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________。
时间:1937年9月。
地点:山西________。
中国主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指挥者:________。
结果:胜利,歼灭日军1
000多人。
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神话。
知识点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毛泽东《论持久战》
目的: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________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发表时间:________年。
主要内容: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________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________。
意义:《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建立根据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到________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__________等战法。
巩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____________,实行民主选举等;实行地主____________、农民________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背景:日军的“________”和“三光”政策。
特点:大规模主动进攻。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时间:________年下半年。
地点:________。
指挥者:________。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________,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1.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大捷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期间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地点位于今天的
( )
A.山东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山西省
核心知识点——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上海—瑞金—延安
B.上海—延安—瑞金
C.瑞金—上海—延安
D.延安—上海—瑞金
4.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核心知识点——百团大战
5.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6.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东北人民抗战
D.全民族抗战
知识过关
1.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平型关大捷的重大意义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攻击日军的大规模胜利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2.某根据地以太行山为依托,西起同蒲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接正太铁路,南邻黄河北岸,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是华北战略要地之一。该根据地是( )
A.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B.晋绥抗日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山东抗日根据地
3.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 )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④开展大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讨论起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说错了,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习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核心素养要点:勤于反思]
材料一
蒋介石在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电报:“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材料二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赵箭平《谈谈屏幕上的国军抗日英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电报中的“一战”是哪次战役,该战役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是哪一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它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哪一战场?(2分)
(3)材料三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说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认识。(2分)
7.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探究任务。(10分)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
800余次
2.5万多人
2
000多千米
近3
000个
【战法创新篇】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哪一战役。(2分)
(2)请说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4分)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想?以上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何启示?(4分)
答案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太原
平型关
林彪
不可战胜
知识点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亡国
1938
人民
中国
1940
延安
麻雀战
水上游击战
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
交租交息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囚笼政策
1940
华北
彭德怀
交通线
共产党
八路军
核心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1-6
CDAABB
1-5
DACCD
6.(1)平型关大捷。(1分)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分)
(2)百团大战。(1分)敌后战场。(1分)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7.(1)百团大战。(2分)
(2)地道战、(1分)地雷战。(1分)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意对即可,酌情给分,2分)
(3)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应团结一切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