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
1818年生于德国,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报纸被查封后转赴法国巴黎。在巴黎结识了________。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如《________》
马克思(1818
—1883)
恩格斯
出身于德国工厂主家庭,与马克思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____________运动,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恩格斯(1820
—1895)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_____________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知识点2 《共产党宣言》
发表:1848年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内容:
(1)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____________社会所取代。
(2)肯定____________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____________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________,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________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知识点3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史称“________”。
(2)活动: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巴黎公社:
(1)爆发原因:1870年,法国在________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爆发时间:________年3月18日。
(3)建立政权: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政权——________。
(4)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马克思与恩格斯
1.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人们主张重读《资本论》。《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
)
A.李大钊
B.但丁
C.毛泽东
D.马克思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人文主义
核心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3.“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4.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论联合政府》
核心知识点——第一国际
5.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有科学理论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D.有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6.右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它的成立标志着(
)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巩固提升
1.马克思故居(右图)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里。如果你想去参观,应该去(
)
A.德国
B.法国
C.比利时
D.英国
2.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已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
A.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不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探索
D.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3.“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揭露了社会弊端
B.解决了社会矛盾
C.因时代需求而产生
D.引发了工人运动
4.《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其中的“社会制度”是指(
)
A.封建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殖民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5.“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某校九年级(2)班对马克思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核心素养要点:勇于探究)
【就地取材】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2分)
【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2)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两部著作的名称和作者,谈谈图二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6分)
【感悟思想】
材料二 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3)图二与材料二中的“它”有何关系?(2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邓小平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发生于英国的哪一工人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3)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4分)
答案
知识点1 马克思与恩格斯
恩格斯
资本论
欧洲工人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知识点2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1)共产主义
(2)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3)共产党
科学理论
知识点3 第一国际
(1)国际工人协会
第一国际
(1)普法战争
(2)1871
(3)无产阶级
巴黎公社
核心知识点——马克思与恩格斯
1-6
DDABBA
1-5
ADCBC
6.(1)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暴露。②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③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答对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2)图一是《资本论》,(1分)作者是马克思;(1分)图二是《共产党宣言》,(1分)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分)历史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每点1分)
(3)因果关系。(2分)
7.(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
(2)宪章运动。(4分)
(3)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武器。(意思对即可,4分)