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2020年年度突破”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研制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B.化学纳米传感器应用于快速诊断,检测新冠病毒
C.发现快速射电暴的新源头——磁星
D.重新设计大分子单体,制造更易回收的塑料
C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玻璃破碎
C.灯泡发光
D.食物腐烂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C
D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和加热是不一样的
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瓷器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的发生
5.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做化学反应的仪器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瓶
D.锥形瓶
B
D
6.工厂储存天然气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B
7.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
)
A.盛放固体的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A
8.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的液体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C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煤作燃料
B.用金刚石裁玻璃
C.用铁制门窗
D.用冰块制冰雕
A
10.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1.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12.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成分含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B
13.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明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小明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C
14.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洒出酒精并着火时,最好应立即(
)
A.用水泼灭
B.用嘴吹灭
C.用沙子盖灭
D.用湿布盖灭
15.小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面读数为2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
11
mL。小红在此次操作中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9
mL
B.11
mL
C.大于9
mL
D.小于9
mL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8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均填序号)?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④矿石粉碎 ⑤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⑥铁能生锈 ⑦水是无色液体
⑧酒精挥发 ⑨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100
℃ ⑩汽油易挥发
②⑥
①⑦⑨⑩
③⑤
④⑧
17.(7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是在
和
的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2)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
原子
分子
(3)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则。如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
不得
,
不要把
,
不得
。?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用手接触药品
实验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0分)(一)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
集气瓶
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药匙
试管夹
(二)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减少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试管加热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
。?
(3)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
。?
(4)量取8
mL液体时,选用10
mL量筒而不选用100
mL量筒:
。?
C
A
B
B
19.(10分)如图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C
倒放
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
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
(5)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
(填“试管底部”或“试管口”)套上、取下。?
试管底部
成股流下
聚成水滴
刷洗(或“洗涤”)
外
预热
三、(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如下探究。
经查阅资料可知: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石蜡。白色固体、质软、沸点低。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其燃烧产物是
和
。?
(3)向焰心处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气态
二氧化碳
水
温度最低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I: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水不浑浊
澄清石灰
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罩一个内壁蘸有澄
(4)猜想和验证:完成下列操作和现象描述。
假设Ⅱ: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玻璃管内壁附着白
(或“不能被点燃”)
没有出现火焰
色固体
(5)由以上可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
(填字母)。?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一)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打开
关闭
关闭
打开
(二)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大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字母)处最先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外焰
a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