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9-01 14: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勇敢的鄂伦春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节奏与旋律特点,并用爽朗的声音演唱,能进行简单轮唱。
过程与方法
运用声势动作感受熟悉音乐,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渗透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并学唱歌曲,了解鄂伦春族。难点:有序的为歌曲伴奏,达到轮唱的效果。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响板、碰铃、双响筒)、电钢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1.《奥尔夫音乐》律动。
2.《小蚂蚁》轮唱练习。二、导入
1.提问式:同学们,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呢?除了汉族外,其他民族被统称为少数民族,今天老师要与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个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世世代代以打猎、捕鱼为生的民族,鄂伦春族。2.对鄂伦春做简要介绍。3.出示课题《勇敢的鄂伦春》。三、感受音乐
1.聆听伴奏音乐,教师领学生运用声势动作拍手感受音乐。2.再次聆听伴奏,运用练习恒拍的声势动作。
3.三次聆听伴奏,运用双八分的节奏感受音乐。4.四次感受音乐,将前三种声势动作结合起来感受音乐。5.运用打击乐器拍打节奏,碰铃(二分),双响筒(四分),响板(八分),跟伴奏音乐,运用第四条声势节奏进行乐器伴奏。教师提问: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四、按节奏读歌词1.师读(用双响筒敲节奏)。2.引导学生读歌词。五、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2.用“LU”哼唱歌曲。3.引导学生加词歌唱,纠正易错之处。4.师生分乐句接龙。5.跟伴奏完整演唱。六、表现音乐1.简单轮唱。(1)师生轮唱。(2)学生分组轮唱。2.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鄂伦春族民歌,大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就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砍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乡。
一、课前准备1.随教师做律动进教室。
2.练习轮唱。二、回答问题,了解民族1.预设。生1:56个。
生2:汉族或者其它答案。2.了解鄂伦春的风土人情。三、感受音乐
1.拍手律动(二分节奏)。2.练习恒拍(四分节奏)。
3.拍胯律动(八分节奏)。
4.前三种声势动作结合起来。5.分三大组,用响板、碰铃、双响筒进行伴奏。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四、解决生字1.手敲恒拍加弹舌。2.读歌词
。五、学唱歌曲1.做恒拍练习加弹舌。
2.
用“LU”哼唱。
3.在教师的纠正后改正。
4.与教师配合乐句接龙。
5.跟伴奏完整唱。六、表现音乐1.配合轮唱。(1)与教师配合轮唱。(2)分组配合轮唱。2.分组完整表现歌曲。七、聆听小结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轮唱的练习为后面的突破难点做铺垫。本单元主题为五十六朵花,由民族导入新课,顺其自然。感受环节,运用二分、四分、八分节奏,从易到难,最后将三个节奏结合起来的形式,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节奏的变化。解决疑难生字为学唱歌曲做铺垫。通过多个环节使学生掌握歌曲。简单渗透轮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丰富。




勇敢的鄂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