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1 19: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秋《启东作业八年级历史上(R)》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特点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
①比较落后;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③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总体特征:时间短暂、过程曲折、总体水平落后;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商在华开办______,开采矿山,刺激发展。“实业救国”
热潮
________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良机
______________
期间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挣扎
国民党统治时期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著名企业

________(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___________(纺织业和面粉业);卢作孚(运输大王,民生轮船公司);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知识点2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意义: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______,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__、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②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特征:不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
1.剪辫易服等习俗的变化既体现了中国社会面貌的变化,也体现出思想观念的革新。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的传入,对于中国国民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易错字:张謇、内忧外患。
核心知识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出现在(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7
1918
厂家数
622
941
1
275
1
644
1
973
2
321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于(  )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核心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4.右图为20世纪初上海街道行驶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A.通信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6.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C.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
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数量出现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南通大生纱厂
3.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情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世纪初,有一个署名为“兰陵忧患生”的人写过《京华百二竹枝词》,其中咏叹女学生:“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这一社会风俗变化源于(  )
A.汉唐遗风
B.因循守旧
C.欧风美雨
D.以俄为师
5.1912年6月,一位德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不太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国演义》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
D.百姓向政府官员行跪拜礼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圆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3分)
(3)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4分)
7.某班学生开展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题的历史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0分)[核心素养要点:勇于探究]
【交通篇】
其中有位同学作的一首《咏火轮车》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行驶的情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交通工具传入我国?(3分)
【习俗篇】
材料一 清朝建立后,中国的男性都要蓄发留辫。民国政府成立后,全国各地都纷纷掀起了“剪辫”的浪潮,以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民国时期,国人既保留传统的长衫马褂,也日渐改穿西服,而“中山装”则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装。
材料三 不少年轻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年轻妇女不再沉默,纷纷挑战传统礼教,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至于残害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日渐式微。
(2)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社会习俗哪些方面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厂
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张謇
荣氏兄弟
知识点2 社会生活的变化
火车
轮船
流通
剪辫
缠足
先生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核心知识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ADDBCD
1-5
DDACD
6.(1)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分)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②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③有识之士的倡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2)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1分)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内受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2分)
(3)①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②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7.(1)火车。(1分)轮船、电车、汽车、飞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2)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的法令。(1分)
(3)评价: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2分)具体表现:①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②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③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④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