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的改变

文档属性

名称 动能的改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6-16 14: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节:动能的改变
扑克穿木板
一、动能
1.定义:
动能的大小与 ? 有关。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动能
1.定义:
动能的大小与 质量和速度 有关。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C:\Users\lenovo\Desktop\陈珍 课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asf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大小:
结论:动能的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
物体的速度越大,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大小:
3.单位:
kgs2
m2/s2
=(kgm/s2)m
=Nm
=J
与功的单位相同
4.动能是标量,
状态量。
练习1:物体的质量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不变。
总结:动能是标量,与速度方向无关,只
与物体的质量及其速度大小有关。
A.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也不变。
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A
D.物体的速度变化,则其动能也一定变化。
两个常见生活现象
①、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慢慢停了下来。
问:足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哪些物理量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②、把一粉笔头或身边的小物体拿到一定高度后静
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粉笔头将做什么运动?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动能将怎样变化?
为什么?
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
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理论推导:
设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至V2。
V1
a
F
s
V2
F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的加速度a多大?
(3)V1,V2,S之间的关系?
W = F S
a =
F
m
V22-V12=2as
S=
V22-V12
2a
=
(V22-V12)m
2F
(4)你能推导出力F所做的W=
理论推导:
设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至V2。
V1
a
F
s
V2
F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的加速度a多大?
(3)V1,V2,S之间的关系?
W = F S
a =
F
m
V22-V12=2as
(4)你能推导出力F所做的功W=
(V22-V12)m
2F
W = F
W = m(V22-V12)
2
1
W = mV22- mV12
2
1
2
1
V22-V12
2a
(V22-V12)m
2F
S=
=
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外力做功之和。
动能改变
和某一过程(始末状态)相对应。
同一
过程
三.动能定理
或:W总=Ek2-Ek1=ΔEk
1、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改变
2、表达式:W=Ek2- Ek1 =ΔEk


1、定理中的W为物体所受合外力
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做功,
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都成立。
三.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
2、表达式:W=Ek2- Ek1 =ΔEk
练习: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f的作用,发生一段位移s,在这个过程中小车动能的改变量?
解:
fs
= ΔEk
-
fscos180°
=
= ΔEk
W=ΔEk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改变
3.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
2、表达式:W=Ek2- Ek1 =ΔEk
(填 > = < )
(填 增加,不变,或减少)
合外力做正功:末动能 初动能,动能 。
合外力做负功:末动能 初动能,动能 。
合外力做不做功:末动能 初动能,动能 。
>
<
=
增加
减少
不变
3、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做负功动能减少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改变
例题:一辆汽车以V1=60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
发现在前方约S=30m处有一包东西,马上紧急刹车。
设司机的反应时间t1=0.75s,刹车时汽车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O.75,求汽车到达这包东西所在处的速度。
解:根据题意
汽车在t1=0.75s时间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S1=V1t1=16.7×0.75=12.5(m)
所以从刹车到达这东西的位移:
S2=S-S1=30-12.5=17.5(m)
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汽车到达这包东西所在处的速度v2:
1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
对汽车刹车后
由动能定汽理
确定各力做功
3确定初、末动能
4列方程
2受力分析
f
s
动能定理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
力所做的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和;
(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
(4)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未知量用符号表示),
求解方程、分析结果。
作业:
课后作业 4,5
导与练 10 做在科作业纸上
课后作业 1,2,3,6 做在书上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