炮声(
),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新年气息。
在图书馆里,虽然有很多人,但是大家都在安静地看书,整个图书馆里(
)。
老师的眼睛真厉害,上课时,哪怕你跟同学只是偶尔(
),她都会发现。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鸦雀无声
窃窃私语
人声鼎沸
拓展积累
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
声如洪钟、如泣如诉、絮絮叨叨、
呢喃细语……
新知讲解
词语运用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读一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这几个加点的词语都是表示时间很短。这样的词语还有:一刹那、一眨眼、顷刻间……
新知讲解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
.
.
.
.
.
.
.
.
.
.
.
.
.
.
.
例:起风了,霎时间尘土飞扬,吹得树枝乱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一切又归于平静,树又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新知讲解
方法:
想象事物的动态变化。
用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


把描绘的画面写下来,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
新知讲解
我们常说要字迹工整,书写美观,可究竟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
书写提示
新知讲解
这段文字的书写,你认为好在哪里?
整齐、美观
新知讲解
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美观呢?
1.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2.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3.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正确握笔,坐姿端正,还要保持“三个一”。
新知讲解
仿照范例书写。
展示书写作业,集体评价,找出问题。
同桌交换作业,相互评价。
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快拿起手中的笔开始练字吧!
新知讲解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主要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
唐朝有位诗人,因擅长写山水诗而著名。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誉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王维。王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主要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
日积月累
新知讲解
鹿

[唐]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zhài
wéi
fǎn
tái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古诗。
注意“柴”的读音,不能读成“火柴”的chái,应该读zhài。
新知讲解
朗读指导
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新知讲解
鹿柴:辋川(位于陕西西安)的地名。柴,同“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闻:听见。
返景:返照的阳光。景,同“影”,日光。
复:又。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新知讲解
结合插图,练习说诗意。
空荡荡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人的声音。傍晚的阳光射入密林深处,又照在青苔之上。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诗,说说整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
鹿

[唐]王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幽静、深远
新知讲解
哪句诗给你这种感觉?你通过这句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鹿

[唐]王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写出山的空旷。
从听觉的角度,衬托出山林的寂静。
深山幽远的感觉。
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深。
合作探究
熟读成诵
合作朗读。
同桌赛读。
全班齐诵。
小组比赛背诵。
拓展延伸
素材库(描写景物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读诗句
,想画面。
交流平台
想象画面(看、听、闻……)
词句段运用
想象画面
描绘事物、
书写提示
一行字保持水平,字距保持均匀。
日积月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
3.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4.
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有了哪些阅读体验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语文园地)
二、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如何调动各种感官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体会来谈,也可以说说自己读其他文章时的感受。
1.请大家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边读边想象画面的。
2.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预设1:读《观潮》,我边读边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预设2:读《走月亮》,我随着作者一路走,一路欣赏月下的美景,脑海里不断切换画面。
预设3:读《现代诗二首》,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倦鸟驮着夕阳飞翔的样子,仿佛听到了鸟儿的阵阵鸣叫声……
预设4:读《繁星》,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繁星向我眨着眼睛,仿佛听到海浪的声音。
3.看来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都有了真切的阅读感受,我们来读读“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
4.引导梳理方法。
(1)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让我们从课文中感受了自然之美。让我们来听一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指3名同学朗读。
(3)提问:从小伙伴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教师板书:看 样子 听 声音 闻 味道)
(5)小结:汉语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句子可以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就连一个词语也会使人浮想联翩!
所以,我们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上教学“交流平台”,以本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交流阅读方法,再让学生阅读小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运用,将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的方法付诸实践。)
三、读记词语,想象画面
1.读词语,说发现。
(1)自由认读:借助拼音把词语读正确。
(2)检查认读:指名读——齐读。提示:“悄无声息”的“悄”读第三声。
(3)引导发现:指名学生分行认读,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的词语。
(4)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
不同:上面一行形容声音嘈杂,音量大;下面一行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相同:八个词语都是形容声音的,都富有画面感。
2.读词语,想象画面。
(1)引导交流:读这些词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
预设:
读“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这两个词语让我想到节日的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的热闹场面。
读“响彻云霄”
和“震耳欲聋”让我想到春节时爆竹声、烟花绽放的画面。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3)填写词语。
课件出示:
①大年初一,街上(
)、(
),鞭炮声(
),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新年气息。
②在图书馆里,虽然有很多人,但是大家都在安静地看书,整个图书馆里(
)。
③老师的眼睛真厉害,上课时,哪怕你跟同学只是偶尔(
),她都会发现。
(4)小结: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3.积累词语,拓展补充。
(1)读记词语。
(2)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声如洪钟、如泣如诉、絮絮叨叨、呢喃细语等)
(设计意图:文字能激发人的想象。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边读词语边想象文字背后的声音和画面,让词语学习具有情境感,同时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四、运用词语,描述事物
1.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两组词语。
(2)女生读左边的词语,男生读右边的词语。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左边是表示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词语,右边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2.运用词语。
(1)提问: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2)教师示范。
课件出示:
起风了,霎时间尘土飞扬,吹得树枝乱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一切又归于平静,树又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3)练习描绘。
①梳理方法:选择一种事物,先想想与这种事物相关的场景,再用上加点的词语描绘出事物的变化。
课件出示:
?●想象事物的动态变化。
?●用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
②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4)学生练写:把描绘的画面写下来,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
(5)全班展评。
(设计意图:运用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事物,旨在让学生把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这一练习也紧扣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时,在读中发现词语的特点,联系生活体验想象事物的动态变化,注重示范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和联系,再明确要求,接着示范引路,帮助学生领会描绘的方法,最后学生进行口头描绘并写下来。)
五、书写提示
1.谈话导入: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能让人终身受益。那么,怎样才能写得一手好字呢?
2.观察书写范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的书写范例。
(1)引导:这段文字的书写,你认为好在哪里?(整齐、美观)
(2)提问: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美观呢?(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确握笔,坐姿端正,还要保持“三个一”。
(3)学生齐读书写提示。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仿照范例书写。
(2)教师展示学生作业,师生集体评价,找出问题。
(3)同桌交换作业,相互评价。
(4)教师点拨: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整行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工整、美观,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通过仿照范例书写并评价展示,抄写句子进行班级书写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写好汉字的兴趣。)
六、日积月累
1.导入古诗。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选编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美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感受到文字中的风景之美。“日积月累”围绕这一主题选了王维的古诗《鹿柴》,这首诗描绘的是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鹿柴》)
2.朗读古诗。
(1)读通读顺。
借助拼音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提示:注意“柴”的读音,不能读成“火柴”的chái,应该读zhài。
(2)读出节奏。
自读感悟——师范读(划分节奏)——齐读。
3.读懂诗意。
(1)感知诗意:结合插图,练习说诗意。
(2)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
鹿柴:辋川(位于陕西西安)的地名。柴,同“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闻:听见。
返景:返照的阳光。景,同“影”,日光。
复:又。
4.想象诗境。
(1)自由读诗,说说整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幽静、深远)
(2)提问:哪句诗给你这种感觉?你通过这句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拨:第一句直接写出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用人的声音衬托出山林的寂静;第三句写出深山幽远的感觉;第四句写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深。
5.熟读成诵。
(1)师生合作朗读。
(2)同桌赛读。
(3)全班齐诵。
(4)小组比赛背诵。
(设计意图:王维的《鹿柴》“诗中有画”,在学生反复读好诗句、初步整体感知诗意后,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想象画面(看、听、闻......)
词句段运用
想象画面,描绘事物
书写提示
一行字保持水平,字距保持均匀
日积月累
读诗句
想画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